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一轮复习 通用版专题05 地质构造与地质作用-2019年高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1:28: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05 地质构造与地质作用

【母题来源】2019年江苏卷第3—4题 【母题题文】

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3—4题。

3.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A.沉积物变化 4.该区域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答案】3.D 4.C

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B.古气候变化

C.古环境变化

D.构造运动变化

【试题解析】

3.由材料和图片可知,M上部的岩层是水平的,M下部的岩层是弯曲的,因此M表达的地质意义和N不同的就在于弯曲岩层经过地壳的挤压形成了褶皱,而上部的岩层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如沉积作用,因此水平方向的岩层是没有经过挤压作用的,D正确。由图文材料无法看出古气候的变化和古环境的变化,通过岩层的顺序只可以判断地壳运动的变化,而沉积物的变化也无法判断,ABC错误。故选D。

4.岩层位于下方的先沉积,位于上方的后沉积,因此乙形成的时代要早于甲岩层,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岩层覆盖相对密集,外表有明显的侵蚀痕迹,而且最上部的岩层并不是连续的,因此乙形成之后,经C正确;历了长期的侵蚀过程,甲是水平岩层和弯曲岩层分界面,因此甲在抬升之前经历了外力作用的侵蚀,形成了剥蚀面,因此并不是持续地接受沉积,A错误;丙是地表的沟谷,而且此处不一定是背斜,有可能只是单纯地表受到流水的侵蚀而形成,也有可能是由于内力作用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沟谷,无法判断其形成,D错误。故选C。 【命题意图】

该本题组以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岩层照片为背景材料,通过各岩层的形成时间、过程及形态为切入点,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质作用等相关知识和地质构造图的判读能力。 【得分要点】

本题组主要涉及地质构造构造图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在甲岩层沉积之前,褶皱(向斜)的顶部受长期大规模侵蚀作用形成了一个水平界面,然后地壳下沉,该地区再接受新的沉积层;通常,沉积岩的顺序为下老上新,即乙形成时代早于甲岩层;该区域乙岩层构造形成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大规模侵蚀作用;图中丙位于向斜核心附近,不是背斜。

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

图1 地质地貌示意图 图2 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 图3 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如图3中丙),未侵蚀前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3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相对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了。

(2019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考前调研测试)下图为我国青海湖湖盆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1.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是 A.甲岩层形成于断层发生后 C.海心山是火山活动形成的 【答案】1.D

【解析】1.读图,断层线穿过了甲岩层,即甲岩层受到了断层的作用,说明甲岩层形成于断层活动前,A错;观察乙处砾岩的形态,湖水两侧的砾岩层倾斜且中部凹陷(岩层向下弯曲),应为向斜,B错;海心山

B.乙处受挤压形成背斜 D.湖盆因断裂陷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