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4:46: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0],[1])到(f(L),∧2,∨2,ˉ,?,β)的同构映射,又由f是布尔代数(L,∧1,∨1,’,0,1)到(S,∧2,∨2,ˉ,?,β)的满同态映射,知,f(L)=S。因此,h是布尔代数(L/f,∧,∨,?,[0],[1])到(S,∧2,∨2,ˉ,?,β)的同构映射。对于任意a∈L,有
(h?g)(a)=h(g(a))=h([a])=f(a), 因此,f=h?g。
往证唯一性。假设h’也是L/f到S的同构映射,且使得f=h’?g。那么,对于任意的[a]∈L/f,有
h’([a])=h’(g(a))=(h’?g)(a)=f(a)=h([a]),
可见,h’=h。因此,使得f=h?g的L/f到S的同构映射h是唯一的。
此例中还用到了映射乘积的概念。
180
§8.3 第八章习题解答
8.3.1 习题8.2解答
1. 设S是所有命题做成的集合,说明S在什么运算下做成代数格?在什么部分序下做成半序格。
解:S在合取运算(?)和析取运算(?)下做成代数格。不难验证这两种运算有交换律、结合律、吸收律。
S在蕴涵(?)这个部分序下做成半序格。A?B?A?B=A且A?B=B.
2. 设(L,?,⊕)是一个格,a,b?L。令S={x|(x?L)?(a?x?b)}其中?是与(L,?, ⊕)等价的半序格中的部分序。
证明:(S, ?,⊕)是L的子格。
设c,d?S,则c,d?L,且a?c,d?b所以 a?c*d 而显然有c*d?b c⊕d?b a?c⊕d 故S对*,⊕运算封闭
即(S,*,⊕)是L的子格。
3. 设D是集合S上的整除关系。以下部分序集是否为格:
(1) S = {1,2,3,4,6,12}
(2) S = {1,2,3,4,6,8,10,12}
(3) S = {1,2,3,4,5,6,7,8,9,10} (4) S = {2,3,6,12,24,36} 解:(1)和(4)是格。
8.3.2 习题8.3解答
1. 设(L,?)是格,若a,b,c?L,a?b?c,则a⊕b=b*c(a*b)⊕(b*c)=(a⊕b)*(a⊕c) 证明:因a?b?c故a⊕b=b=b*c a*b=a,b*c=b,a⊕b=b,a⊕c=c 故(a*b)⊕(b*c)=(a⊕b)=b (a⊕b)*(a⊕c)=b*c=b 即(a*b)⊕(b⊕*c)=(a⊕b)*(a⊕c).
2. 设(L,?)是格,若a ?b,c?d,a,b,c,d?L,则a?c?b*d a⊕c?b⊕d 证明:(a*c)*(b*d)=a*c*b*d=(a*b)*(c*d)=(a*c)
故a*c?b*d,
(a⊕c)⊕(b⊕d)=a⊕c⊕b⊕d=(a⊕b)⊕(c⊕d)=b⊕d, 故a⊕c?b⊕d.
