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古代汉语(2)》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2:33: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古代汉语(2)》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1)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奏议这种文体先秦就已经出现,起初叫作____。后来根据内容又可分为四种,即 ____、____、____ 、____。此外还有____、____和 ____,是奏议的附类。

2.《史记》的注本很多,通行的是“三家注”本,即南朝宋裴驷的《____》,唐代 ____的《史记索引》,唐代张守节的《____》。

3.传状类的传是指____,状是指____,后者又称____、____ 、____。 4.五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 ____、____、____、____ 二、说明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义(每词1分,共10分)

5.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6.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7.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 8.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 9.行立有节概,重然诺。

10.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11.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三、说明下列加点字词或语法结构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每词2分,共20分) 12.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1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4.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 1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个词类活用2分,共10分)

17.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18.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19.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 20.秦数败赵军。

五、问答(每题10分,共20分)

21.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哪几类?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22.什么叫词调、词牌、词谱?

六、把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

23.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 (供参考)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书;章;奏;表;议;疏;封事;割子 2.史记集解;司马贞;史记正义 3.传记;行状;行述;行略;事略

4.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句的顺序不对不给分) 二、说明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义(每词1分,共10分) 5.益:更加、越发。 6.残:危害、祸害。 7.示:给看。 8.问:音讯。 9.节概:节操、气概。

10.田:“畋”的古字,打猎。 , 舍:住一宿。 饿:严重的饥饿。 病:重病。 11.患:忧虑。

三、说明下列加点字词或语法结构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说明在句中的词性1分,说明意 用1分,共20分)

12.己:自己;前置宾语。 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13.少:形容词用作意动;认为……少。 轻:形容词用作意动;认为……轻。

义或作 见;助动词,表被动。

大方之家:名词词组;有见识的人。 14.夫:指示代词,那;定语。 尝:副词,曾经;状语。 15.乃:人称代词;你。 16.且:副词;将近。

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个词类活用2分,共10分) 17.富:使动用法,使天下富足。 安:使动用法,使天下安定。 18.免:使动用法,使……免于灾祸。 19.君:名词活用为动词,守君道。 20.败:使动用法,使…失败。 五、问答(每题10分,共20分)

21.答:古书注解源远流长,注家不一,创造了多种注释体例,总括起来主要有传注体、义疏体和集解体。(1分)

(1)传注体。这是由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训解文献词句为主的体例,常见的名称有“传”“注”“笺”,其特点是侧重于释词通句。(2分)传,指传述经文的文义,如汉代毛亨的《毛诗故训传》5(1分)注,是注释的统称,取义于灌注,该名称始于东汉郑玄,如他的《周礼注》等;(1分)笺,是表识的意思,如郑玄为《毛诗故训传》作笺,对毛传加以补充说明和订正。(1分)

(2)义疏体。这是一种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注解体例,也称“正义”,如孔颖达的《礼记正义》,其特点是侧重于繁征博引,注重义理发挥。(2分)

(3)集解体。这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重在使读者能了解众说,思路开阔,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在相互比较中明白是非曲直,如何晏的《论语集解》。(2分)

22.答:词调是写词时依据的乐谱。(2分)各种不同的词调本来具有各不相同的声情,但由于乐谱失传,词和音乐脱离,词的内容就不一定与词调的声情一致了。(1分)

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2分)来源各不相同,有的截取本词中的词句,有的采用古人的诗句,有的采用地名、风俗习惯、富调名等等,(1分)但由于后来词牌与词的内容相脱离,词牌所表示就仅仅是词的句式、平仄和用韵了。(1分)

词谱是辑录各种词调、说明词的格律的著作。(2分)如清代万树编的《词律》和王奕清奉旨编写的《钦定词谱》。(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