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0:46: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Fluent辐射传热模型理论以及相关设置
1 2
目录
概述 ................................................................................................................................................................. 2 基础理论 ......................................................................................................................................................... 2 2.1 专业术语解释: ............................................................................................................................. 2 2.2 FLUENT辐射模型介绍: ............................................................................................................. 3 2.3 辐射模型适用范围总结 ................................................................................................................. 4 Fluent实际案例操作 ...................................................................................................................................... 5 3.1 Case1-测试external emissivity 使用DO模型计算-2D模型 ...................................................... 5 3.2 Case2-测试internal emissivity-使用DO模型计算-2D模型 ....................................................... 6 3.3 仿真结论 ......................................................................................................................................... 9
3
精选
1 概述
在传热的仿真中,有时候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辐射传热,而我们对Fluent中辐射模型的了解甚少,很难得到可靠的计算结果。因此,一直以来,Fluent中的带辐射的传热仿真是我们的一个难点,本专题重点来学习辐射模型的理论,让我们对辐射计算模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以帮助我们攻克这个仿真难点。
2 基础理论
2.1 专业术语解释:
在Fluent中开启辐射模型时,流体介质以及固体壁面会出现一些专业的参数需要用户来设置。 在Fluent help中介绍辐射模型时会经常提到一些专业术语。 对这些专业参数以及术语,我们来一一解释:
1、Optical thickness(光学深度,无量纲量):介质层不透明性的量度。即介质吸收辐射的能力的量度,等于入射辐射强度与出射辐射强度之比。 设入射到吸收物质层的入射辐射强度为 I ,透射的辐射强度为 e,则 T = I/e,其中T为光学深度。按照此定义,那介质完全透明,对辐射不吸收、也不散射,透射的辐射强度e=入射辐射强度I,即光学深度为T=1,介质不参与辐射。 —摘自百度百科
而FLUENT中T=αL,其中L为介质的特征长度,α为辐射削弱系数(可理解为介质因吸收和散射引起的光强削弱系数)。如果T=0,说明介质不参与辐射,和百度百科中的定义有出入。但是所表达的意思是接近的,一个是前后辐射量的比值;一个是变化量和入射辐射量的比值(根据Fluent help里的解释,经过介质的辐射损失量 =I*T,个人理解,按照此定义,T不可能大于1啊,矛盾。// Theory Guide :: 0 // 5. Heat Transfer // 5.3. Modeling Radiation // 5.3.2. 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该问题的解释为: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如果Optical thickness =1,就说明辐射在经过一定特征长度L的介质后被完全吸收。如果 >1,就说明辐射根本穿透不了特征长度L的介质,而被早早吸收完了。打个比方,Optical thickness=10,说明辐射在经过L/10距离后已经被吸收(或散射)完。
其中α=αA+αS;
2、Absorption Coefficient(αA吸收系数,单位1/m,见图2-1):因为介质吸收而导致的辐射强度在经过每单位长度介质后改变的量。空气作为流体介质时,一般不吸收热辐射,该系数可近视设为0。而当气体中水蒸气和CO2含量较高时,那对辐射的系数就不能忽略了。
