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复习资料新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18:30: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略) 二、多选题(略) 三、名词解释:

1.人的文学

1918年12月,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人的文学》一文,他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了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又利它,利它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地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在另一篇文章《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在人生上,并申明“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对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2.文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实力最雄厚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沈雁冰提出文学要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在创作方法上,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密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

3.创造社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影响仅次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艺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

4. 新月社

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早期自由体诗的散文化倾向,提倡新诗格律化,主张诗的三美。他们的诗艺追求带有唯美倾向,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5.语丝社

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因1924年11月在北京出版《语丝》周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

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犀利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平和冲淡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6.湖畔诗社

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爱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出版诗歌合集《湖畔》及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

7.南国社

由田汉创立于1923年,创办《南国》半月刊。南国社开展话剧运动主要是在1928 —1929年,演出田汉的创作《古潭里的声音》、《名优之死》等。这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伤感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社团。

8.象征诗派

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有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人,他们的诗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注重表现内心世界、瞬间感受和潜意识,提倡写作“纯粹的诗”,崇尚“朦胧”与“含蓄”的美。

9.学衡派

因1922年吴宓创办的《学衡》杂志而得名,代表人物有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他们以新人文主义为理论背景,主张“昌明国粹、融华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激进。

10.《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提出了民主、科学等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11.问题小说

周作人说,以小说提出问题,求人解决的,是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新文学早期的主要小说样式,指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

12.黑幕小说

中国近代小说流派。约在1915~1918年间与鸳鸯蝴蝶派前后相继,盛行于上海。当时多种杂志、大小报副刊均刊载这类小说,代表作是1918年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及续集。此类小说反映了这一流派作者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的文学观。《中国黑幕大观》洋洋百万言,涉及社会各界人物、事件,但不外乎都是些风流案件、私娼秘史之类,专以揭露阴私、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为能。虽然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但在写法上赤裸裸裸地描绘现实,社会效果适得其反,有些作品还成了军阀、政客相互中伤、攻讦的工具,钱玄同、沈雁冰、鲁迅曾撰文加以批判。

13.双簧信事件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复古主义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却暂时没有人公开出来讲话。于是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编者写信,再由刘半农写复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

14.“爱美”剧

中国五四运动后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简称爱美剧。“爱美剧”系英文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爱美剧”指业余演剧。1921年1月,汪优游在“五四”新思潮推动下,针对文明戏商业化的弊病,首次提出脱离资本家的束缚、仿西洋组织一个非营业性质的独立剧团的设想,并与陈大悲等13人成立了民众戏剧社。不久,陈大悲著《爱美的戏剧》,遂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于是爱美剧迅速取代已经没落的“文明戏”,成为2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活动的主流。爱美剧运动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在北京、上海。它是现代话剧在中国舞台上

最初的尝试,在批判文明戏的基础上,介绍西方戏剧的学说与方法,对中国话剧进行了革新。

15.诗歌的“三美”

是新月诗派奉行的诗歌理论主张,由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美:主要指诗歌的辞藻要富有色彩,讲究视觉形象的直观性;建筑美:主要指从诗歌整体外形上看要大致匀称。

16.“乡土小说”

指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代表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17.精神胜利法

是《阿Q正传》中阿Q的主要精神特征。以丑骄人、自轻自贱、麻木健忘、欺软怕硬等都是其具体表现。曾被认为中国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

18.爱的哲学

是冰心小说和散文创作的重要主题,即表现和颂扬“母爱、童心、自然”。其代表作品有小说《超人》,散文《寄小读者》等。

19.“诗体大解放”

胡适1919年在《谈新诗》中提出新诗的发展关键要实现“诗体大解放”,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对新诗的自由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20.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21.中国诗歌会

1932年9月成立,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任钧等,出版会刊《新诗歌》,是一个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22.普罗文学

1928年到1930年的革命文学,经过了普罗文学阶段。普罗文学主要反映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工农生活和斗争,表现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心态。

23.“两个口号”论争

发生于1935年下半年到 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艺界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是左翼文学界内部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24.京派

是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主张文学的自由与独立,健康与纯正,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代表作家有废名、沈从文、萧乾等。

25.论语派

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语堂、陶元德等。 26.民族主义文学

是30年代初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黄震遐等。

27.东北作家群

指“九·一八”以后流亡到关内的东北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以激昂悲愤的笔触表现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故土的眷恋,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李辉英等人。

28.现代诗派

是3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围绕《现代》杂志而形成,强调用“现代的诗歌”来表现“现代的情绪”,追求诗歌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巧妙结合的朦胧美,往往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注重以情绪的节奏代替字句的节奏。代表作家有戴望舒、卞之琳等。

29.新感觉派

受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会文学影响而形成于30年代的小说流派,强调主观感觉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