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7:31: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一细胞的大小测量和密度计算 【测微尺】同微生物学实验。
【测量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细胞核直径】在干净载玻片滴一滴蒸馏水,撕取小块洋葱表皮,铺展好,加碘酒液染色2~3min,盖上盖玻片,去除多余的液体,在10倍物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核进行测量,计算细胞核的平均直径。 【血球板计数器】同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二相差显微镜的调试与使用
【相差显微镜特有结构】环状光栏、相差物镜、合轴望远镜、强光低热的光源
【相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相差显微镜是一种将光线通过透明标本细节时所产生的光程差(即相位差)转化为光强差的特种显微镜。
光线通过比较透明的标本时,光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标本(如活的细胞)时,其形态和内部结构往往难以分辨。然而,由于细胞各部分的折射率和厚度的不同,光线通过这种标本时,直射光和衍射光的光程就会有差别。随着光程的增加或减少,加快或落后的光波的相位会发生改变(产生相位差)。光的相位差人的肉眼感觉不到,但相差显微镜能通过其特殊装置——环状光阑和相板,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光的相位差转变为人眼可以察觉的振幅差(明暗差),从而使原来透明的物体表现出明显的明暗差异,对比度增强,使我们能比较清楚的观察到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下都看不到或看不清的活细胞及细胞内的某些细微结构。 (光的干涉,光的衍射,相长干涉与相消干涉、明反差与暗反差) 【调试方法】
1、 将显微镜的2个普通物镜分别换成相应倍数的相差物镜(10倍或40倍);
2、 旋松固定聚光镜的螺杆,将普通聚光器换成具有环状光阑的聚光器,旋松调节柄的小螺
旋,使0对着操作者;
3、 在底座的光源上方安装滤光片;
4、 将光源亮度开关调至最小,插上电源,打开开关,慢慢讲亮度调至合适;
5、 在载物台上放置一标本,使用10倍的相差物镜,聚焦使物像清晰,然后移去标本; 6、 将聚光器下转盘的10对着操作者,这时10倍的相差物镜正好与10倍所需的环状光栏
匹配;
7、 应用扳手旋松固定目镜的螺杆,取下一目镜,装上合轴望远镜;旋松合轴望远镜的固定
螺杆,调节合轴望远镜的镜筒长度,使相差物镜的相板黑环成的像清晰,然后固定合轴望远镜的长度,缓慢调节聚光器的高度,使环状光阑亮环的像清晰; 8、 边观察视野内的暗环与亮环,边前后推动聚光器下圆盘两侧的拉杆(先旋松才能推动),
移动环状光阑,使黑环和亮环重合,然后旋紧拉杆; 9、 移去合轴望远镜,将目镜重新装上,并固定好目镜; 10、 放上标本观察。
实验三细胞中多糖的定性、定位与(半)定量
【实验原理】过碘酸雪夫反应(PSA)显示糖元和其它多糖物质;过碘酸是一种氧化剂,它可把多糖的葡萄糖分子的两个相邻的带有羟基的C-C-键打开,而生成醛基再与染色剂结合;Schiff试剂中碱性复红是一种混合物,经亚硫酸和二氧化硫的作用,醌式结构的双键被破坏而消失,已成为无色复红,再经过氧化后的醛基与无色复红进行结合呈紫红色。紫红色颜色的多少、深浅与糖类的多少有关。
【实验步骤】把马铃薯块茎用刀片徒手切成薄片;浸入高碘酸溶液5~15min(EP管);移入
70%乙醇中浸入片刻(10s);Schiff试剂染色15min(EP管);亚硫酸溶液洗3次,每次1min;蒸馏水洗片刻;装片镜检。
【实验结果】糖元呈紫红颗粒,经过唾液或淀粉酶消化者则无糖元的紫红颗粒;染糖元的对照片须先用唾液配的0.1~1%淀粉酶消化30~60min后再入染色液。
实验四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甲基绿-派洛宁为碱性染料,它能分别与细胞内的DNA、RNA结合而呈现不同颜色。当甲基绿与派洛宁作为混合染料时,甲基绿和染色质中DNA选择性结合显示绿色或蓝色;派洛宁与核仁、细胞质中的RNA选择结合显示红色。其原因可能是两种染料的混合染液中有竞争作用,同时两种核酸分子都是多聚体,而其聚合程度有所不同。甲基绿易与聚合程度高的DNA结合呈现绿色,而派洛宁与聚合程度低的RNA结合呈现红色。但解聚的DNA也能与派洛宁结合呈现红色。即RNA对派洛宁亲和力大,被染成红色,而DNA对甲基绿亲和力大,被染成蓝绿色。
【实验步骤】用镊子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一小块,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Unna试剂,染色30min;蒸馏水洗两次,吸水纸洗去多余水分;盖上盖玻片,镜检。 对照片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经5%三氯醋酸中90℃水浴处理15min,再经70%乙醇洗片刻,然后按步骤制片。 【思考题】
1、 为什么有些细胞核成绿色,而有些却呈蓝绿色?
