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20:44: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的启蒙,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异想天开地去发明、去创造,以达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最终目的。

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增强学生的科技活动意识,引领学生寻找创造发明选题,并掌握科技创造的思维方法进行科技活动创造和实践是三个中心环节,是决定活动能否达到目的的前提和关键。

一、增强学生科技活动的意识是活动成功的前提

一些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了科技知识,也就不用再进行科技活动了。实践证明,仅有课堂上的常规教学远远不够,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在智力和能力方面明显高于未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

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首先必须增强科技活动意识,这是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并逐步达到目的的前提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来达到增强意识的目的。例如,近年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有关纳米技术的信息,学生很想了解纳米与生活的联系。在班会上,我借用多媒体设备,图文并茂地讲解了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巨大发展前景,让学生顿觉科技的神奇魅力,使他们真切

地感受到科技对生活、对祖国甚至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增强了其科技意识。

另外,超导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科学界讨论的热点,通过教师介绍超导、超导的应用及我国对超导的研究,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可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投身科技的意识。

二、训练技能,引导学生寻找发明选题并掌握科技创造的思维方法,是科学活动成功的基础

(一)通过物理教科书上的小制作,启发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训练技能。

(二)中学生在实现发明理想和愿望时,往往不知从何做起,发明什么。其实选题并不难,只要遵循一定规律,找对方向,发明就在我们身边。

发明有三种:①发明②实用型发明③外观设计发明 选择发明课题应遵循以下三原则:

需要性原则——需要是发明之目的,纵观世界上有意义的发明,没有一项不是因为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

创造性原则——发明就是要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新的方法,但并不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特别是中小学生完成的各种小发明,重在在别人的创造、发明成果基础上,加以补充、改进、变化或重新组合。 可能性原则——选题时,务必要考虑到自己的主观条件和周围客观条件。故选择一个好的发明或课题,必须符合这三条原则。据统计,1982年开始,每年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作品的选题

绝大多数来自发明者身边的劳动工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领域中。如充气雨衣、折叠自行车、伸缩毛笔、土豆筷子、植物窗帘、环保取油器、斜面可调式鼠标垫等。 (三)提供几个案例供思考:

1.围绕“笔+( )=发明”的事例有很多 如:笔+橡皮=带橡皮的铅笔 笔+电子表=时钟笔 笔+笔=双色笔

你还能给笔加些什么,能设计出带有新功能的笔吗?

2.下表为部分运用组合法的小发明,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几件事来吗?你能利用组合法发明几件新产品?请写下来。

3.事物的相反方向也潜藏着许多奥秘,相反的事物构成一个独特的世界,许多难题的答案,许多困境的出路或许就在反面,生活中有很多正反相对的产品。

三、联系实际,进行科技活动创造和实践是活动成功的关键 进行科技活动创造必须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创造智能,可以说实践是载体,是训练的基础,是创造的摇篮,因此,决定科技活动创造的关键是联系实际。

在科技创造活动中要更新观念,科技创造活动不能脱离实际;训练技能、掌握方法不能脱离实际,即“观察—联想—思考—筛选—实际”的基本思路不能脱离实际;从设计制作、实验到修改,完善地解决问题的创造反面过程不能脱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