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4:30: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滨水游憩空间品质研究的理论基础
作者:黄颖
来源:《现代园艺》2015年第01期
摘 ; ;要: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游客最向往的休闲去处,同时也是城市景观及其研究中最具有价值的部分。本文将从城市滨水游憩空间品质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出发,在生态学、园林美学、城市游憩学、环境认知理论4个方面简述研究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滨水空间;品质;理论基础 1 ; ; 研究背景
欧美国家是最早对城市滨水区进行综合开发应用的国家,因此国外的专家学者对滨水区的综合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探究。在物质方面,他们普遍强调城市滨水区的综合价值应得以被充分利用的重要性;在经济层面,他们认为城市滨水区的游憩功能是滨水区开发的主要导向之一[1],并以此为切入口,对游憩功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认为满足游客的游憩需求是城市滨水游憩空间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今,国内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者,以及开发建设者也将充分挖掘滨水区多元化功能的特点,在打造良好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滨水区特有的文化娱乐资源来营造出带有地域文化特色,并能够满足游客游憩需求的的城市公共空间 [2,3]。 2 ; ;研究意义
本研究在滨水游憩空间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品质理论进行整合、分析与探索,从而丰富城市滨水游憩空间品质研究理论,也为进一步对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设计及品质评价研究奠定基础。
3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而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层次便是景观,它为生态景观中植物、植物群落、水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2 ; 园林美学
园林美学是运用美学理论研究园林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的学科[5],它集美学、艺术学、生态学、哲学等学科为一体,将自然与非自然资源以美的视角和规律进行高度融合[6]。 3.3 ; 城市游憩学
3.3.1 ; 游憩与城市游憩的概念。游憩是指个体在劳累工作之后,在闲暇时间里,为了恢复体力和精力所进行的任何户外健身游玩活动。它的活动范围小于休闲的范围,而大于旅游的范围。休闲、游憩、旅游的关系详见图1。
城市游憩是个体在城市的市区或郊区进行的游憩活动,它的活动载体包括城市中所拥有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及其他人工构筑物与吸引物等 [7]。城市游憩的活动范围小于游憩的活动范围。
3.3.2 ;城市游憩空间与滨水空间。城市游憩空间是指在城市中,能够提供游客进行游憩的环境空间,它包括建筑、公园、水面、广场等场所,也包括游憩的游客需求与供给,以及游憩对城市生态与文化的影响[8]。
滨水空间是指水体与陆地交界的区域,它包括了部分的水体与部分的陆地,它的要素包括水体、护岸、道路、植物、各类小品等。但从城市游憩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滨水空间包含有游憩产品、游憩设施、游憩线路、视觉识别、区位特性、 生态环境、 理念识别、 行为识别、 政策法规、 管理保障、 科技保障等硬件、 软件要素 [9]。滨水空间的界定图详见图2。 3.3.3 ;游憩产品与游憩形象。游憩产品就是能够给游客带来游憩活动和体验的各种设施、场所和景观资源[10],如观光、度假、康体等。
游憩形象是指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通过感官对环境进行识别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游憩空间的总体认识与评价[11],它包括物质形象,以及社会文化形象、重要地段形象、代表人物形象、产品形象、宣传口号及视觉形象等非物质形象。
3.3.4 ;游憩需求与游憩动机。游客在尚未产生游憩行为时,游憩内驱力以“想要娱乐”的意识来反应它,并通过游憩需求表现出来。当个体内外部条件成熟时,游憩需求就会质变成游憩动机,从而促使游憩行为的产生,其原理详见图3。其中游憩动机包括接触自然的动机、获得健康的动机、了解文化的动机、巩固社会关系的动机、提高声望的动机等。 3.4 ; 环境认知理论
环境认知是指人对环境刺激所带来的信息进行储存、 ;加工以及重新组合, ; 从而识别和理解环境的过程[12]。其中,视觉是接收外部信息最强的器官,人们通过眼睛对游憩空间产生“感觉”,并突出的表现在游憩形象上,因此环境认知是游客游憩的前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 ; ; 总结
通过研究背景强调了城市滨水空间的游憩价值,并进一步通过生态学、园林美学、城市游憩学以及环境认知简述城市滨水游憩空间品质研究中所涉及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中强调的滨水空间软硬件要素、游憩产品、游憩形象等因素将从各方面影响城市滨水游憩空间的品质。同时,本研究也将为后续滨水空间的设计、评价等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收稿:2014-09-19) 参考文献:
[1]龙俊卓.城市滨水区的旅游开发及利用[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李建伟.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历程[J].城市问题,2010(10):29-30. [3]孙剑,杨庆年.城市滨水区的旅游资源评析[J].山西建筑,2004(11).
[4]马璐,陈卉.浅谈景观生态学与环境营建[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311-312.
[5]周武忠.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10. [6]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俞晟.城市旅游和城市游憩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6-67. [8]冯维波.我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现状与重点发展领域[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6):585-588.
[9]冯维波.城市游憩空间分析与整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3-75. [10]朱立新.城市游憩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72-74.
[11]卞显红.旅游目的地形象、质量、满意度及其购后行为相互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84-85.
[12]许玲. 北京城市公园环境认知研究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