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孙权劝学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0:21: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第一单元 第4课 孙权劝学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字君实,晚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追封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本文所叙故事发生于三国之初。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江陵。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2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的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又有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1. 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本文篇幅短小,只用了四句对话(孙权的两句话,鲁肃和吕蒙各一句话),就让人感到三个人物说话时不同的口吻并让人揣摩出他们的神态和心理。如孙权,身为国君,在对部下、爱将吕蒙的劝学中,既有硬性要求又不乏温和、现身说法的启发性态度。吕蒙开始以军务繁重来推托,在孙权的要求、指点和鼓励下“乃始就学”,表现了他的转变;在大有长进之后,他说的“士别三日”一番话颇有见地,充满自信。鲁肃是个忠厚长者(他比吕蒙大6岁),看到吕蒙“议论”上的长足进展很是高兴,“大惊曰”,这惊异的神情与后面的话表现了他对年轻将领的关切赞美之情。这篇短文还能给人别的启迪,如成年人下决心也能学习好、长本领及一个人“见往事”(学历史)的重要性等,可谓言简意丰。

2. 详略得当的叙述安排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及劝学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最后通过鲁肃的“大惊”体现吕蒙学习的结果,即才略大进,“非复吴下阿蒙”。这样的描写既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又节省了笔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