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第2章语言表达和运用考点1提炼语意专项限时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2:23: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提炼语意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中国艺术有这样一个原则,就是“不似似之”。太似则呆滞,不似为欺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既不具象,又不抽象,徘徊于有无之间,斟酌于形神之际。当然,这一理论的关键并不在像与不像上,而在于如何对待“形”的问题上,以神统形,以意融形,形神结合,乃至神超形越,这方是一个艺术家应做的。

A.艺术家在创作时应该抛弃形似,追求神似。 B.艺术家在创作时既要追求形似,又要追求神似。 C.艺术家在创作时不要细究形似,而要强调以神驾驭形。 D.艺术家在创作时形态既不能不像,也不要太像,差不多为妙。

C [本题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一是理解不能片面化,要全面理解语段;二是要抓住作者的观点态度。A项,理解片面,是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曲解。B项,“既要追求形似,又要追求神似”错误,该语段强调的是形似与神似之间。D项,语段中说“这一理论的关键并不在像与不像上”,因此像与不像都不是关键。C项,“不要细究形似”是对文段前半部分的准确理解,“以神驾驭形”,体现了形与神的关系,是对文段后半部分的准确理解。]

2.下面是作家迟子建参与讨论“现实主义”创作时的一段叙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54012031】

我曾去煤矿采访过,所以在写作以煤矿为背景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时,落笔就不慌张。为了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我追踪放养驯鹿的鄂温克部落一直到人迹罕至的大兴安岭深处,体味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原生态的歌声。写作《群山之巅》时,我更是调动了多年的生活储备,否则,我小说中的龙盏镇就没有生机,无法建构。

A.好作品都与现实密不可分。 B.写作绝不能离开现实的生活。

C.现实主义就是写真实的生活,不能虚构。 D.现实生活是作家创作现实主义作品的源泉。

C [本题考查理解语段内容的能力。材料主要阐明了作家创作必须以生活为写作源泉的道理,但文学必定是含有虚构的。所以C项中的“不能虚构”错误。]

3.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D [文段先介绍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由“但”引出主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显然D项是对文段的准确概括。A项,主题不对,材料没有谈到“新思路”;B项,太宽泛笼统;C项,是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不是对材料本身的概括。]

4.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当地时间2015年5月22日,莫言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发表演讲:“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莫言称,自己有一个与马尔克斯相见的幻想,“我甚至都想好了见到他时应该说的第一句话,到了后来因为他身体欠佳,这个幻想没有变成现实”,“我当年想好的见到马尔克斯时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先生,我在梦中曾经与你一起喝过咖啡,但哥伦比亚的咖啡里面,有点中国绿茶的味道”。

A.这是一个颇富趣味的场景假设,体现了莫言语言的幽默。 B.咖啡与绿茶,是莫言对两种文化关系的比喻,说明了它们的平等。 C.哥伦比亚的文化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D.这句话意在说明中国文化与拉美文化的内在有一个天然的交互性。

B [本题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咖啡”“绿茶”是借代,而且“平等”于文无据。] 5.最适合做下面这则寓言的结尾的一项是( )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了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或者,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 000个果子……__________

A.这样,苹果树就会得到100个果子,得到的果子变多了。 B.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

C.第四年,苹果树可能就会结10 000个果子。 D.只要有远大理想,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B [本题考查理解寓言寓意的能力。作答本题,要在对寓言故事的寓意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所给的四个选项。A、C两项虽然看起来可以作结尾,但是只是对寓言表面的理解,所以可以排除,而D项明显偏离了寓言的寓意,B项富有人生哲理,且契合寓言故事。]

6.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中,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 )

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这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着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A.琴音似水 B.琴音遐想 C.琴声悠扬 D.琴声如风

B [除了首句“琴声渐起”外,这段材料共五句话。A项,“琴音似水”不能概括第四句和第五句的内容。C项,“琴声悠扬”中“悠扬”一词与第二句和第三句格调不合。D项,“琴声如风”只能概括第四句的内容。B项,“琴音遐想”中“遐想”一词包含了五句话所有比喻和想象的内容。]

7.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___________’”

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C [本段主要是说一个作家写得好的文章要以白话为主,同时要辅以文言,文言是白话的良好补充。]

8.对下面一段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少有乐趣,但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绝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