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概论》分章练习题(1-4章) 无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0:30: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下列各条中,不属于有意义活动学习特征的是( )。

(A)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默会理解 (B)注重对案例知识的理解

(C)强调实践操作及探索行为 (D)重视人际交往,突出情感体验 6、项目学习属于( )。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发现学习 (D)接受学习

7、( )不是项目学习的主要特征。

(A)中心性:项目是课程的中心,而不是课程的外围

(B)驱动问题:项目的焦点是基于一门或多门学科中心概念的本质问题 (C)建构性的调查:项目活动必须使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 (D)接受性:以教师提供指导为主

8、一个大的知识单元中既有陈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许多心理学家用( )一词来描述这种大块知识的表征和贮存。

(A)知识团 (B)统觉 (C)图式 (D)统合

9、根据皮亚杰的思想和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贮存于个体外的知识是( )。 (A)个体的知识 (B)群体的知识 (C)社会的知识 (D)间接知识 10、知识的性质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区别“知识”与“非知识”或“准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性质也可以作为比较各种知识价值大小的标准,知识的性质的两个标准影响( )。P121 (A)教育的目的 (B)课程内容的选择 (C)教学过程 (D)教学对象

11、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在人脑中以( )表征形式来表示。 (A)产生式 (B)命题 (C)表象 (D)线性序列

12、20世纪50年代,英国哲学家( )在其论著中提出“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将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

(A)亚当斯 (B)尼采 (C)波兰尼 (D)费希特 13、“学者怎么搞科学研究”属于( )。

(A)明确知识 (B)默会知识 (C)直接知识 (D)间接知识 14、明确知识向默会知识转化的途径是( )。

(A)言传 (B)内化 (C)外显 (D)意会

15、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进行分类,其中一种分类就是将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下列关于这两者说法错误的是( )。

(A)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将知识分为两类,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 (B)默会知识是不能言传,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 (C)没有默会知识就没有明确知识 (D)在量上,明确知识要比默会知识多

16、从明确知识向默会知识转化必须通过( )。

(A)言传(讲授的方式为主) (B)内化(融会贯通的方式为主) (C)外显(逐步清晰化的方法为主) (D)意会(做中学的方式为主)。 17、儿童语言的学习和( )的发展,是智力准备状况的主要标志。

(A)思维能力 (B)联想能力 (C)记忆能力 (D)推理能力

18、个体在知觉、思维、推理、理解、解决问题和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风格是( )。

(A)学习风格 (B)认知风格 (C)智慧特征 (D)认知模型 19、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学习风格的是( )。

(A)积极主动与深思熟虑型 (B)视觉型与语言表达型 (C)循序渐进型与总体统揽型 (D)以上都是 20、倾向于通过遵循逻辑推理的步骤来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逻辑程序理解课程材料的学习者是( )。 (A)语言表达型 (B)深思熟虑型 (C)感觉型 (D)循序渐进型

21、倾向于通过从事一些与积极主动有关的活动,如讨论、解释等来更好保持和理解信息的学习属于哪种学习类型( )。

(A)积极主动型 (B)深思熟虑型 (C)感觉型 (D)循序渐进型 22、相对而言,更擅长于抽象与数学推理的学习者是属于( D )。

- 16 -

(A)积极主动型 (B)深思熟虑型 (C)感觉型 (D)直觉型

23、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对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定向或偏好,倾向于喜欢学习事实性内容的学习者是属于( )学习风格。

(A)直觉型 (B)感觉型 (C)语言表达型 (D)总体统揽型 24、( )学习者则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P133 (A)视觉型 (B)语言表达型 (C)直觉型 (D)感觉型

25、( )学习者善于记住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如图片、图表、流程图、电影、表演等。 (A)视觉型 (B)语言表达型 (C)直觉型 (D)感觉型

26、具有较好的社会定向,在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时更多地受社会影响,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类型。

(A)冲动型 (B)场独立型 (C)场依存型 (D)分析型

27、在处境不明、难以作出抉择时,倾向于仔细考虑观察到的现象和面临的问题、与经验相联系、使思维更广阔和系统、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风格是( )。

(A)反省性认知 (B)场独立性认知 (C)分析性思维 (D)直觉性思维 28、在认知时会更多地注意社会环境,并更多地受社会影响的认知方式是属于( )。 (A)场独立性 (B)场依存性 (C)冲动性 (D)发散性 29、( )被认为与创造力关系最密切。

