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41: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课 小苗的诞生

1、人类的生活需要(阳光)、(空气)、(水)、(食物)等。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一般地说,具有(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

4、种子萌发需要以下条件?

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一般地说,具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 第二课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1、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粘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

4、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粘质土)。 5、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粘质土),(壤土),(沙质土)。

6、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7、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中,比如:花生、虞美人花等植物适合在(沙质土)环境下生长,一些植物则适合在(粘质土)里生长,而大多数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里。 8、如果我们将豆苗分别种在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里,在保持其他条件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豆苗的生长状况一样吗?为什么?

大豆在沙质土里长得最好,沙质土土质松、透气性好、渗水能力强、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容易呼吸到氧气和水分,更容易发芽和在地面吐芽。 黏质土透气性差,发苗慢,但保水保肥。

壤土有多种,沙壤土就是壤土的一种. 沙壤土的好处是透气、透水性好,发苗快、品质好,但不保水肥、易早衰。

第三课 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1、(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2、(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多数植物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得要好一些。

4、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除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如温度、水)应该(保持相同)。 5、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肥料)是影响大多数植物生长最基本的外界条件。此外,(除虫、除草、施肥、松土)对植物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6、喜阴植物在植物学中被称为(耐阴)植物。这类植物的特点是(吸收光的能力特别强),能在很弱的阳光下正常生长.

7、我们应当给周围的植物创造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采取哪些行动使植物生长得更好?我们可以根据植物所需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给它创造合适的生活环境。可以给植物定期除草,除虫,松土,浇水,施肥,给攀援植物搭架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第四课根和茎

1、根据植物根的不同分类标准把根分为:(直根)(如芹菜、白菜、油菜、芫荽)、(须根)(如葱、蒜韭菜)、(贮藏根)(如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等)

2、过观察我们认为根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长)、(一般都长在地下)。 3、(萝卜)、(山药)是根。

4、植物的茎与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芽),节是指茎上长(叶)的地方。例如(土豆、莲藕、姜、芋、蒜、洋葱、水仙、荸荠)是(茎);(山药、甘薯(红薯),胡萝卜)是(根)。 5、植物根的作用?

①固定植物身体②吸收输送营养③贮存营养④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功能。 6、植物茎的作用?

①茎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 ②少数的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第五课 动物的食物

1、人和其他动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水)、(阳光)等条件,同时,还要摄取各种食物来获得(营养)和(能量)。

2、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称为(肉食性动物);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杂食性动物)。 3、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动物也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它们的生存也需要我们人类的(关爱)。 第六课 葵花向阳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在没有(光)的黑暗世界里,人们 很难(正常工作)和(生活)。

2、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 。 3、植物除了具有(向光性)以外,还具有(向水性)。

4、一般情况下,多数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我们把植物根的这种特性称为(向地性),这是植物受到(地心引力)作用的结果。 5、图中植物的根延伸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向水性

第七课 燕子南飞

1、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 为(迁徙)。

2、像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洄游)行为。

3、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4、(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5、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

答: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

6、与夏天相比,一些动植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在冬天会发生哪些变化? 第八课 仙人掌的刺

1、在千差万别的环境中,生存着(形形色色)的动物和植物。

2、骆驼是最(适应沙漠环境)的动物之一,享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3、北极狐的短鼻子和小耳朵显然是有利于(防止)散热。而热带狐的长鼻子、长耳朵则是 有利于大量(散热)。

5、试着分析仙人掌和莲的形态是如何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的?

仙人掌叶子变成针状刺气孔少,能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能贮存水分。莲叶子宽阔肥大、气 孔多利于水分蒸发。茎内有空洞,利于在水下吸收空气和运输水分

6、假如将旱生和水生植物的生活环境对调,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水生植物种到旱地里会因为水分蒸发太快而枯萎旱死;旱生植物种到水里会因为水分蒸发太慢而烂根淹死。换了环境后这些植物就不能生存。

7、骆驼适合在沙漠中生活,它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呢?(骆驼身体的哪些结构适于它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生活?)

答:①驼峰:固体水库,隔热。 ②蹄肥大,有肉垫:防陷、耐高温。 ③眼耳鼻:辨方向、挡风沙。

骆驼的四腿细长,蹄肥大,踩在沙地上能防止陷得太深,蹄子下长着肥厚的肉垫,能耐受60℃-70℃的高温。全身长着棕黄色的毛,既能防寒,又能隔热。骆驼的嘴唇非常粗厚,牙齿和舌头能嚼食沙漠里那些干粗或有刺的植物。骆驼长着两排又浓又密的眼睫毛,能够在风沙中辨认方向,它的鼻子上有能自动关闭的瓣膜,耳朵里也有密密的长毛,这些都是阻挡风沙的特别装备。驼峰里贮存的脂肪既能隔开太阳光照射的热量,又能转化成水分供给身体,血液里也可以贮存大量水分。这些都是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特征。 9、鸟类的外形特征是怎样适应飞翔的? ①有翅膀②有羽毛。③骨骼中空。

10、鱼类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

①流线型的身体、光滑的鱼鳞能减少水的阻力,②鳍像船桨,在游泳时划水用。③尾鳍像船舵和螺旋桨发动机。④用腮呼吸 第九课 奇妙的护身术

1、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保护色)。像竹节虫和枯叶蝶那样,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拟态)。 2、

第十课 人对环境的需求

1、人类的生存同样需要( 阳光 )、(空气)、(水 )和(食物 )。2、人类所吃的各种食物,几乎全部来自植物或动物,如(食物里米、面、蔬菜、植物油等来源于植物,鸡蛋、牛奶、牛肉、猪肉等来源于动物。)等。

3、许多学习用具也是直接来自植物或动物,如()等。

4、人们为了自身的健康,吃的许多药品、保健品都来自植物或动物,如 ( )等。

5、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呢?(如何适应社会环境?)

答: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能从多角度分层面去分析问题;形成并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终身学习,不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第十一课 人对环境的影响

1、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 环境 )。

2、遮盖后的草地可能会出现小草()、小昆虫( )或( )等现象。 第十二课 和谐相处

1、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自然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是在毁坏人类的( 生存环境),进而危害人类自身。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 保护自然 ),珍爱(生命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 第十三课 冷水和热水 1、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冷热程度),并用( 温度计 )来测量温度的高低,以( 摄氏度 )或( 华氏度)作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