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1章 有理数 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0:27: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C.2个

D.3个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首先应先判断加数类型,然后确定和的符号,最后计算和的绝对值.特别是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相同,并把绝对值相减.

(四)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填空题

(1)绝对值不小于3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 (2)①若a>0,b>0,则a+b 0; ②若a<0,b<0,则a+b 0;

③若a>0,b<0,且│a│>│b│,则a+b 0; ④若a>0,b<0,且│a│<│b│,则a+b 0. 提升能力

2.列式计算

(1)求3的相反数与-2的绝对值的和;

(2)某市一天上午的气温是10℃,下午上升2℃,半夜又下降15℃,则半夜的气温是多少? 3.若a<0,b>0,且a+b<0,试比较a、b、-a、-b的大小,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熟练的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重点)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的过程,体验探索归纳的数学方法.

一、情境导入

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一群猴子,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以后给你们吃桃子,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

大家听完故事,请说说你的看法.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加法运算律

计算:(1)31+(-28)+28+69; (2)16+(-25)+24+(-35);

3222

(3)(+6)+(-5)+(4)+(1+1).

5353

解析:(1)把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2)可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3)可把相加得到整数的数相加.

解:(1)31+(-28)+28+69=31+[(-28)+28]+69=31+0+69=100;

(2)16+(-25)+24+(-35)=16+24+(-25)+(-35)=(16+24)+[(-25)+(-35)]=40+(-60)=-20;

32223222

(3)(+6)+(-5)+(4)+(1+1)=(6+4)+(-5)+(2)=11+(-3)=8.

53535533方法总结:合理地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①有些加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整数时,可以先行相加;②有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以互相消去,和为0,可以先行相加;③有许多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先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再把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

探究点二: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某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南北方向巡视维修,某天早晨他们从A地出发,晚上最后

到达B地,约定向北为正方向,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km)

+18,-9,+7,-14,+13,-6,-8. (1)B地在A地何方,相距多少千米?

(2)若汽车行驶1km耗油aL,求该天耗油多少L?

解析:(1)首先把题目的已知数据相加,然后根据结果的正负即可确定B地在A何方,相距多少千米;(2)首先把所给的数据的绝对值相加,然后乘以a即可求解.

解:(1)(+18)+(-9)+(+7)+(-14)+(+13)+(-6)+(-8)=[(+18)+(+7)+

(+13)]+[(-9)+(-14)+(-6)+(-8)]=38+(-37)=1(km)

故B地在A地正北,相距1千米;

(2)该天共耗油:(18+9+7+14+13+6+8)a=75a(L). 答:该天耗油75aL.

方法总结: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其次是要正确理解题目意图,选择正确的方式解答.

三、板书设计

?交换律:a+b=b+a?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结合律:(a+b)+c=a+(b+c)?

本节课教学以故事引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建构新知,主动探索有理数加法交换

律和结合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互助交流,不断地总结规律、方法和解题技巧.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 教学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思考: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那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用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计算:20+(-30)与(-30)+20两次得到的和相同吗? 得出结论:20+(-30)=(-30)+20

换几组数去试:得到加法交换律:a+b= (学生填).

其实,学生在小学中就已经接触到运算律,此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在小学中除了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还学习了加法的哪种运算律?(结合律)

计算:(1)[8+(-5)]+(-4); (2)8+[(-5)+(-4)].

得出结论:加法结合律:(a+b)+c= . 【例1】计算: 16+(-25)+24+(-35) 【例2】课本P20例3

说明:把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结合起来相加,可以使运算简化,这种方法是使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总结: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①有些加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整数时,可以先行相加;②有相反数可以互相消去,和为0,可以先行相加;③有许多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先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再把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3】 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计算,使运算简便. (1)(+9)+(-7)+(+10)+(-3)+(-9)

(2)(+0.36)+(-7.4)+(+0.03)+(-0.6)+(+0.64) (3)(+1)+(-2)+(+3)+(-4)+…+(+2003)+(-2004)

【例4】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千米)+15,+14,-3,-11,+10,-12,+4,-15,+16,-18.

(1)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与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若汽车耗油量为a公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公升?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本节课我们探索了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会使运算简便.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同分母的分数相结合,能凑整数的数相结合,正数负数分别相加,从而使计算简便.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计算(+6)+(-18)+(+4)+(-6.8)+18+(-3.2)最适当的是( ) A.[(+6)+(+4)+18]+[(-18)+(-6.8)+(-3.2)] B.[(+6)+(-6.8)+(+4)]+[(-18)+18+(-3.2)] C.[(+6)+(-18)]+[(+4)+(-6.8)]+[18+(-3.2)] D.[(+6)+(+4)]+[(-3.2)+(-6.8)]+[(-18)+18)] 2.计算:(-2)+4+(-6)+8+…+(-98)+100. 提升能力

3.小李到银行共办理了四笔业务,第一笔存入了120元,第二笔支取了85元,第三笔支取了70元,第四笔存入了130元.如果将这四笔业务合并为一笔,请你替他策划一下这一笔业务该怎样做?

4.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2,+8,+5.

(1)问收工时距A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