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Word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2:55: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单 元 课 型 选 题 教学任务、课型结构 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表征问题、提炼课题”,确定研究小组,初定研究方案。 指导课 课型结构:问题导入——表征问题——提炼课题——初定方案 第一单元 开题活动 方 法 怎样设计研究方案。 指导课 课型结构:范例导入——总结规律——小组研讨——修正方案 开 题 报告课 专 题 课型结构:双方陈论(5分钟)——双方驳论(15分钟)——双方攻辩论课 论(15分钟)——双方陈词(5分钟) 第二单元 研究活动 问 题 讨论课 探 究 确。 实验课 课型结构: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总结规律 活 动 交流课 第三单元 结题活动 成 果 展示课 结 题 报告课 教学任务:交流和分享研究小组在研学过程的困惑与收获。 课型结构:回顾导入——小组交流——认知建构——形成共识 教学任务:交流和分享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 课型结构:回顾导入——小组展示——反思提升——建构发展 教学任务:对研学小组课题研究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 课型结构:结题报告——提问答辩——课题点评——宣布结论 教学任务:解决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认知问题”。 课型结构:陈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研讨——认知建构 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研究,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教学任务:指导研学小组完善研学方案。 课型结构:任务导入——分组报告——提问答辩——完善方案 教学任务:解决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遇到的“二元对立”问题。 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掌握“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方法及

1 研究性学习与“课题研究”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知识的创造),并在获得直接经验或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从广义上看,它贯穿在高中物理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中。既可以是参观、走访、演讲,也可以是作品制作、课题研究、项目设计,以及其他各种各类的自主活动;既可以是概念、规律的形成,也可以是知识的应用、反思和批判,以及以现有知识为铺垫的观察或探索性实验、学科前沿知识的拓展研究、包括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等;既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学习,也可以采取个人或班级集体的形式实施研究;既可以在必修课内开展,也可以在选修或者活动课程中进行;既可以是课内的集体研究,也可以是课外的分散研究,课内和课外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既可以是完全由学生自发进行的,学校和教师没有参与的探究,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和目标驱动下进行的课题探索;既可以是一种显形的学习形式,也可以是一种隐性的学习形式。

1 / 3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物理学科的课题研究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自我生活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和确定与物理有关的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显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研究是一种较为规范、完整地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形式设置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课题的全过程中,要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确定课题并制定课题的研究计划、采用观察、实验、文献、调查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经过分析和综合以及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交流与展示等一系列的活动,从中获得失败与痛苦、成功与欣喜的独特感悟和体验,感受科学方法的院力,尝试新的与平时的课堂学习所不同的学习方式,习得具有综合特点的科学知识。

我们不仅在课题研究中要求学生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也要适度地引入研究性学习。随着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当物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高中物理的教学就会成为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并存互补,研究性学习方式主要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于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成为教师和学生一种自觉的教与学的方式。

2 研究性学习要突出内容生成性的特点

从内容看,每一门学科课程都有一个特别的赖以存在的科学领域,而且这个领域的知识都是具有结构性可以用文字、符号、图表表示出来的外显知识。接受性的学习就是要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外显的知识。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除了知识和方法之外,更重要的则是在课题研究或项目实践中所能获得的各种无法用文字、符号、图表表示出的内隐知识,即体验和经验,这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揭示、形成的,是学生与周围环境、与教师和合作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伴随着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或项目的实施不断生成的,是完全个性化的不能预先设定好的。

一个课题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子质量的关系”这一课题的探究时,对周期的测量产生了兴趣,在一次测量中,应该测量多少个全振动的时间来确定周期呢?有的学生根据在单摆实验中得到的经验,选择了测量30~50个全振动的时间,也有的学生为了提高精度,将测量的次数定为200次。这个小组的学生们产生了疑问,测量全振动的次数的依据是什么?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他们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去探讨测量中的误差问题。通过对误差理论的学习,以及对学生在实验中开和停表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误差的实际测量,搞明白了测量的全振动次数取决于研究要求的相对误差和振子的振动周期,在相对误差一定的情况下,振动的周期越长,需要测量的全振动次数也就越少。每组实验都将次数定为30次的实验,在振子的振动周期小时,不能保证相对误差的要求;每组实验都将次数定为200次的实验,在振动周期长时也是没有意义的。

另一个课题组的学生发现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在实际的操作中难度比较大,为了计时尽可能精确,应该改变手工计时的方法,为此他们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光电门和传感器如图1所示是他们利用集成开关型霍尔传感器设计的测量装置图。一根弹簧固定在支柱上,弹簧下端固定一个砝码,砝码下再固定磁钢,使其S极向下,然后把集成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固定在磁钢正下方一合适的位置,把传感器的3个引脚与电子计时仪—一对应连接。他们在研究的过程

2 / 3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中,逐步搞清了集成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了解了传感器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且发现,由于传感器计时的精度比较高,计时的起点完全可以在振动的最大位移处,也不需要测量很多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上述的事例充分说明了研究性学习内容生成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第二,以问题、课题、项目为载体。第三,以个性化需求为内容生成和发展的方向。学生在对问题、课题或项目的探究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要不断地变更自己研究的方向,这就使得学生的研究并不总是循着既定的研究计划进行的。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的这些独特的个性化的体验和认识,鼓励学生对新发现的问题开展研究,注意不要让学生被教师自己设定好的框架所束缚。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