2、 有时所有细胞核都被染成了紫色,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3、 衰老细胞的胞质为什么着色较浅?
实验五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原理】细胞膜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必须保持自身的稳恒状态才能生存。细胞膜允许一些物质通透,又能降低甚至阻挡另一些物质的通透,所以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当细胞处于低渗液环境时,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膨胀,进而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成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就是溶血现象(测量物质进入红血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红细胞置于数种等渗溶液中,根据红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不能渗入,渗入红细胞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渗压,使水进入红细胞,引起溶血。由于溶质进入速度不同,溶血时间也不等。 【实验用品】阿尔塞夫溶液
【实验结果】不溶的有:NaCl、葡萄糖、Na2SO4;溶得非常快(5s内):乙醇、丙醇;溶:醋酸铵(2min)、甘油(6min)、氯化铵、草酸铵(50min)、NaNO3(>1h)。
实验六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实验原理】细胞或组织经过破碎后制成匀浆,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利用细胞各组分质量大小、形状和密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即可分离得到所需要的细胞器或大分子组分。分离叶绿体在等渗的缓冲溶液中进行,最好在0~4℃温度下进行,要迅速分离和观察。
荧光显微技术使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的物质进行观测的一种技术。荧光是某些物质在一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可见光),若停止功能荧光现象立即停止。 直接荧光:叶绿体的火红色荧光;间接荧光: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可发桔红色荧光。
【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荧光显微镜出厂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2) 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进入暗室后接通高压稳压器电源,开启3~5s后再开启激发高
压汞灯,当看到高压汞灯完全亮后(预热20min),再开始观察标本;
(3) 特别注意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在调整光源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4) 检查时间每次1h为宜,超过90min,高压汞灯发光强度逐渐下降,荧光减弱,标本
经激发15min后,荧光亦明显减弱;
(5) 荧光显微镜的激发装置及高压汞灯寿命有限,标本应集中检查,节省时间;
(6) 标本染色后立即观察,因存放时间太长,荧光会逐渐猝灭。可将染好色的标本用黑
纸包好,存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4℃保存,可延缓荧光的猝灭时间;
(7)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包围,因此叶绿体必须保证破碎细胞壁的同时不破坏叶绿体的完
整性,因此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也不必研磨过细;
(8) 吖啶橙处理或污染过的器具应该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思考题】
1、 分离叶绿体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 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及结构有何异同点?
实验七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实验 【实验原理】通过培养和诱导,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细胞称为同核体;来自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细胞称为异核体。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三种:生物方法(病毒)、化学方法(聚乙二醇PEG)、物理方法(电激和激光)。化学和物理方法可造成膜脂分子排列的改变,去掉作用因素后,在恢复过程中便可诱导相接触的细胞发生融合。
PEG使乙二醇的多聚化合物,PEG可以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引起细胞融合;融合的频率和活力与所用的PEG的相对分子质量、浓度、作用时间、细胞的生理状态与密度等有关。 【实验用品】PEG、Hanks液(终止PEG作用)、詹纳斯绿染液染色5min。
实验八细胞凋亡的检测(细胞核碎裂,DNA片段化)
【实验原理】细胞凋亡是不同于坏死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是细胞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时,细胞核发生染色质凝集,晚期时核碎裂成多块,细胞膜包着核碎块出芽而形成凋亡小体,产生凋亡小体是细胞发生凋亡的主要形态学特征。 【实验用品】放线菌素D(诱导凋亡)、3.7%甲醛溶液(固定)、不同浓度梯度乙醇(脱水)、DAPI染色液、PBS(抗荧光淬灭剂)。
实验八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
【实验原理】用适量的秋水仙素溶液注入动物体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经秋水仙素处理,由于阻断了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处于中期,此时的染色体具有典型的形态。骨髓中具有丰富的细胞,这些细胞具有高度的分裂活性,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可使分裂期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中期,再经过离心、低渗、固定、滴片、染色等步骤,可制作理想的染色体的标本,是研究细胞遗传学的好材料。 【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