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07: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环境标志

【案例1】随着国际环境公约的频繁出台和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和修订环境与贸易法规,并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了环境标志(\绿色标志\),这无疑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但是,由于各国环境与技术标准的依据和指标水平、检测和评价方法等不同,有可能对外国商品的市场准入需求构成贸易壁垒或被新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从而必然引起种种的贸易纠纷,尤其威胁和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据统计,因发达国家绿色标志的广泛使用,至少影响我国40亿美元的出口。

欧盟一些国家实施纺织品环境标志(对棉花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对漂白剂、染色剂等提出较高环保要求)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如厦门丝绸进出口公司出口到欧盟的丝绸由于此标志的实施而出口量大大下降。

【案例2】1996年-2003年6月,我国仅有38家纺织服装企业获得环境标志认证。对此,专家指出,我国服装企业积极应对外贸“绿色壁垒”,实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意义重大。 目前欧盟及各成员国或相关组织构筑“绿色壁垒”的速度正在加快。仅在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去年以来就有10余项新的法规、指令或标签标准出台。其中涉及面较广的主要有:关于禁用偶氮染料的欧盟指令、关于纺织品生态标签标准的欧盟委员会决定、关于禁止使用和销售“蓝色素”的欧盟委员会指令等。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对于规范国内纺织服装市场,大力倡导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面对国际市场,特别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地欧盟、日本及美国市场,企业必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方位满足国际市场要求,申请国际认证。。

绿色包装制度

【案例3】有些国家为强制实施再循环和再利用相关法律,建立了绿色标签制度,无绿色标签包装的产品禁止进口。1998年,美、加、英、欧盟等相继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我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包装进入其境内,这一规定使包装成本增加了20%,并影响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案例4】美、加、英等国相继对中国出口货物木质包装实施新的植物检疫标准,影响我国约300亿美元的货物出口;最近,欧盟成员国又实施紧急措施,防止中国货物木质包装中携带的光肩星牛传入。这项紧急措施适用于1999年7月10日后离境的货物木质包装。据我方初步估算,欧盟的这一决定将影响中国7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贸易1999年6月初,我国出口到欧盟某国的一批机构产品,因其木质包装材料不符合欧盟的检疫标准要求,欧盟单方面采取紧急措施,致使我国7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贸易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