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3:44: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与中阮协奏曲《满江红》的异同
作者:刘洁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2期
摘 要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自面世至今一直广受好评,此曲充分发挥了古筝这种大性情的乐器雄浑的气势,出色地表现出抗金英雄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 血”的雄心壮志、快意恩仇,同样也表现出了对奸臣当道,报国无门现实的悲愤、哀痛与无可奈何。随着对音乐学习的深入,不断接触新的优秀曲目,笔者对中阮协奏曲《满江红》与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曲目构思及其表现手法的异同也多了一些逐步深化的理解。 关键词 古筝协奏曲 中阮协奏曲 临安遗恨 满江红 中图分类号:J614.1 文献标识码:A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Guzheng Concerto \Concerto \
Abstract The guzheng concerto \, since the launch so far has been acclaimed, this song full played to the forceful momentum of big temperament musical instrument of the zither, excellent demonstration of anti-Jin hero Yue Fei \, joke about drinking the Hunsblood\, willful allies and enemies, and also showed a traitor in power, to serve the country nowhere reality of grief, sorrow and helplessness. The author Nguyen Concerto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the depth of musical learning in constant contact with the new excellent tracks, some of gradually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guzheng concerto;nguyen concerto; Linan grudge; Azolla 1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与中阮协奏曲《满江红》异曲同旨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是由著名作曲家何占豪于1992年根据中阮曲《临安遗恨》而改编,全曲采用传统乐曲《满江红》的音乐基调,进行反复加工,快、慢板结合而成。中阮协奏曲《临安遗恨》原本由林吉良取材于传统乐曲《满江红》的旋律素材创作而成,是为中阮所作,后由作曲家何占豪编配为中阮协奏曲。两部作品表现的是同一历史背景和基本相同的情感。南宋年间,金人屡次侵犯中原。抗金英雄岳飞秉承“精忠报国”的母训,多次率领岳家军击退金兵,使金人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岳飞励精图治,励志恢复中原,迎接二圣还朝的雄图大略正待更好地实施,却遭到秦桧等奸臣的陷害。秦桧等人用阴谋诡计先将岳云、张宪等诬陷入狱,待到岳飞刚到都城临安(今杭州),亦即被逮捕投入监牢,罪名是令人啼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皆非的“莫须有”。岳飞毕生的报国志向在他激昂慷慨的《满江红》词中形象地得到表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但“靖康耻,犹未雪”自己却因污蔑深陷于囹圄,气冲九天也只能仰天长啸,遗恨千古。两曲都表现了民族英雄遗恨千古的悲愤之情。
2 两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无论从整体布局、写作主旨,还是经典旋律骨干音,都与原曲并无大异,传统乐曲《满江红》可以说是古筝名曲《临安遗恨》的筋骨,与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相比中阮协奏曲《满江红》无论从曲调结构还是音色来讲都少了些儿女情长式的哀怨,多了些古典的淡雅与从容。《满江红》中少了古筝的大开大合的气势,旋律相对平稳,段落中间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对比。尤其在抒情的慢板与表现战争场面的快板之间没有明显的从哀婉的惆怅之情到金戈铁马的豪情之间巨大的跳跃,而只是以怀旧的淡淡的忧伤娓娓道来。