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我国应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21 23:48: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思考

(2011-2012学年)形势与政策教育讲座

主讲人 邓晓影

一、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形势

1、对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判断

我们先对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做一个总体判断: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

首先,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期美国经济出现改善苗头,但长期增长的势头依然微弱,欧盟经济今年只能蹒跚前行。日本经济长期靠外需拉动,但受日元升值、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2011年日本出现了30多年未见的贸易逆差,加上国内部分产业呈现外迁趋势,日本经济今年增长前景黯淡。在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国经济虽然保持增长态势,但由于通货膨胀困扰,在控通胀和保增长方面面临两难选择。

其次,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欧盟长期高福利政策以及巨额开支使财政赤字、公共负债难堪重负,但这些国家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政策调整,自身根上的问题和全球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欧债危机。希腊等高负债国家历史遗留问题严重,经济持续负增长,政局普遍动荡。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政治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看不到彻底解决的希望。风险正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向银行业扩散。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主权信用尚好的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大国也受到冲击,市场信心较为脆弱。 再次,各国博弈更加激烈。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酝酿深刻变化,各国利益诉求分化明显,在出口、科技创新等方面竞争将更加激烈,又恰逢多国大选,全球合作和政策协调难度明显加大。

第四,全球物价走势不容乐观。当前,供需矛盾尚未有效缓解,多种商品实际仍处于脆弱的紧平衡状态,加上发达国家持续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埋下了通胀的种子。在经济复苏放缓、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同时,发达国家通胀水平却在逐步攀升,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大。

总之,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面临诸多变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变化的过程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2、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

自2008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经历了一次由2010较快复苏到2011再次减速的变化。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既不平衡,又很脆弱,经济下行风险有所抬头。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复苏步伐明显放缓,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这种不确定性对于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在“二次衰退”的悬崖边上“蹒跚前行” 。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的三分格局出现,一个富国,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仍然是美国。二是欧元区,三是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2011年的上半年,世界经济显示出可持续复苏的态势,进入下半年后,世界经济坏消息频传,欧洲债务危机深化,市场信心走弱,日本面临灾后重建。发达国家经济基本面数据再现疲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减速,通胀压力普遍较大。

经济下行态势的表现:得益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强劲增长,2011年一季度,世界经济延续了上年的复苏态势,增长率达到4.3%。进入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一系列突发事件困扰。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严重打击日本经济,中东北非社会动荡使国际金融市场和石油市场风险加剧。对大部分发达经济体而言,面对着巨额财政赤字和大规模政府债务的冲击,欧洲边缘国家的债务风险演变成为全球性事件,发达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纷纷遭降级考验。实体经济受到殃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失业率分别继续维持在9.6%、10.1%和5.1%的高位。就业市场疲弱。私人投资乏力,个人消费低迷。而经济增长较快的部分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不断上升,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仅为1.6%; 。全球货物贸易大幅放缓,其中,美国二季度进口增速从一季度的11.1%放缓至3%,出口增速从5.6%降至2.6%。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速,亚太国家和地区出口受到影响,导致企业投资决策更加谨慎,全球跨国投资减少。

在全球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虽仍维持了9.2%的增速,进出口贸易仍增长了22%,但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下行压力也日益凸显,投资和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如何在稳定增长中力求通过深化改革寻求新的增长活力,已成当务之急。所以,密切跟踪掌握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吗,主动应对,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继续发挥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确保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2012年面临的艰巨任务。

二、 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前景

(一)发达国家增速放缓,经济复苏动力不足

1、美国经济复苏显著放缓,经济复苏乏力。

金融危机以来的2010年,美国经济有一定的改善,但2011年的增速却比我们原先预想的要低的多。2011年,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增长0.4%,远低于首次预估的1.8%,第二季度增长率恢复至1.3%,三季度增长2.5%。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美国经济尚未走出困境,其中住房市场复苏缓慢以及就业市场依然疲软。伯南克认为,经济复苏最大的挑战在于就业。虽然失业率从最近的高峰回落,但目前9.7%的失业率仍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失业人口超过1300万,近半数是长期失业,以青少年居多,这是过去没有的现象。“许多美国人仍面临失业或者房屋被赎回的挑战,或者两者兼有。” 美国的经济以目前的经济增速的水平,很多人仍然找不到工作,失业率仍然比较高,失业是美国经济的大问题。

美国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它的需求不足,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增速非常非常的缓慢,这两者是息息相关的,而它增速缓慢反过来又使消费者的需求不足。他们的收入不足,他们不得不储蓄更多的钱,因此,消费不足。以前那种消费者支出加速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们不得不勒紧裤腰带。美国经济模式是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 消费一直是美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杠杆。但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中的实际消费平行增长率只有0.5%,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水平,而以前是7%的消费增长率。美国经济增长75%以上来自私人消费,受房地产低迷和失业率高的双重影响,消费增长很慢。从这两个数字相比较你就可以看出美国经济方面遇到的巨大问题。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目前美国国内总需求不足,市场信心不足,表现为投资疲软,美国的私人投资基本停滞,有钱人囤积货币,等待投资,这就出现矛盾,因为投资才能促进经济复苏,这种现象势必对整个世界经济造成极大影响。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复苏,无法避免随着政府后续支持力度的减弱或退出对经济造成的拖累。2011年前两个季度,政府支出减少会拖累美国经济增长。二是失业率,失业率处于不可接受的水平,消费支出受到抑制。前三季度,美国失业率仍在9%左右,同期储蓄率不断提高。三是房地产市场低迷,继续拖累制造业,拖累整体经济增长。四是欧债危机影响蔓延,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投资者投资信心受挫,美股大幅下跌。短期内美国经济周期性复苏趋势不会逆转,但增速仍将十分有限。

现在,还有一个挑战美国的问题,就是它的赤字问题。美国财政状况持续恶化,财政赤字攀上历史高峰。目前美国财政赤字的上线基本达到财政收入,赤字是14万忆,财政收入15万亿,其中含借中国国债1万亿。美国联邦公债占GD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11年将达到99%,2012年预计会进一步升至103%。2011年8月6日,标准普尔公司迫于维护自身信誉和市场压力,宣布将美国长期主权债务评级由AAA下调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历史上首次丧失AAA主权信用评级。11月28日,惠誉公司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前景展望从“稳定”下调为“负面”。美债务问题面临新的危机并可能长期化。而因为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等问题引发的社会动荡仍然在继续中。

2011年11月17日,美国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近千名“占领华尔街”示威者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外举行大规模集会,试图阻止纽交所的正常运行。示威者的口号是“纽交所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声讨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至少175人被捕。抗议组织者称,此次抗议是“全球行动日”的一部分,届时美国、德国、尼日利亚等都将举行抗议。 “占领华尔街” 活动持续整两个月。纽约市政府说,纽约警方在“占领华尔街”活动安保方面已至少花费600万美元。

但是,我们对美国的财政赤字不必担心,世界各国都愿意把借钱给美国。美国还债的办法有两个:收税、印钞票。还可以有扩大出口的办法。

同学们要注意一种情绪,以为美国经济会完蛋,大家幸灾乐祸。美国经济状况虽然不佳,但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对中国一点好处都没有。各国也有一种共识或者是理解,那就是美国的赤字情况是可以控制的,可以解决的。

2012年美国将迎来总统大选,选民格外看重经济和就业议题,这也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