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4 4:25: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概论”课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原因及最新理论成果
答:a.内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P4
b.原因及意义:(1)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a.民族
危机的出现;b.救亡图存运动的出现;c.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制度的反思,对器物层面的追求等。)(2)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3)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的内在追求。P3 c.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P5-6 2、十九大:我国当前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答:最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P13
答:实事求是(精髓(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4、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答:农民问题
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以及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 答: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P50
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P46
关系:二者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P51
6、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69
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7、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答: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8、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利润分配政策
在利润上实行“四马分肥”的政策,即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和资本家红利各占1/4。
9、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P102-105
答:a.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
b.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立相适应,
不能急于求成。
d.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e.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f.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10、 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曲折和失误的根源
答: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P108 答: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和长期性
答: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完成 13、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 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这一社会主
义目标。
1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答:所有制基础不同
1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答: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7、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表现
答:a.原因: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P170 b.主要表现: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P171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 答: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答: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P167
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21、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剥削政党本质的区别
答:根本区别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区别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23、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
答: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4、人民民主专政P180
答: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25、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的实质
答: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2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和经验P72 答: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 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2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答:第一,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第二,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争取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为政治目标。 第三,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程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第四,结果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后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完成,社会性质没改变,在这一意义上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第五,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28、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内容 答:“二为”方向: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双百方针: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29、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P52-54 答: 基本纲领:
a.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