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神奇的叶片 |湘教版(一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06: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神奇的叶片》参考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进行实验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

2.在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能坚持观察和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探究植物秘密的科学兴趣。

2.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引导,向科学家学习设计实验的智慧,学习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教学重点:制作叶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点:体会叶子的神奇。 教学准备

课件、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盆栽植物。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动物和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食物,那么植物的“食物”从哪里来?(学生回答)

你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已经知道,可科学家们却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解开这个秘密,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历史。

二、学习科技史(接受式探究)

1.出示课件讲述海尔蒙的实验。(接受式探究) 分析: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来自哪里?

结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一定是从雨水中获得的…… 2.课件讲述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分析:小老鼠的生存与什么有关?

结论: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浊之气,使空气变新鲜,“污浊之气”是二氧

化碳(讨论得出:查资料知道变新鲜的是氧气,氧气可使小老鼠生存。)

3.小结:从这两个实验中你学到了什么?

从上述两个实验中学到了科学设计实验的智慧,也懂得了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三、探究活动——植物与阳光 1.过渡:植物的生活到底需要什么? 2.观察树木向阳面与背阴面的长势。 3.提出猜测:植物生长可能与阳光有关?

4.设计实验:选两盆同样的豆科植物。一盆放阳光下,一盆放黑暗中,观察一周,每天测量高度,做好记录。

5.课后或回家做实验,下周同一时间将植物带来比较、交流。(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盆栽植物,按要求摆放在相应位置。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每天做好记录。交待记录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1、因人施教,本堂课我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同时自主学习化学知识。 2、本堂课我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予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全面地掌 握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内容,与此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 3、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我采用了知识问题化,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有利于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有意向学生渗透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学生如果对化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化学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另外,切记当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