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作业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浅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31: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湿作业旋挖钻孔灌注桩的

施工工艺浅析

一、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大型、枢纽性市政设施项目和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大量建设,对建设基础工程技术、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旋挖钻孔灌注桩基施工工艺,作为成都市区域内普遍运用的桩基工艺,已经基本替代了沿袭多年的人工挖孔桩基施工工艺。

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与传统的人工挖孔桩基施工工艺相比,具有安全、高效、性价比高等优点。人工挖孔桩基施工工艺安全隐患多,主要有遇淤泥难处理、孔壁坍塌、孔口坠落、孔内窒息、高处坠落、孔内触电等,国内大部分省份已经将人工挖孔桩工艺限制使用,特别是深桩(超过16米)施工将需组织专家论证。

由于成都市区域地下水位较高,致使大多数桩基工程桩身有部分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所以成都市区域内普遍运用湿作业旋挖钻孔作为桩基成孔方式。虽然湿作业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现在已经十分成熟,但是在施工中一些不符合规范标准的操作屡见不鲜,也由此导致了许多问题,轻则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准、施工企业成本增加,重则危及作业人员生命、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因此严格编写施工方案和计划,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风险和隐患在湿作业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

二、施工特点

(一)自动化程度高:钻机设备为全液压驱动,电脑控制,能精确定位钻孔、自动校正钻孔垂直度和自动量测钻孔深度,最大限度地保证钻孔质量。

(二)功效高、成孔速度快:该机械工效是循环钻机、冲击钻机成孔的15~20倍,是人工开挖成孔的30~40倍。

(三)开工条件要求少:由于设备为柴油动力,在施工前期的现场施工用电未解决的情况下也可进行钻孔作业,并排除了动力电缆造成的安全隐患。因为采用泥浆护壁而不需要进行施工降水。另外该设备为履带底盘,机动灵活,适合于各种施工现场。这些优势都保证了该设备比其他施工方式提前进行施工作业。为施工进度合理组织、科学计划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安全隐患小:比起人工挖孔施工点多、面宽、风险大、管理难的施工工艺,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隐蔽性强而不易容易被发现和及时消除,该机械成孔施工工艺施工点集中、范围窄、危害性小,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容易被发现和解决。

(五)环保特点突出:钻机设备为全液压驱动,相对于冲击钻机施工噪音小。其次由于旋挖钻机通过钻头旋挖取土,再通过伸缩钻杆将钻头提出桩孔再卸土,旋挖钻机使用稳定液仅仅用来护壁,而不用于排碴,成孔所用稳定液基本上等于孔的体积,且稳定液经过沉淀和除砂还可以多次反复使用。

三、施工准备

(一)资料准备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应具备以下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文件:

(1)场地地层分类、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原位测试参数;

(2)地下水水位埋深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土、水的腐蚀性评价; (3)有关地基土湿陷性、膨胀性、冻胀性、可液化地层的评价。 2.场地与环境条件有关资料:

(1)场地现状,包括建筑、道路、高压架空线、管线的分布等; (2)场地的气候及季节降雨情况; (3)稳定液排放、弃土条件; (4)邻近建筑的基础形式、埋置深度、使用现状以及防震、防噪声的要求。 3.施工条件有关资料: (1)桩基工程施工图及会审记录、现场桩位控制点平面图等桩基设计资料; (2)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施的资料,包括施工机械设备条件、动力条件、运行条件、施工工艺对地质条件适应性的资料等。

开工前应编制旋挖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人员配备

开工前应根据旋挖桩基工程项目规模、工期和技术要求等进行人员配备,建立健全旋挖桩基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明确其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施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职业技术能力,上岗前应进行职业安全、技术能力和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项目管理人员应具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三)技术准备

开工前应熟悉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资料。 明确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管线、建筑等具体位置,必要时做出明确标识。 应熟悉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所需材料的检验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资料。

具有经审批的旋挖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关载荷、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旋挖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和旋挖工艺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等措施。在特殊环境下需搭设作业平台时,应有作业平台专项设计验算。

应制定旋挖施工应急预案,并对施工人员做好专项安全和技术交底。 (四)材料准备

原材料、商品混凝土的型号、规格、品种、等级等质量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钢材进场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进场时应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识、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稳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粗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的坚硬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宜优先选用5~25mm的碎石。

外加剂进场应有产品质量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外加剂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原材料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油污、雨淋措施。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

(五)设备准备

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地质条件、场地条件、工期要求、旋挖工法等因素,对旋挖施工设备和机具进行选型和配套。常用的机械设备包括旋挖钻机、吊车、挖掘机、运输车辆等。

根据地质条件、主机功能和桩基设计参数等因素确定钻具和钻杆等的选用。 选定的旋挖施工设备和机具,应具有完善的技术性能说明资料且使用状况良好。

应配备用于施工的仪器仪表、器具,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应严格按照旋挖钻机使用说明书进行运输、安装、启动、工作、拆卸和存放。并根据施工设备的完好状况进行必要的检查、维修和保养。

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旋挖钻机使用说明书对钢丝绳维护、检查及更换。

(六)场地准备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遵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应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设施,做好水、电供应准备,保证道路畅通。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应满足旋挖钻机作业要求。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基的位置放线,确定桩孔位置,并钉好十字保护桩。测量放线和放样应进行复核,并做好记录。桩位放线和放样宜采用全站仪,测量误差应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以内。

应对稳定液池位置和出土出渣路线进行测定。规划行车路线时,应使道路与钻孔位置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影响孔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