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21:28: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基层村 大泉 团瓢 黄崖 杨家洼 大佛 道沟 西南峪 车川 北坡 金刚纂 潘家 仁里 槲檀 北峪 十八盘 小佛 ● ● ● ● ● ● ● ● ● ● ● ● ● ● ● ● 6.2 镇村规模结构 6.2.1 基本判断

未来仲宫镇的发展,以良好区位交通条件为基础、依托南部山区,伴随区域中心城镇地位的逐步确立,以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持续增长,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镇将持续吸纳农村人口的不断迁入。理性分析仲宫镇城镇人口的变化,将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吸纳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就业,城镇化进程将会加快,村庄人口流向主要包括济南市区、仲宫镇区2个地区,同时,仲宫镇区也必定会吸引周边地区的人员流入,预计近期村庄人口流入济南市区和镇区人口相对较少,远期将有大量的村庄人口流入城镇。

6.2.2 镇村总量规模预测

仲宫镇域现状人口1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万人,村庄人口总量为8.9万人。根据仲宫历年自然增长率分析,确定规划自然增长率为5‰,预测规划期末仲宫镇域总人口为15万人,仲宫镇城镇人口约8万人,村庄人口总量约为7万人。现状村庄建设用地约为2083.46公顷,预测村庄规划总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159公顷,节约用地924.46公顷。

6.2.3 镇村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确定4个等级村庄规模,其中1级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2级人口规模:1000—2000人;3级人口规模:500—1000人;4级人口规模:500人以下。1级村庄7个,2级村庄22个,3级村庄30个,4级村庄20个。

6.3 镇村产业发展导向

仲宫镇在南部山区的定位:作为济南市“后花园”的仲宫镇,应围绕生态做足文章,正确处理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两者关系的前提下,打造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统一的生态经济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设施农业为主体的都市农业和“农家乐”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业。

6.3.1 村庄产业发展分类标准与依据

依据仲宫镇在济南市区位以及在南部山区的定位,根据各村庄现有产业基础,确定如下三类产业发展类型作为各村庄参照发展的导引。

(1)商贸服务型

对位于仲宫镇驻地以及高而、锦绣川办事处周边村庄,应结合镇驻地综合服务功能,引导发展商贸服务。

(2)生态农业型

对原有农业基础较好,区域优势不强的村庄应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观光农业、设施农业为主体。

(3)旅游服务型

对位于重要景区周边以及现有旅游资源和基础的村庄应积极发展旅游服务、“农家乐”等不同形式的第三产业。

6.3.2 村庄产业发展导向 各村庄产业发展导向列表如下: 村名 型 东泉泸 东崖 仲南 仲北 井北 ● ● ● 商贸服务型 ● ● ● 生态农业型 ● ● 旅游服务朱家 刘家 锦绣川 门牙 邢家 南高 出泉沟 丘村 陈家 西郭 韩家 并东 并西 西罗园 张家 尹家店 北道沟 马家 稻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东路 西路 邱家 南杨家 于家洼 东郭 钱家 东董家 北杨家 双井 天井峪 凤凰岭 凤凰村 西泉泸 北井 上坡 黄路线 付上 土屋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