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和同为一家教案 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12: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初高教育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唐与吐番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难点:理解民族团结友好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

(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大家知道这座宫殿是为谁而建造的吗?——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

松赞干布是哪一个民族的领袖?——吐蕃 吐蕃是生活在哪个地区?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吐蕃的位置,并完成图表:在地图上填上唐朝前期边疆的少数民族) 填图时注意:

这些少数民族大都分布在哪些地区?

唐朝政府设置了哪些机构管辖这些少数民族?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自主学习】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出示有关藏族生活的图片,从中联想唐朝时吐蕃生活习俗的情况) 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军法很严,战时前队皆死,后队方进。以战死为荣,几代都战死的有家被视为高门大族。 K12资源

小初高教育

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王,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 2、文成公主入吐蕃 学生介绍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吐蕃王国的创建者,629年继位为赞普,当时年仅13岁。他父亲在权力争夺中被毒死。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举兵公开叛乱。

学生思考并回答: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思考: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又说是先皇帝的舅宿亲?

因为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称为外甥;而他的前辈松赞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带珠丹的舅家。

二、回纥的勃兴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崇尚勇敢,民风淳朴。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为怀仁可汗。后来改名回鹘,后逐渐迁至今甘肃、新疆等地。

三、“车书本一家” 靺鞨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一带,骁勇强悍,能歌善舞。唐玄宗授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四、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生活在云南苍山洱海一带,他们的建筑艺术高超(主要建筑千寻塔),唐玄宗封其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合作探究】

1、假如你今天到西藏去旅游,你会看到哪些跟文成公主有关的古迹? 2、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交往?

3、如果你随文成公主入藏,你能帮她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学生合作探究,完成以上问题。

【小结提升】 少数民族与唐朝的交往情况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和亲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吐蕃 回纥 K12资源

小初高教育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靺鞨 南诏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突厥旅游牧在我国的( ) A、松花江一带 B、黑龙江一带 C、阿尔泰山一带 D、云南洱海一带 2、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是( )

A、回纥 B、南诏 C、吐蕃 D、靺鞨 3、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政治家是( )

A、松赞干布 B、骨力裴罗 C、尺带珠丹 D、大祚荣 4、骨力裴罗建立的是( )

A、突厥汗国 B、渤海郡 C、云南国 D、回纥汗国

二、问答题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K12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