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2:27: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南阳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系别:城市与旅游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班级:1005班 姓名:芦静

学号:2010143103

南阳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一 区域概况: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东邻我省的驻马店市和信阳市,南接湖北省的襄樊市和十堰市,西与陕西省的商洛市相连,北与我省的三门峡市、洛阳市和平顶山市三市毗邻。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58′~113°49′,北纬32°17′~33°48′之间。东西长263公里,南北宽168公里,土地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约占河南省面积的16%。全市下辖2区10县1个县级市,2005年总人口1074.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8.99万人,城镇化率为27.8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5人,人均耕地面积0.093公顷,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一) 自然条件

1 、地形复杂,山地丘陵面积大

南阳市西、北、东三面环山。地势呈阶梯状逐渐向中、南部倾斜,

构成向南开口与江汉平原相连接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盆地东北角的方城缺口与华北平原相通,构成历史上著名的“南(阳)襄(阳)隘道”。市域北部和西北部为伏牛山,西部为岩溶地貌比较发育的秦岭余脉,东部及东南部为桐柏山。

2、水资源丰富,水土资源结合较好,农业综合生产潜力大 南阳境内河流纵横,分属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属于长江水系的

有唐河、白河、丹江及其支流,属于淮河水系的主要是淮河及其支流。境内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南阳市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季风性大陆半湿润型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4℃~15.7℃。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降雨量集中在夏季,雨热同季。年平均日照数2121小时。年无霜期225-240天。全市域土壤以黄棕壤土为主,砂

姜黑土次之,共9个土类,120个土种,适宜农、林、牧、副、渔业发展,素有“中州粮仓”之称。

3、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南阳生物种类繁多,土特产和矿藏丰富,主要品种量大质优。柑

桔、油桐、杜仲、山茱萸、辛荑、柞蚕等总产均居全省第1位。南阳黄牛驰名中外,南阳黑猪、伏牛白山羊是河南省地方良种。民间工艺繁盛,玉雕、烙花、地壁毯、丝绸号称“南阳四绝”,享誉国内外。桐柏天然碱矿是世界少有的特大型碱矿,蓝晶石、红柱石储量居全国首位,金、银、石墨、钒、铜、铅、锌、石油等储量居全省之首,以独山玉为主体的宝石矿储量居全国前列。

4 交通条件较好

南阳市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东西,日南、二广、沪陕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50多公里,雄居全省第一位;G311、G312、G207、G209等4条国道和14条省道分别从境内纵横穿过,干线公路通车里程2300多公里,被交通部确定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南阳机场是全省三大民用航空港之一,国家东西、南北通讯光缆干线在此交汇,南阳市已成为中国 中部地区新的交通枢纽。

(二) 社会经济条件

1、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南阳市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现已初步形成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纺织、医药和轻工食品等主要行业,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3万多家,天冠酒精集团、金冠电气集团、河南油田、乐凯胶片厂等企业已进入全国520家主要企业行列。酒精、石油、中西药、纺织品、天然碱、汽车配件等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位置。200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1050.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