3、Scattering Coefficient(αS散射系数,单位1/m):因为介质散射而导致的辐射强度在经过每单位长度介质后改变的量。空气作为流体介质时,一般情况下,该系数可近视设为0。对于含颗粒物的流体,散射作用不容忽视。
4、Refractive Index(折射系数,无量纲量):介质中的光速和真空中的光速之比。如是空气,可近
精选
视设为1(默认值)。一般对于具有方向性的辐射源问题,比如LED发光或激光等光学传热问题,辐射在经过水以及玻璃等透明介质时,需要设置该参数。一般情况,热辐射在计算域中是往各个方向辐射的,各项同性,没有方向性,该参数设为1即可。
图2-1 介质的辐射相关参数设置
5、Diffuse Reflection(漫反射):辐射到不透明固体表面的能量,一部分被固体吸收,另一部分被反射,其中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6、Specular Reflection(镜面反射):
7、Internal Emissivity(内部发射率):处于计算域中的couple wall,solid和 fluid zone或者solid和solid zone 或者 fluid和fluid zone 之间的辐射率。
8、External Emissivity(外部发射率):处于计算边界上wall,外部环境和wall之间的辐射率。对于基于灰体辐射假设的计算,灰体辐射率不随波长变化,灰体辐射率=吸收率;
9、Theta Division and Phi Division:设置为2,可作为初步估算;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最少设置成3,甚至为5,Fluent13.0默认值为4。
10、Theta Pixels and Phi Pixels:对于灰体辐射,默认值1*1足够了;但是对于涉及到对称面、周期性边界、镜面反射、半透明边界时,需设置为3*3;
2.2 FLUENT辐射模型介绍:
Fluent中有五种辐射计算模型,各个模型的使用范围以及其优缺点分别为: 1、DTRM模型:
优势:模型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增加射线数量来提高计算精度,适用于光学深度范围非常广的各种辐射问题。
限制:1)模型假设所有面都是漫反射,意味着辐射的反射相对于入射角是各项同性的,无镜面反射。 2)忽略散射作用。 3)灰体辐射假设。
精选
4)使用大数目射线求解问题,非常耗费CPU资源。
5)和非一致网格(non-conformal interface)、滑移网格(sliding mesh)不能一起使用,不能用并行计算。
2、P1模型;:
优势:相比DTRM模型,P1模型耗费自己资源更少,并且考虑了散射作用;对于光学深度较大的燃烧模型,P1模型更稳定。P1模型使用曲线中uobiao比较容易处理复杂几何的辐射问题。
限制:1)假设所有面都是漫反射,和DTRM相同。 2)使用与灰体和非灰体辐射问题。
3)如果光学深度很小时,模型计算精度取决于几何的复杂性。 4)对于局部热源以及散热片问题,该模型会夸大辐射传热量。 3、Rossland模型:
优势:相对P1模型。它不求解额外的关于入射辐射的传输方程,因此比P1模型耗资源要少。 限制:只能用于光学深度比较大的情况,推荐用于光学深度大于3的情况;不能用于密度求解器,只能用于压力求解器。
4、Surface-to-Surface(S2S)辐射模型;
优势:非常适用于封闭空间中没有介质的辐射问题,(如航天器、太阳能搜集系统、辐射供热装置等); 限制:1)所有面都是漫反射。 2)灰体辐射假设。
3)在表面增加时,耗费计算资源大幅增加。
4)不能用于介质参与的辐射问题(participating radiation)。
5)不能和周期性边界、对称边界、非一致网格交界面、网格自适应一起使用。 5、DO模型
优势:适用于所有光学深度范围的辐射问题;既能求解S2S的无介质封闭区域问题,也能求解介质参与的辐射问题。适用于灰体、非灰体、漫反射、镜面反射以及半透明介质的辐射。
2.3 辐射模型适用范围总结
DTRM和DO模型几乎可适用于所有光学深度问题,相比之下,DO模型的范围更广。 光学深度>1,可用P1和Rossland模型;而>3时,Rossland模型比较合适。 对于光学深度<1的问题,只能用DTRM和DO模型。
S2S适用于光学深度为0的问题,即流体介质不参与辐射的问题。
总结:一般关于空气对流辐射的问题,属于光学深度=0的问题,因此可使用DTRM、S2S、DO模
精选
型,在ICEPAK解决辐射问题就有这三个模型的选项(在13.0版本中才加入DTRM和DO模型)。
3 Fluent实际案例操作
从简单的2D case入手,在实际操作中真正搞清楚 emissivity 和 absorption coefficient的含义,以及Fluent中 solid和fluid zone之间的辐射传热机理。
3.1 Case1-测试external emissivity 使用DO模型计算-2D模型
2D模型,直径2m,external radiation temperature 400K,圆形为solid,恒温300K
图3-1 温度场分布图
图3-2 辐射换热设置
设置external emissivity 1,计算出外界对wall辐射传热功率为6230.3188W,根据理论公式计算: Pra=5.67e-8*1*3.14*2*(400^4-300^4)=6231W。 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非常接近。
将external emissivity 设成0.5,计算出辐射传热功率为3114.6W。改变internal emissivity的值,计算值不变。
从以上仿真结果可知:
1、2.1小结的第八点external emissivity的解释是正确的,辐射传热基于灰体假设,辐射系数等于吸收系数。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