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0:37: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一、通过有趣的实验来创设情境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开启化学之门”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有趣演示实验,如“加热碳酸氢铵”、“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在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时,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并分别由实验证明水电解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合作实验完成后学生深感化学变化的奇特,同时也领悟到化学变化的实质。这一演示实验也能让学生初步认识由水可以获得一种理想的能源─氢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演示实验都会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做了三个分组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

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这次学生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危害的严重性以及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则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就尤其重要了。这三个分组实验不仅能传授知识,更能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也有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二、通过设置巧妙化学问题来创设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而“设置巧妙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

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就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可以说学生解决这些化学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提高的过程。对我们化学教师来讲,像这个“巧妙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能做到信手拈来。如在学习一氧化碳和空气污染这一课题时,我就举这样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冬天有雾的早晨,一女同志骑着摩托车停在一交通路口等绿灯,而她的前面停有很多汽车,突然,该女同志昏倒了,试分析她昏倒的可能原因?”这个问题提出后,课堂立刻就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很快找到了答案。这种问题的设置不仅会让学生对汽车尾汽的

污染加深认识,而且对改变汽车燃料,改进尾气处理的方法有了更新的探究要求。

三、通过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来创设情境 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研究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家伟大研究成果,并激发他们想成为画中人的欲望。再展示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然后再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这些图片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通过新闻报道来创设情境

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到化学方面的知识情景,例如,有一报纸报道:有一下水道发生了爆炸,所炸之处,下水道盖全部被炸开,并一直炸到一学校的校园内,还炸伤几名小学生及路人。据事后调查,这是一起严重事故:有一名从事灌装液化汽的人将罐内残留物倒入了下水道,后又遇到有人丢烟头掉进了下水道而发生了这起爆炸事故。学生阅读后,深感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