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构中桥作业指导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20:42: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桥梁工程 顶进式框架桥主体制作施工作业指导书

2-17m框构中桥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框构中桥施工。 2.作业准备

2.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2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

2.3技术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类型特点,工期要求,施工环境等因素,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施工准备阶段,以防护既有路基为重点,同时进行技术、物资设备、劳力、征地拆迁等开工前的各项准备。

2.4准备、生产资源准备、四通一平准备同步进行,重点在征地及电杆、地下管线改迁上有所突破,为下步施工奠定基础。 3.施工要求

3.1测量放样

首先利用交桩导线点坐标对框架桥中线放样,保留并保护好中线桩,之后,利用中线桩对框架桥体各部位放样,并在保留各部位对应的控制桩(包括:墙身控制桩、底板前后沿控制桩、前后挑檐控制桩以及各孔中线桩)。

3.2路基防护

采取防护挖孔桩与钢板桩相结合的方式。

防护挖孔桩径1.25m,桩中心间距1.5m,桩身均长14.95m.共布置7根,防护桩分布在既有框构桥位置的东南角(3根),西南角(4根)。开挖方式采用人工挖孔,挖孔过程中时刻保证其垂直度,桩身采用C25混凝土浇筑,纵筋采用螺纹钢25号,箍筋采用圆钢8号。施工中,采取通风机及水泵降低挖孔风险,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及安全绳,每次下井前应首先检查护壁稳定情况。钢筋笼总长共15米,其骨架采用φ25螺纹钢外用Φ8钢筋做箍

1

桥梁工程 顶进式框架桥主体制作施工作业指导书

筋绑扎而成。钢筋笼制作时分五节,每节3米,下放过程中再焊接成整体。

钢板桩采用9.6长,共40根,平均分布在既有框构的西侧(西侧的距离既有线中心8.8m),其中西北角20根、西南角20根。

防护桩施工过程中,在既有运营线与施工处之间拉防护绳,并且在有关设备管理单位的监护下进行施工,设备管理单位的监护人员需在配合单上签字认定监护情况。在兴华街框构南侧两侧800m处设置远方防护员,在兴华街框构附近设置防护员,在太原西站设置驻站员,配备全套防护设备及通讯工具,三方保持紧密联系。在列车通过时停止施工,待列车通过后方可继续施工。所有工具设备不得侵入到铁路运营安全限界。

3.3基坑开挖及换填

1、本桥开挖前应明确基础周围有无地下管线,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地基换填前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测定及确保基坑内的地质情况及基坑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本桥框构主体地基采用换填砂夹碎石,换填厚度为1.5m。 4、换填的底宽为41.65m,东侧长度为11.8m,西侧长度为18.3m,除框构侧外,换填边坡坡率为1:1。

5、换填施工前,应对基底高程及土质进行检验,并将浮土、杂物等清理干净。换填基底范围不得积水。

6、砂夹碎石应拌合均匀后再摊铺。

7、砂夹碎石应分层进行铺设,每层的铺设厚度应为200-250mm,采用平板振捣器夯压。

8、铺设后的砂石表面应找平。

9、夯实时,必须做到交叉重叠1/3以上,防止漏震漏压,每层压实后,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上层施工。当天压实层应在当天完成检测。

10、砂石分层分段施工时,分段接缝处应加强夯实,保证密实,上下层接缝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得小于500m。

11、最上一层施工完成后,检查高程和平整度。

2

桥梁工程 顶进式框架桥主体制作施工作业指导书

12、换填用砂应为中、粗砂,有机质和含泥量均不得大于5%。碎石粒径不得大于100mm,含泥量均不得大于5%。

3.4钢筋绑扎

本桥钢筋用HRB335钢筋,钢筋净保护层≥3.5cm,主筋钢筋头必须采用闪光对焊,并进行纵向打磨,钢筋接头应避免设置在钢筋应力最大处,并分散布置。对于施工接缝处应加强设置分布钢筋,施工缝以上1.0m,以下0.5m范围内应加强双筋。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图3.1-1)。

(2)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其弯曲直径d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图3.1-2)。

(3) 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图3.1-3)。

(4) 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做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做135°或180°的弯钩(图3.1-4);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图3.1-1 图3.1-2

3

桥梁工程 顶进式框架桥主体制作施工作业指导书

图3.1-3 图3.1-4

3.5.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5.1施工程序

(1).钢筋加工施工程序为:钢筋进场→钢筋加工机械调试→钢筋调直→钢筋下料→钢筋弯制→存储。

(2)钢筋闪光对焊施工程序为:班前安全检查→钢筋下料→接头处理→布置接头→试焊→正式施焊→外观检查→取样检验。

(3)钢筋电弧焊施工程序为:班前安全检查→钢筋下料→接头处理→布置接头→试焊→正式施焊→外观检查→取样检验。

(4)钢筋绑扎施工程序为:钢筋下料→接头布置→弯钩加工→搭接绑扎→外观检查。 3.5.2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钢筋加工机械调试钢筋进场取样检验钢筋调直钢筋弯制钢筋下料钢筋焊接外观检查、取样检验取样检验进入下一步工序

3.6、模板支护

模板工程配合整个框架桥主体混凝土浇筑分两次安装:底板一次、墙身和顶板一次。为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内实外美,保证混凝土的外观光洁度,

4

桥梁工程 顶进式框架桥主体制作施工作业指导书

安装前保证100%打磨,施工时墙身模板及顶板模板在仔细清理后,刷模板漆,有缺陷的模板严禁使用。浇筑混凝土前要对已固定到位的模板进行认真的除尘,清除钢筋绑扎、焊接时废弃的钢丝、焊条头等遗留物。

(1)底板模板

底板模板使用定型钢模板,以配套卡子连接。底板下八字采用3015型钢模,用在垫层施工时预设的钢筋条结合支撑加固模板。

(2)墙身模板

墙身模板以大块定型模板结合相应配套卡子连接,尽量减少模板接缝,保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内实外美。

墙身内模直立于底板下八字上浇筑底板混凝土时预设的混凝土平台上,外模直接自底板钢模上接。内、外模加固一律采用两根水平50mm×100mm方钢作为龙骨,外加两根竖向方钢作为龙骨,采用与模板配套使用的大钢卡及模板厂家加工制作的A形勾头螺栓连接。

(3)顶板模板

定型模板以定型大块模板拼装后不足模数的出入口部分和梗肋部分采用定制钢模的办法解决,两模板接缝的外边用50×100mm的方钢固定对齐。

顶板转角处阴角角模采用模板厂定型制作的可调式角模,与顶板的钢模相连。模板对接处贴胶条密封,同样使用板销连接,保证连接牢固。

(4)支撑系统

模板竖向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配合方木,做成满堂红体系。水平方向的纵、横杆间距根据荷载确定,高度为组合立杆调到设计高度,上接U形可调式托架,顺桥向放置I14工字钢,在工字钢上沿桥跨方向设置10cm×10cm的方木,间距为900mm。

考虑到刚度、稳定性,在每孔桥体两墙壁模板间施工时同时设剪刀撑撑固;加固和支撑要在受力大的地方,支撑的基础要坚实牢固,所有的立柱支撑都必须设置支撑底座,底座用钢板作成,以防止竖向荷载损伤已完工的桥体底板或混凝土垫层。

为确保施工安全,应对如上布置的支撑系统进行安全检算。 3.7混凝土浇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