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医政医管工作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5:27: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年医政医管工作计划

篇一:

20xx年全市医政医管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20xx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和全省医政医管工作重点,坚持以群众更满意为目标,紧扣完善体系、深化医改、能力提升、科学管理,协调推进医疗管理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就医提供更加有效、安全、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一、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一)调整规划布局,优化医疗资源。制定《郴州市中心城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xx-2020年)》和《郴州市城区医疗卫生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xx-2018年)》,优化医疗服务资源布局,给社会办医预留足够发展空间,落实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看病就医需求。 (二)落实大病救治,实施健康扶贫。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等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加强免费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动态管理。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健康扶贫政策,推进精准健康扶贫。 (三)健全政策体系,拓宽服务范围。积极配合居民健康卡应用,引导医院开展健康延伸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转型。推动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优质资源整合与结果互认。 二、推进医改相关工作

(一)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总结9个县(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验,巩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力争1家公立医院纳入全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为20xx年全面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打基础。

(二)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制定出台《郴州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管理,鼓励和引导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社会办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促进优质资源有序流动。

(三)稳步实施分级诊疗工作。贯彻实施国家、省分级诊疗指导意见,按省里安排开展分级诊疗试点。鼓励大型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区域签约分级诊疗服务,逐步实现区域分开、城乡分开、急慢分开、上下分开;推广医联体模式,促进优质资源纵向流动;推行日间手术,逐步落实急慢分治;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为切入点,为患者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性医疗服务,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服务模式。 三、优化医疗服务工作 (一)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省卫生计生委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预约诊疗、优化流程、付费结算等方面的作用,推广“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的预约就诊模式;推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落实便民惠民利民措施,推行住院和检查一站式服务,通过提升服务内涵,改进服务效率,真正使行动计划落实、落细、落小。组织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期评估。

(二)强化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全面落实《湖南省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考核评价标准》、《湖南省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优质护理服务各项工作要求,规范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及延续性护理服务,强化基本制度、基本职责、基本操作等护理基础工作落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推进医院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强化护理人员岗位培训,开展专科护士、护理管理人员培训,促进护理工作进一步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促进专科护理发展。加强对二级医院护理工作帮扶指导,扩大“院帮院”覆盖面。组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片督导。

(三)落实便民惠民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疾病应急救助急危重伤病标准及基本诊疗规范,规范救助诊疗行为,注重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的衔接,规范基金使用管理,落实基金使用政策;继续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周”等活动,推行节假日门诊、诊疗服务“一卡通”、“日间手术”等便民惠民措施。 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一)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推进县医院标准化建设,重点指导县市区人民医院加强能力建设。深化对口支援工作,发挥督导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各医院在对口支援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医联体”模式。积极选派医师参加骨干医师培训,加强医院管理人员、骨干医师、专科护士、传染病防治及院感管理人员培训。积极组织参加省医疗管理政策法规和专项业务培训,提升医政医管干部履职能力。

(二)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导13家医院抓好37个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含湖南省市州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湖南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指导、支持市第一人民院申报国家重点专科,培育1-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开展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

(三)强化院前急救与急诊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推进市、县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培训,强化医院急诊运行管理、人才培训和学科建设,畅通急救病人绿色通道。加强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科的制度衔接与工作衔接,提高急诊病人的救治效率。 (四)做好重大疾病诊疗管理。开展肿瘤等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管理,加快临床路径应用,提高病种覆盖面和管理质量。做好唇腭裂、防盲手术车项目管理,实施项目精准扶助,使非政府基金项目惠及最有需求的百姓。按照国家防盲要求,继续做好致盲性眼病的防治工作。 (五)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救治工作。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症、手足口病、寨卡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医疗知识全员培训。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设置和相关传染病监测报告制度。做好药品储备,对可疑或早期诊断患者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降低重症病例发生率和病死率。 五、加强医疗服务监管

(一)强化医疗行为医疗技术监管。建立常态长效监督考核机制,将医院巡查与评审评价相结合,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完善常态化的巡查、点评、约谈制度;积极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血,合理治疗、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发挥质控中心“专家、专业、专长”优势,推动医疗机构落实核心制度、规范医疗行为;组织开展以美容、生殖、精神、体检中心、医学检验为重点的医疗服务督查。取消第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器官移植监管,提高器官移植技术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二)规范推进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以评促改作用,推动医疗机构改变思维模式和管理习惯,走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将运动式评审与日常监管紧密结合,综合质量、安全、服务、管理、能力、绩效等各方面内容,建立健全常态化医院评审评价机制。以持续改进为轴线,推进二级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年内组织对1-2所二级综合医院进行现场评审评价。指导市第一人民医院抓好医院评审重点工作抽查工作和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

