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尚美文化 建设幸福学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29: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打造尚美文化 建设幸福学校

齐陵街道第一中学 于长平

办学校就是办文化,做教育就是以文化育人。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它的核心指向在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学校的精髓和灵魂以及主要的价值。教育的尊严在于品质,教育的幸福在于文化。学校的教育,需用属于自己的文化去发芽、开花、结果。教育做到极致是本然,个性认识优化是特色!

齐陵一中于2011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首批中小学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标志着学校在乡土特色文化的影响下,紧扣“高效课堂”建设,凝心聚力,落实“尚美”特色创建举措,丰富“尚美”文化内涵,建设“尚美智慧课堂”;以剪纸特色为龙头、实施“尚美校本课程”;培育“尚美班集体文化”、打造“尚美师生团队”;彰显魅力双语尚美特色,逐步形成以美化育、以美育人的“尚美”教育特色。随着教育现代化目标的确立和深入推进,学校更需要用现代化的思想来作为学校发展的理念来引领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凝聚师生智慧,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量。

一、坚守尚美理念,构建“尚美”文化。

“尚美”不仅是人的天性,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古人云:“见贤思齐,见智思学,见美思从”。所谓“尚美文化”,主要是指以尚美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师生科学认识美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广大师生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把“尚美文化”建设的内容渗透到学校制度、课程建设、师生规范、德育工作、校园环境等各个方面。

结合时代要求,传承重视育人的办学传统,学校确立了“人文化育,和谐共生”的办学理念,从而使学校教育在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的基础上,达到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目标。根据办学理念,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让校园环境美,体现环境育人功能;让教育者美,发挥教书育人功能;让课程美,呈现文化育人功能;让受教育者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

总之,将“美”体现并融入一切教育活动之中,达到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目标。校魂“爱”(孟子曰:“仁者爱人”,爱心智慧,让学生拥有幸福人生);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校风“修道明礼 达人”(《中庸》曰:“天命之谓道,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风“ 广业 崇德 日新”(子曰:“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古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系辞上》:“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学风“博学 诚实 守信”(《礼记》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共同愿景是“美好生活幸福人生”。

二、以美怡情,培育“尚美”特色的环境文化

1 / 11

校园环境是办学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文化是尚美文化的外显。构建“以美怡情的环境文化”就是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从而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1、学校从建筑的造型、标语的选择,到校园的绿化美化等,都精心规划,全方位多角度地体现了学校的审美理念和教育理念,使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于一体、充分体现环境文化的园林特色和文化气息。学校的主教学楼命名为“尚美楼”,教学楼每个楼层都有与“尚美”主题相结合的特色文化与人文景观。 中间楼梯两侧:突出尚美智慧课堂,教师课改理念、课堂精彩呈现、优秀师生展示等。

东西两侧楼梯:突出雅美明德主题,以五大行为习惯教育内容为主,切合师生生活实际。

尚美广场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感恩孝德”的精神。西侧主题是“孝心教育”,东侧主题是“感恩教育”。人工湖命名为启智湖,寓意是心灵得以净化,天齐渊之水滋润代代学子砥砺智慧、健康成长。

2、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班的设计既美观大方,又体现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的教室”评比活动,使之成为学生的“温馨之家”。

3、如果说硬件文化建设是“尚美”校园文化建设之形的话,那么软件文化建设则是“尚美”校园文化建设之神。只有形神兼备,才能真正达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理想境界。

启动“听名曲、读名著、背名诗”的“三名活动”:利用校园广播,精选了百余首古今中外经典名曲在中午、放学时轮流播放,使校园处处回响优美悦耳的音乐声;教师、同学读名著,共欣赏,谈心得;“每周一诗”,朗朗诗声,响遍校园。

开展“微笑进校园”系列主题活动。微笑是最美的名片!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微笑服务学生,爱心充满校园”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微笑面对生活,快乐传递家庭”活动。用微笑温暖班级,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校园内营造温馨、和谐氛围。

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持之以恒地开展送温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才艺展示、排球比赛、趣味运动比赛等,把关心落到实处,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

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学校本着“还与古朴、更兼文雅”的思想,使得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校园景观无不传承着历史、渗透着文化。这一切都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审美的感受,陶冶着美的情操,孕育着美的心灵。

三、以美引善,培育“尚美”特色的德育文化

德育的核心在于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共振。学校的德育工作规范具体表现为:确立科学加规范,严格加真情的德育工作思想;建立全面育人,全员育人,

2 / 11

全程育人的岗位无空白的德育工作制度;构建“生活体验——自主反思”的德育模式;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和途径;运用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主题化、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管理精细化、德育方式体验化的德育工作方法。

1、“三全德育”。坚持把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提出了“全程、全员、全面覆盖”的“三全德育”,营造了事事渗透德育、处处凸显德育、人人参与德育的浓厚氛围,努力实现德育的全覆盖。一是全程管理——根据不同学段分类提出要求,安排不同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使学校德育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二是全员参与——学校大力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实行了“全员育人制”“导师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三是全覆盖——主要是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开展文明班级、尚美之星评选等活动营造全面育人的氛围,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构建立体德育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2、活动砺炼是展现“尚美文化”的平台。以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丰富育人的渠道与手段,科学设计主题教育活动,如 “四节”双语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科技文化节、校园艺术节等,将美的内涵随着文化的扩展而延伸,形成“感恩孝德、寓美化育”的尚美德育体系。

3、以“五大习惯”为依托,重视养成教育。学校以“小处入手,细处着眼,强化训练,促进养成”为思路,重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开展“行为习惯之星”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示范、教育作用,通过小组之星天天评、班级之星周周评、年级之星月月评,引导队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4、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开展区教育现代化课题《关于培养现代学生的实验与研究》等立项课题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培养雅美明德、儒雅优美的现代学子,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二是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服务,诸如学科渗透、心理咨询室服务、活动行为训练等。不仅调适了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对于建设和谐的班集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以美引善”目标的实现。

5、活跃尚美社团。学校成立了剪纸社团、泥塑社团、音乐社团等多个社团。鼓励学生参加喜欢的社团,坚持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做到经常化、多样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奠定了基础。

6、辐射尚美育人。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相互衔接,使尚美育人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向社区拓展,努力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德育新模式、新平台长。利用德育道德大讲堂系列活动,定期开展家长进校园学校活动,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加社区活动,走进敬老院,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