3. 设(L,?)是一个格。证明:(a*b) ⊕(c*d)?(a⊕c)*(b⊕d);(a*b) ⊕(b+c)⊕(c*a)?(a⊕b)*(b⊕c)*(c⊕a)
证明:(a*b) ⊕(c*d)?[(a*b) ⊕(c)]*[(a*b) ⊕d]]
181
?(a⊕c)*(b⊕c) ⊕(a⊕d)*(b⊕d) ?[(a⊕c)*(a⊕d)]*[(b⊕d)*(b⊕c)] ?(a⊕c)*(b⊕d)
(a*b) ⊕(b*c)⊕(c*a)?[((a*b) ⊕((a*b)⊕c))⊕(c*a) =[b*((a*b) ⊕c)]⊕(c*a)
?[(b*((a*b) ⊕c))⊕c]*[(b*(a*b)⊕c)⊕a]
?[(b⊕c)*((a*b)⊕c)⊕c])]*(b⊕a)*[((a*b)⊕c)⊕a] =[(b⊕c)*(a⊕((a*b⊕c)))*(a⊕b)*[(a*b)⊕c] ?(b⊕c)*(a⊕b)*(a⊕c)*(b⊕c) =(a⊕b)*(b⊕c)*(c⊕a)
4. 若(L,?)是有限格,则L中必有最大最小元素。 证明:L有限,可设L={a1,a2,…,an}与其等价的代数格记为(L,*,⊕),则a=a1*a2*…*anL b=a1⊕a2⊕?⊕anL
不难看出,对任ai?L,有a?ai?b,即L中最大最小元素分别为a,b。
5. 举例说明,对于两个格L和S,g是L到S的保序映射,但g不是同态映射。
解:设S={a,b,c,d,e},其半序如图8.3.1所示,易见S是格,令S?={P(S),?},则S?也是格,令g:x?g(x)={y|y?S,y?x},g(a)=S,g(b)={b,e},g(c)={c,e},g(d)={d,e},g(e)=e.
当x?y时,显然有g(x)?g(y),即g是格S到S?的保序映射。
但在S中,b⊕c=a,而g(b)⊕?g(c)={b,c,e} g(b⊕c)=g(a)=S.可见g(b⊕c)?g(b)⊕?g(c),即g不是同态映射。
a
d b c
e
图8.3.1
6. 令S={所有正偶数集合}。证明:(I+,D)与(S,D)同构。 证明:对任意n?I+,规定I+到S的映射:g:n?2n
显然此映射是一对一的。与这两个格等价的代数格的*,⊕运算都是求最大公因和最小公倍。
对任n1,n2?I+,n1*n2为其最大公因,记为d.而2n1,2n2?S,2n1*2n2为2n1和2n2的最大公因。为2d 。故g(n1*n2)=g(d)=2d=2n1*2n2=g(n1)*g(n2).
同理可证g(n1⊕n2)=g(n1)⊕g(n2)
即g是同态映射,故(I+,D)和(S,D)同构。
7. 证明:4个元素的格(L,*,⊕)必同构于格(I4,?)或者格(S6,D)。
证明:设4个元素的格L={a1,a2,a3,a4},L有限,故必有最大,最小元素,不妨设为a4,a1,则a1?a2,a3?a4。其中,a2,a3有两种可能:
182
(1)a2?a3(a2,a3有关系?,不妨设为如此)则成为链,因此与(I4,?)同构。 (2)a2,a3没有?关系,则此格与(S6,D)同构.
8. 证明:格(E,?)和格(O,?)同枸。其中,E是正偶数集。O是正奇数集。?是数的小于等于关系,给出的同构映射是否格(E,D)和格(O,D)之间的同构映射?其中D是整除关系。
证明:规定(E,?)到(O,?)上的映射g:m?m-1,m?E。这显然是一对一的。与这两格等价的代数格的*,?运算即求两个数中最大,最小者的运算。对任m1,m2?E,不妨设m1?m2有 g(m1*m2)=g(m1)m1-1=g(m1-1)*(m2-1)=g(m1)*g(m2) g(m1?m2)=g(m2)=m2-1=(m1-1) ?(m2-1)=g(m1) ?g(m2)
因此格(E,?)和格(O,?)同构。
此映射不是关于(E,D)和(O,D)的同构映射。
例:在该映射中6?5,3?4,而与(E,D)和(O,D)等价的代数格中的乘加运算分别是求最大公因和最小公倍的运算。若记两格中的乘运算分别为*1和*2。
则有g(6*13)=g(3)=2, 而g(6)*2g(3)=5*22=1,