(三)全面加强合理用药合理诊疗。切实加强抗菌药物、辅助用药、门诊输液、抗肿瘤药物以及毒、麻、精、放等药品管理,加大合理用药的培训教育和违规用药的通报处罚力度。重点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两拓展、两常态”,纵向拓展由二、三级医院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覆盖;横向拓展由单一抗菌药物整治向辅助用药、肿瘤用药等延伸;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量排名靠前品种、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排名靠前医生进行公示;定期对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临床科室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单病种管理,推进合理诊疗,逐步降低医疗机构药占比。 (四)严格医疗服务要素监管。加强医疗机构设置与审批管理,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及规模,强化医疗技术准入与临床应用管理。打击非法器官移植活动,加强亲属活体器官移植监管,积极稳妥推进DCD工作。

(五)强化血液质量安全管理。切实加强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全面实施核酸检测工作,重点关注血源招募、身份识别、采集管理,降低血源安全风险。倡导自愿无偿献血,加大宣传力度,淡化计划指令性献血,确保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不断提高千人口无偿献血率。加强临床输血科能力及质量体系建设,加强医疗机构安全用血培训,将临床合理用血纳入医疗机构巡查内容,推进临床合理用血。推进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采供血机构与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分步实施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直报工作。 (六)强化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落实《郴州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全市医院感染管理年度督查和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 推进《湖南省医院感染督查评价细则》“通用版”和“基层版”的贯彻落实,开展全市医院感染管理同质化培训,强化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的自查工作、推动县市区院感抽查评价,开展市级院感专项督查或综合督查,并与国家、省卫计委部署的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专项督导工作相结合,实施全市医院感染的常态化管理,不断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全市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县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加强医疗行风管理。贯彻执行“九不准”要求,严格落实《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的通知 》,加强宣传教育,推进分级负责和明查暗访督查工作,完善医德考评制度,组织开展医德医风查房和医院巡查工作。落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切实改善服务态度。采取综合措施纠正医疗和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积极发掘宣传卫生计生系统正能量,在全市二级以上(含二级)医院开展创建“文明服务示范医院”、“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文明服务标兵”活动,树立和推介医务人员中的优秀团队和个人典型。

(二)巩固“平安医院”成果。注重源头治理,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和“四室”(警务室、调解室、监控室、投诉室)建设。强化医患沟通,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化解纠纷。协同司法部门推进以人民调解为主体的“三调解一保险”工作。协同公安机关打击医闹行为,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协同宣传部门做好涉医舆情管控工作。 七、统筹做好医政相关工作

切实做好20xx年医师资格考试、高考体检、征兵体检、公务员考试体检、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脑卒中防治、禁毒、反恐、维稳、防汛救灾和招商引资工作。 篇二:

20xx年,全市医政工作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卫生计生委和市卫生局卫生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监管,着力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医疗服务监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 一、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一)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出台的《“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拟定我市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确定医疗机构的功能、数量、规模、结构和布局,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促进医疗机构规模与级别、功能定位相适应。鼓

励和扶持社会办医,大力加强康复医疗服务发展,探索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继续推进医师多点执业。

(二)推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贯彻实施国家、省《关于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建立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引导理性就医,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三)加快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落实省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完善管理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控制公立医疗机构规模盲目扩张,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预留空间。加大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力度,推动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区域医疗合作。积极探索医疗集团或医疗联合体建设,整合医疗资源,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结合承接北京医疗功能疏解,与京津实力较强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借鉴和利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优势,提高我市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以实施行动计划为抓手,着力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五)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为期3年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制定实施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文件,结合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病人为中心”,通过持续创新管理方式、服务举措,改革传统服务体系、服务流程、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布局流程、推进预约诊疗、合理调配资源、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服务、注重人文关怀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六)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巩固和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深化护理服务内涵建设。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总结评估全市医院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范围,加快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调动护士积极性。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及管理,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七)继续强化医药费用控制。继续推行按病种收付费和单病种质量费用综合管理,加大临床路径管理和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推进力度。采取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公开点评等措施,推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选取部分发病率高、诊疗费用高的疾病和技术,如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骨科关节置换、内固定等。以公立医院住院和门诊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等为控制指标,定期监测各医疗机构医药费用增长情况,建立医药费用定期通报制度及超常约谈制度,将控费工作纳入公立医院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范围。 三、以固本强基为重点,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八)全面提升县医院综合能力。以国家县级医院能力提升为重点的冀州市医院、故城县医院、阜城县人民医院,要加强县医院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通过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和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县域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九)继续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推动工作落实。加强对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急诊、重症、儿科、妇产、病理、药学、检验等短板专业的能力建设,尽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宣传报道,培树先进典型。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对口支援内容,逐步在援受双方建立稳定的远程医疗服务合作关系。 (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持续改进医疗服务为导向,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组织开展国家和省、市相关专项培训,提升医疗管理和专业人员依法行政、依法执业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医务人员“三基”训练,继续组织开展或参加医务、护理、采供血、院感等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