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六 - 山东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8:44: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六》

山东省

何宗海

山东省地处中国北方东部,黄河下游,半岛一线沿海,是中国置省较早的15行省之一。西周时代,有封国40多个,其中齐国和鲁国是两个最大的诸侯国。春秋时代,众多的小国相继被吞并,山东主要分属齐、鲁。战国时代,齐国吞并大多数小国,势力强盛,形成与秦国之间东西对峙的局面。战国之前,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不是一个准确的行政区域。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战国末,大部属齐国,南部小部分属楚、赵。秦实行郡县制后,分属临淄、胶东、济北、琅琊、薛等各郡,共设县50余个。汉立,主要属青、兖、徐三刺史各部之地。三国时期,属魏国,承袭东汉,设置20个郡国。北周时期,境内有曹州、沂州、兖州、青州、齐州、光州等。隋朝,分属于15郡。唐初,沿用前朝制度,到了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去郡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度。太宗贞观13年(639年),分属河南道和河北道。五代十国时期,先后属于梁、唐、晋、汉周政权。宋初,基本仿照唐制,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及河北东路的一部。金代并改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

路,“山东”第一次作为行政区域名称载入史册。元代,山东和河北、山西、内蒙等地作为元朝的“腹里”地区,由中书省直辖。明太祖洪武9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同时废路,省以下设府和直隶州,再下设散州和县,为地方三级行政体制。当时除南、北二京直隶中央外,全国各地分设13个布政使司,山东为其中之一。

[1]

省会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晚清的山东省所辖区域,东及东南、东北濒临黄海和渤海,南界江苏省徐州府和海州直隶州,交界线与今天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没有变化。北及西连直隶省,辖区多有变更;原以老黄河口为基本界限的行政格局被打破,原属直隶省所管辖的庆云、宁津、东明等县,今属山东省管辖,还有部分地区,如原属山东省所辖的范县、寿张(今河南省台前县),现属河南省管辖。西南邻河南省。全省辖济南、武定、东昌、泰安、曹州、兖州、沂州、青州、莱州、登州共10府;临清、济宁2直隶州和德、滨、东平、莒、平度、胶、宁海、高堂、濮共9散州;共辖98县。

济南府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之南而得名。商代建有谭国,属商王朝的一个方国。据《春秋〃桓公十八年》记载,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泺”指泺水,发源于趵突泉,是济南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地名。秦汉时期,秦灭齐,时历城、平陵、谷城、卢等,隶属济北郡,郡治为博阳(今泰安)。汉高祖6年(前201年),为

齐王刘肥封地。“济南”之名称,始于汉初。《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汉高后元年(前187年),“高后立其兄子郦侯吕台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吕氏覆灭后,汉文帝元年(前179年),济南郡复属于齐。汉文帝16年(前164年),分齐为六国(齐、济北、川、胶东、胶西、济南)。东汉初复置济南国。济南国辖东平陵、历城、著、於陵、台、菅、土鼓、梁邹、东朝阳、邹平10县。魏晋南北朝及三国时期,济南地属曹、魏、青州。魏齐王正始7年(246年)“曹楷徙封济南”,复置济南国,辖东平陵、历城、祝阿、漯阴、著、台、菅、土鼓、於陵、梁邹、邹平、东朝阳12县。魏平蜀(263年)后,“徙蜀豪将家于济、河”,设济岷郡于济南北境,晋时并入济南郡。怀帝永嘉年间(307~312年),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至历城。十六国时期,济南郡相继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所属。东晋安帝义熙6年(410年),济南郡归属东晋。恭帝元熙2年(420年)建国号宋,济南郡仍隶属于青州。北魏孝文帝太和7年(483年),济南复为郡,治所仍为历城。隋文帝开皇3年(583年)取消郡一级建制,改为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改济南郡为齐州。炀帝大业3年(607年)复改州为郡。唐初沿隋制,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10道,济南属河南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齐州改为临淄郡,5年复为济南郡。五代十国时,齐州建置大体沿唐制。宋初改道为路,太宗至道3年(997年),境辖15路,齐州属京东路(治所在兖州)。神宗熙宁7年(1074年),将京东路分为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齐州划属京东西路,辖历城(治所)、长清、章丘、禹城、临邑5县,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齐州划入京东

东路(治所青州)。徽宗政和6年(1116年),齐州升为府,称济南府,仍属京东东路,辖县及治所同前。南宋高宗建炎2年(金太宗天会6年,公元1128年),属山东东路,领历城、长清、齐河、章丘、济阳、禹城、临邑7县。明太祖洪武2年(1369年),修建济南府署,时济南府领有4州26县。清代,设山东省,将辽东地区划出。济南府领泰安州、德州、武定州、滨州等4州26县。世宗雍正2年(1724年),将泰安州、武定州、滨州及3州所属县划出12年(1734年)又将济南府所辖青城、商河划归武定府,肥城县划归泰安府,原划出的长清、平原、禹城、临邑、陵县仍属济南府。这时济南府辖领1州15县。[2]

府治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辖区东及东南界青州府,西连东昌府,南邻泰安府,东北抵武定府,北与直隶省河间府接壤。下辖: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章丘(今山东省章丘市)、邹平(今山东省邹平县)、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长山(县治在今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新城(县治在今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齐河(今山东省齐河县)、齐东(县治在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黄河东岸)、济阳(今山东省济阳县)、德平(县治在今山东省临邑县德平镇)、禹城(今山东省禹城市)、临邑(今山东省临邑县)、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陵县(今山东省陵县)、长清(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共15县;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1散州。

武定府

位于山东省北部偏西。夏属兖州域,商为蒲姑国地,周为齐

国境,春秋战国为齐地。秦置厌次县,属齐郡。秦始皇以东南有天子气,乃东巡以厌 ( 厌读压 ) 之,次舍于此,故名。县治在今桑落墅北。西汉改厌次县为富平县,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王莽篡汉后改富平为乐安亭。东汉明帝永平5年(公元62年),复改为厌次县,仍属平原郡。三国为魏地,名厌次,属乐安郡。晋属冀州刺史部所辖乐陵国。北魏属沧州乐陵郡。北齐天保7年(556年)废厌次,将原厌次县并入阳信县,属乐陵郡。隋初为阳信县,属渤海郡。文帝开皇6年(586 年) 废渤海置棣州,县属棣州,16年(596年)复置厌次县,属棣州。炀帝大业2年(606年)废棣州,属沧州。不久,废沧州,复置渤海郡,属渤海郡。唐复置棣州,高祖武德8年(625年) ,废棣州,属沧州。太宗贞观17年(643年)复置棣州,州治驻厌次,厌次还属棣州。天宝初,改棣州为乐安郡,厌次属乐安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 改乐安郡为棣州,厌次属棣州。五代时厌次属棣州。宋代属河北东路棣州乐安郡。真宗大中祥符8年(1015年) 迁州治、厌次县治至阳信县界乔子镇之八方寺(今惠民县城址。惠民因城东南有惠民沟而得名) 。金代属山东东路棣州防御郡。元代属济南路棣州。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 ,改棣州为乐安州。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 改乐安州为武定州,属济南府。清世宗雍正2年(1724年),武定州为山东布政使司直隶州,12年(1734年)州升为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