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全曲的主题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以钢琴的敲击性节奏奠定全曲的感情基调,在钢琴悲壮的前奏之后,古筝一进入即运用大幅度的刮奏和具有爆发力的和弦,接下来用长线条的长音奏出哀伤的旋律,主题渐渐展现。第二十五小节起,连续十几小节相同节奏型的旋律,由慢逐次渐快,由弱逐渐加强,使我们仿佛看到牢狱之中的岳飞虽处于囹圄之中,却依然忧国忧民的忧愁焦虑之态。乐曲主题段是以传统乐曲《满江红》为旋律素材发展、变化而成,并在全曲中贯穿。以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推动音乐发展、暗示情节与情感的变化,在四个乐句之后又加入三个补充乐句,增强这一乐段的抒情的旋律,既展现了民族英雄豪放的性格,又表现了其内心复杂的情感。结束句好似一声长叹,那是由无奈引发出的感慨。
第二部分进入全曲的快板,演奏技法由长音转向急切的节奏好像把我们带回到了古代疆场。渐快、渐强的音乐节奏使音乐进入一个小的高潮,展现了岳飞当年驰骋疆场的畅快淋漓,但这仅仅是回忆,音乐在高潮处戛然而止。
第三部分以钢琴极弱的音响引出古筝的一段柔板,音乐情绪迅速转变,把我们从英雄们热血沸腾的战场拉回。如泣如诉的旋律配合古筝大幅度的颤音表现了岳飞对家人的思念。音乐由舒缓逐渐变为轻快,主要描写岳飞对家乡欢乐时光的回忆,然而终究要回到现实,刑场上雷鼔声传来,将主人公对以往的思绪引到现实中来。
第四部分,再现部进入主题旋律的再现,通过转调的手法再现开头一段舒缓哀婉的慢板旋律和部颤音幅度的加大和更加缓慢的旋律,以加深旋律印象并与开头对比,从开头回忆性的淡淡忧伤到无边的哀愁,更加催人泪下。
与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演奏相比,中阮协奏曲《满江红》在表现主题性形象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多采用充满张力、激昂愤慨的扫拂,并且在扫拂中运用扫轮、虚奏、吟、揉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手法,奏出了乐曲的主题乐思。作品运用古曲中某些结构特点,采取了中国民族乐器传统的表现手法,充分展现出岳飞《满江红》词的豪迈情志,塑造出了民族英雄的形象。全曲与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相同,也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乐曲开端用爆发力极强的扫弦营造气吞山河的英雄气势。主题旋律的表达,古筝运用其如泣如诉的长音,而中阮则用了带装饰音的扫拂,显得更加刚劲,符合岳飞这样一个英雄人物的性格,在补充乐句中,采用了中阮与箫的旋律的交织,利用中阮温和中庸的音色与箫忧怨缠绵的音色,表现出一个悲愤交加的人物的内心。
第二部分快板表现英雄昔日战场生涯。中阮以几个旋律长音,以吟弦的技巧营造紧张的气氛。运用扫弦引出主旋律,以带重音的长线条旋律加之伴奏中的木鱼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展现出一个万马奔腾的战争场面。音乐由明亮转为阴霾,预示着情景的转变。运用几个如同北风呼啸般的滑音,预示着与敌人的厮杀,战斗的激烈。与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不同,这里采用了一个主旋律的变奏,演奏技巧由气势磅礴的扫轮转变为带单音的长音,整个旋律风格也由排山倒海之势转变为清秀而明亮,将音乐带入一个欢快的境地,表现战斗胜利的欢欣鼓舞。 第三部分是激烈且深情的中板。可分为两小部分,一小部分是以绵长起伏的旋律来渲染英雄与世间真挚情感的告别,尤其是母子之间的亲情更为动人;另外一小部分忽然以中板的速度和稍显乐观的旋律来表现岳飞与百姓之间的亲密感情,好像是对以往胜利凯旋的追思,更像是表现岳家军和百姓之间的鱼水感情的动人场面。
第四部分再现第一部分的主旋律,同样是由扫弦开始营造一种磅礴的气势,然而音乐马上接了一段如泣如诉的旋律,用长音来表现,更加突出岳飞对其命运的抗争,对于奸人陷害忠良的诉告,更是对未能实现自己“精忠报国”理想的遗憾和无限的哀痛。尾声用主题材料作为旋律再次重复,用于加强经多次变奏后的旋律印象,乐曲在一个极强的扫弦中结束,留给人们无限的慨叹。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与中阮协奏曲《满江红》,两者虽然采用了同样的素材,但表达的手法却见仁见智,两者各自运用不同乐器的特点,将任务刻画得淋漓尽致。曲作家一以贯之地体现着古曲素材中的音乐主题,运用了民族器乐古朴而又具特色的音色配合以全新的西方作曲技法将其发展、变化,使之呈现出古朴的传统韵味和西方音乐的诸多特色。乐曲中的人物形象与不同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将人物的情感交织在音乐里,使得音乐成为表现情感的载体,而情感则是音乐背后的灵魂。两首作品无疑是“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卓越代表,这也正是其巨大的艺术魅力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