(A)发散思维 (B)辐合思维 (C)求同思维 (D)分析性思维

30、学徒制度的优点有( )。

(A)偏重实际操作技术,忽视基础理论知识

(B)这种培训只限于小范围地教,小范围地学,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培养人才 (C)由于受到师傅个人文化水平的限制,不容易适应新技术变化 (D)在生产实践中有许多默会知识,它们很难转化为明确知识

31、学徒制是适合于手工操作的技术教育形式,它的出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但这一些教育形式也存在不足,以下列举了它的一些缺陷,但不包括( )。 (A)偏重实际操作,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

(B)限于小范围的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培养人才

(C)通过师傅传徒弟的形式,师傅个人文化水平的限制将不容易适应新技术变化 (D)口传身授的形式不易于传递默会知识

三、多选题

1、早期的行为论与认知论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活动的要素包括(。 (A)教育者 (B)学习者 (C)刺激情境 (D)反应 2、“学习”的要点主要有()。

(A)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 (B)这种变化能相对持久保持

(C)主体的变化是由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

(D)主体的变化包含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

(A)华生 (B)桑代克 (C)奥苏伯尔 (D)斯金纳 (E)皮亚杰 4、活动学习有别于接受学习的主要特征是()。

(A)强调实践、操作以及探索行为 (B)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默会理解 (C)注重人际交往,突出情感体验 (D)学习活动主要在教室以外进行 5、在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中,把学习看成是以下系统的协同作用过程()。

(A)加工系统 (B)调节系统 (C)执行控制系统 (D)预期系统 (E)反馈系统 6、()是项目学习的主要特征。

(A)中心性:项目是课程的中心,而不是课程的外围

(B)驱动问题:项目的焦点是基于一门或多门学科中心概念的本质问题 (C)建构性的调查:项目活动必须使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

- 17 -

(D)自主性:项目必须显著地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 7、知识的掌握过程按顺序一般分为()阶段。

(A)知识的理解(亦称知识的领会) (B)知识的巩固与记忆 (C)知识的运用 (D)知识的综合 8、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知识是()。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显性知识 (D)明确知识 (E)默会知识 9、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位包括()。

(A)命题 (B)线性序列 (C)概念 (D)表象 (E)原理

10、下列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A)理解学习的相关概念 (B)掌握中国各行政区的名称及省会城市的名称 (C)连接一个串联电路 (D)打乒乓 (E)知道课程的分类

11、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在人脑中以产生式(if-then)的动态表征形式来表示的知识。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A)撰写工作计划的方法 (B)掌握中国各行政区的名称及省会城市的名称 (C)连接一个串联电路 (D)了解地震的成因 12、根据符号表达的意义的复杂程度,奥苏伯尔把知识学习分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 (A)命题学习 (B)知识的运用 (C)解决问题与创造 (D)符号学习 13、知识的性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活动,它()。

(A)制约和影响教育目的 (B)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 (C)影响教学评价的模式 (D)影响师生交往 14、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且有不同于明确知识的显著特征是()。

(A)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 (B)不能以正规形式加以传递

(C)不能转化为明确知识 (D)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 (E)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 15、()是常见的学习风格。

(A)积极主动型与深思熟虑型 (B)感觉型与直觉型

(C)视觉型与语言表达型 (D)循序渐进型与总体统揽型 16、传统智力测验被认为主要测量(),因为它们提出的问题都有明确限定的答案。 (A)发散思维 (B)辐合思维 (C)集中思维 (D)求同思维

17、一般认为学生的交往存在哪几种基本形式()。

(A)群体 (B)个体 (C)合作 (D)竞争 18、课堂教学中的合作需要具有以下基础()。

(A)有一个共同目标 (B)有较接近的思想认识 (C)有一定条件 (D)有较好的配合行动 19、在引导与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方面,教师有必要特别注意的是()。

(A)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 (B)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 (C)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D)每个儿童都是竞争的优胜者 (E)保证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集体学习 20、增强小组学习实效性应注意的问题有()。P138

(A)问题具有挑战性,以高质量的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基础

(B)合理分配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小组研讨具有民主性、超越性 (C)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

(D)扩大小组学习范围,不局限于校园 (E)培养个体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

21、认知学徒制是()。

(A)为克服学徒制的弊端而提出的,是学徒制的现代发展 (B)是与学徒制没有关系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 (C)认知学徒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认知观 (D)认知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