因此,g不是关于(E,D)和(O,D)的同构映射。
9. 设(L,*,?),(S,?,?)是两个格,证明:若g是L到S上的一一映射,则g是同构映射的充要条件是g与g-1是保序映射。
证明:?)若g是L到S上的同构映射,则显然g-1存在并且是S到L上的同构映射,而同构映射当然是同态故保序。
?)设a,b?L,a’,b’?S且有g(a)=a’,g(b)=b’,a*b=c,a’?b’=c’,则c?a,c?b。由g是保序的,所以g(c )?’a’,g( c)?’b’,因此g(c)?’(a’?b’),即g(c)?’c’。由a’?b’=c’,我们又得到c’?’a’ c’?’b’。由g-1是保序的,得g-1( c’)?a,g-1(c’)?b。于是gg-1( c’)?’g(c),所以c’=g (c),即c’?g (c)。所以c’=g(c),即g(a*b)=g(c)=c’=a’?b’=g(a) ? g(b)。
同理可得,g(a?b)=g(a)?g(b). 故g是同构映射。
10. 设(L,*,?)是有限格,g是L到L的映射。如果对a,b?L,有g(a*b)=g(a)*g(b),则必有e?L,使得g(e)=e。
证明: 由g(a*b)=g(a)*g(b),不难推得对任m有g(a1*a2*?*am)=g(a1)*g(a2)*?*g(am)。取L中任一元,记为a1,g(a1)=a2,若a2=a1,则取e=a1,得证.否则,令a3=g(a2),如此下去,必有两种可能:
(Ⅰ)对某个j出现g(aj)=aj(1?j?n),则e=a,j得证。 (Ⅱ)g(aj)=ai其中1?i?j.因此,令e=ai*ai+1*?*aj g(e)=g(ai*ai+1*?*aj)
=g(ai)*g(ai+1)*?*g(aj) =ai+1*ai+2*?*aj*ai =e
原命题成立。
11. 证明:§8.3中定理8.3.7的推论。
证明:由定理8.3.7,g-1是S到L上的同构映射当然也是同态映射。
183
因此g和g-1都是保序的。
8.3.3 习题8.4解答
1.证明:在有余分配格(L,×,?)中,对任意a,b∈L,有
a≤b?a×b′= 0
b′≤a′?a′?b= 1 a≤b?b′≤a′
证明: ①a?b?a?b’=0
?)∵a≤b, ∴a?b=a,
∴a?b’=(a?b)?b’=a?(b?b’)=a?0=a
?)a?b=(a?b)?0=(a?b)?(a?b’)=a?(b+b’)=a?1=a 故a?b
②?)∵b’?a’, ∴b’?a’=a’,
∴a’?b=(b’?a’)?b=a’?(b’?b)=a?1=1 ?)a’?b’=(a’?b’)?1=(a’?b’)?(a’?b’)
=a’?(b’?b)=a’?0=a’ ∴b’?a’。
③a?b?b’?a’
a?b?a?b=a?a’?b’=a’?b’?a’
2. 证明:在格(L,?,?)中,若第一分配律成立,不用对偶原理可推出第二分配律,反之亦然。
证明:由第一分配律证第二分配律。亦即 已知a?(b?c)=(a?b)?(a?c)成立, 往证a?(b?c)=(a?b)?(a?c)。
(a?b)?(a?c)=((a?b)?a)?((a?b)?c) =a?((a?c)?(b?c))=(a?(a?c)) ? (b?c) =a?(b?c)
同理可由第二分配律证第一分配律。
3. 证明:§ 8.4中的引理1,引理2
引理1 设(L,?)是一个格,若S是L的任意一个有限非空子集,则S有一个最大下界和一个最小上界。
证明:设S={S1,S2,…,Sn}
令m=S1?S2?…?Sn,M=S1?S2?…?Sn。
其中?,?是与格(L,?)中“?”关系等价的最大下界和最小上界运算。 由?,?的封闭性,显然m,M?L. 任取Sk?S,则
∵Sk?m==Sk?S1???Sk???Sn=S1???Sn=m ∴m?Sk
∴m是S的一个下界。 取m’为S的任意下界,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