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9:08: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ABC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3.下列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BCD
A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B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 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4. 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BCD A 人人创造历史
B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 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4.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BD A国家政权 B 政治法律制度 C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 D 社会意识形态 5.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 ABD
A.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 B.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 D.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6.2011年,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ABC
A.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B.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的决定作用
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7.“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AC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8.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CD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0.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ACD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第四章:
1.G-W-Gˊ是: A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卷 第 16 页 共 4 页
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 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 D.资本总公式
2.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 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 不变资本的节约状况 3.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BCD A 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 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C 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D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4.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 CD A 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
B 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C 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D 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5.剩余价值是 ABCD
A 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
B 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 C 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 D 商品价值中补偿资本消耗后的剩余部分 6.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ACD
A市场竞争 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价格波动 D供求关系的变化 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BC
A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 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 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8.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 AB
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
B.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9. 人们往往将“价”、“值”两个字同金银财宝联系起来,而这两个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CD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本质上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10.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BD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B.跨国公司的发展 C.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D.各国市场化的改革
11.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
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CD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2.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ABCD A.节省预付资本 B.增加剩余价值总量 C.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D.提高机器设备利用率
13.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CD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C.价格受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受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卷 第 17 页 共 4 页
14.利润率表示全部资本的增值额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 ACD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D.节省不变资本
15.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 ABC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为计算剩余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D.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16.随着剩余价值转化利润 BD A.价值变转化为生产价格
B.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获得的剩余价值 C.生产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基础
D.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获得的剩余价值
17.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BCD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C.节省预付资本 D.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
18.“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制度加速了这种矛盾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因素。”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 BCD
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
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 D.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19.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AB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20.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 ABD A.Ⅰc是通过第Ⅰ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B.Ⅱ(v+m)是通过第Ⅱ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C.Ⅰ(v+m)是通过和Ⅱ(v+m)交换实现的 D.Ⅰ(v+m)是通过和Ⅱc交换实现的
2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构成的理解是 ABCD A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B资本的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C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的构成
D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
22.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 AB
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
B.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23.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
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 AC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即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24.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AB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25.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 ABD A.Ⅰc是通过第Ⅰ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B.Ⅱ(v+m)是通过第Ⅱ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C.Ⅰ(v+m)是通过和Ⅱ(v+m)交换实现的 D.Ⅰ(v+m)是通过和Ⅱc交换实现的 26.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 BD 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卷 第 18 页 共 4 页
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 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 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
27.利润率表示全部资本的增值额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 ACD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D.节省不变资本
28.“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制度加速了这种矛盾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因素。”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 BCD
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
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 D.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5.下面关于共产主义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BD
A.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B.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 C.共产主义一个没有差异、没有矛盾的理想社会
D.共产主义将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和统一
6、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BC
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7.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是 ABCD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在列宁时期,哪些是不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政策主张 ABD A实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B实行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 D实行工业现代化和农业集体化
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 ABCD A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C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空想的详尽描绘
D坚持发展观点,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 10.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ABC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 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11.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ACD
A.土地市场 B.商品市场 C.资本市场 D.劳动力市场
13.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 ABD
A.是有层次的
B.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 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14.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交往活动日益普遍和深化,交往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BCD
A.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C.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D.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卷 第 19 页 共 4 页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及内容。 5. 简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及意义。(矛盾性的同一性、斗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性的内涵、两者的关系,如何推动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何者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是世界本原,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思维能否反映和正确矛盾的同一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反映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第一,矛盾着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即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双方
2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
新生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客观环境和条件;而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1)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是以另一方发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体”孕育成熟的,展为条件。 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合理的,仍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展。
这两方面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2)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战胜旧事物。 的不平衡,
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做准备。 3.如何理解世界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其一,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和思维领域中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 。其二,事物发展的过程从 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6、简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或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其三,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个性上的更新; (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其四,现代科学凭借科学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兴衰变化的过程。 起着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4.简述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其作用是: 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①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趋势。 造性。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b.在事物质变过程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卷 第 20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