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吕艺镇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 课题 氧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17: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题 氧气教案

【学习任务】

1、记住氧气的物理性质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硫、木炭、铁丝反应的表达式和反应现象)。 【学习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难点突破】

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实验来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自主 复习提问: 1、氧气的主要用途、氮气、稀有学生回答。 气体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2、判断下列物质:空气、海水、氮气、五氧化二磷、红磷、氦气中,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展示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让学生说出氧气的有关物理性质,指导学生看书1分钟并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2、提问: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3、指导学生1分钟内完成课堂练习1并及时反馈。 二、氧气的检验: 1、演示[实验2-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提问:该实验说明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2、提问:怎样检验某无色气体是氧气?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1)演示木炭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区别两者的不同并回答。 (2)要求学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告诉物质的化学式。 2、硫与氧气的反应 (1)观察硫粉的色态,演示实验[2-3],让学生观察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

1、学生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略大于空气;③氧气不易溶于水;④降温后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和固体。 2、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3、学生做课堂练习一 1、学生看实验后回答: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2、学生回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1、(1)学生回答: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二氧化碳 C+O2CO2 2、(1)学生回答: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都产生有刺激味气味的气体。 1

(2)要求学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告诉物质的化学式。 (3)学生讨论2分钟后回答问题:①燃烧匙为什么由瓶口缓慢伸入瓶中?②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3、铁与氧气的反应 (1)演示实验[2-4],学生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2)要求学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告诉物质的化学式。 (3)提问,由学生讨论3分钟后回答:①铁丝在空气中能否燃烧? ②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③铁丝下端为什么系一根火柴?④实验要求待火柴将燃尽时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的目的是什么?⑤集气瓶底铺一层水或细沙的目的是什么?⑥某同学做铁丝燃烧实验时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试分析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4、指导学生3分钟内记上述三个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和对应物质的化学式,3分钟完成课堂练习2~6并及时反馈。 5、归纳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四、氧气的用途 学生回忆氧气的用途并与氧气的性质相对应。 (2)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SO2 (3)①使瓶中氧气充分参加反应,防止氧气散逸。②取出燃烧匙随手浸入事先准备好的水中使火熄灭或者预先在瓶底放一些水。 3、(1)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2Fe3O4 (3)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不能。②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③引燃铁丝。④火柴燃烧消耗氧气,若铁丝迅速放入瓶底,则产生的热量使氧气膨胀从瓶口逸出,都不利于铁丝的燃烧。⑤防止铁丝燃烧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⑥铁丝表面有锈、氧气浓度太低、火柴刚点燃就伸入集气瓶、铁丝迅速放入瓶底等。 4、学生背,做课堂练习二 5、听、记。 回答。 布置作业:1、记住氧气的性质。 2、习题1~4。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B、鱼可以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是无色的,液态氧也是无色的 D、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在一只集气瓶中充满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可选用的可燃

2

物是( )

A、木炭 B、蜡烛 C、磷 D、硫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色火焰,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以下是对氧气的性质及其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儿在水中能生存 B、氧气可供呼吸,能使钢铁生锈 C、氧气能燃烧,可用于火箭发动机 D、氧气能助燃,可用于冶炼钢铁 5、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 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 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 未成功。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实验:根据以上假设,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1) ;(2) ;(3) 。

经过改进后,实验成功了。

6、学完氧气的性质后,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氧气(原理是 _____ ),正放在桌上备用。

(2)取一瓶氧气,倒立过来后再拿走玻璃片,并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瓶内(如图A所示),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 ___ 性。 A B

(3)取另一瓶氧气,按图B的方式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也复燃了,且比A中更 ,说明 。所以盛氧气瓶应瓶口向 放置。

【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 (2)密度:相同条件下密度略大于空气;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和固体。

二、氧气的检验: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