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第五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3 7:59: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府谷县第五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它引领着学校各项建设,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品质。文化立校是现代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坚定选择。为响应中央省市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校现有教育现状,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一、校情分析

府谷县第五小学成立于2014年,地处县城西香炉山脚下,是一所县直完全小学。由于是新建学校,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处于全县领先水平;教师均来自全县不同的学校,队伍年龄结构基本均衡,平均年龄低;外来人口剧增,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逐渐重视。这种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也具备了很好的条件。

二、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导向,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总体目标

1、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着力打造以物质文化为外壳、制度文化为支柱、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2、围绕校园文化主题,培植学校教育的团队文化、学习文化、教研文化。

3、以班级文化、外部形象文化为切入点,建立学校文化显性外形。

4、以校本教研为途径,以课堂为主阵地,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以美化、绿化、净化、亮化为载体,实现校园环境高雅化;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实现教育质量优质化。

四、基本内容

1

(一)精神文化:我校按照“教育有特点,教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管理有特效”的办学目标,围绕校训“养正向善”和办学理念“个性化育人,现代化发展”,以“雅·正”文化统领全局,形成“敬业、乐业、精业、新业”的校风、“爱心、耐心、精心、慧心”的教风和“乐学、勤学、会学、践学”的学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把把府谷县第五小学办成有内涵、有特色的学校。

1、负责人:大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 2、时间:贯穿于每学期的具体活动时间 3、实施措施:

(1)以正确的班级舆论感染学生。营造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班级气氛,让班集体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正气上升,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得到赞扬和呵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2)融洽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

(3)出色的日常表现。学生在礼仪、卫生、纪律等日常管理各方面表现成绩优异。

(4)丰富的班级活动。开展建设班级品牌、富有创新性的班队活动。班级品牌,也就是班级特色,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位集体成员都参与其中,反映其共同的愿望,呈现自己的风格。同时在树品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师生的人文底蕴,实现班级管理的育人功能。

(二)制度文化 1、负责人:校长 2、时间:2015年3月

3、实施措施:在学校现有的一些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予以修订和完善,建立健全制度体系。要体现体制、规章、规范、模式及其操作,通过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约束,使制度为师生所认可和践行。学校在拟定各项规章制度后,经过教师讨论修订后汇编成册予以执行。

2

(三)课程文化

1、负责人:教导主任 2、时间:长期

3、实施措施: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音、体、美、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及活动的开展,注重在学科中挖掘体现学校文化的内容;探索、形成体现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内涵不断丰富,发挥良好的作用,重视环境文化开发,体现学校文化特征,突出环境育人功能。

(四)师生文化 1、教师文化: (1)负责人:工会主席 (2)时间:2015年3月及长期

(3)实施措施:教师服装要整洁、大方、庄重、态度要和蔼可亲,经历充沛,举止适度;当学生向教师行礼问好时,教师要微笑致意,并同时说“你好”;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搭建教师全面成长的活动平台;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定期开展活动。

2、学生文化:

(1)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 (2)时间:2015年3月及长期

(3)实施措施:根据《府谷县第五小学一日常规》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成立多种学生社团;成立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刊等学生活动阵地;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好“三节两会”,落实“22111”工程。形成学校具有特色的学生文化气息。

3、师生德育:

(1)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 (2)时间:长期

(3)实施措施:规范升国旗、升校旗程序,搭建师生形象展示平台;建立学生德育竞争机制,激发培养良好品德的积极性;创建德育模式,将德育教育规范化、系统化;开展好主题班队会活动;大力开展师德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扩大影响力。

(五)物质文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