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21:31: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节 张载“心能尽性”的思想 >
一、“性乃气所固有”
张载首倡把气范畴引进心性论,这对宋明理学心性论尤其对气学一派心性论影响甚大,并对湛若水,刘宗周等明代心气二元论的心性之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张载以气本论为基础,对其性论作了深入论述,不少理论开宋明理学心性论之先河。
(一)性的规定
张载对性的涵义作了如下规定,对后世性学影响甚大。
1、“合虚与气,有性之名” 张载所谓性,是由虚与气结合而构成。他说:“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所谓虚,即太虚,它是气的本然状态。“太虚者,气之体。”张载认为,太虚是宇宙的本原,“虚者天地之祖,天地从虚中来”,以虚为祖,即是以虚为天地万物产生的本原。张载所谓气,即聚散变化着的物质之气。气弥漫于太虚并构成太虚,气聚而形成万物,万物散而复归于太虚。张载认为,气有阴阳,气则有异,“气有刚柔、缓速、清浊之气也”,禀受不同的气,便形成不同之物及不同之物性。“天下无两物一般”,其原因就在于气质的差异。 张载心性论以虚与气作为构成性的基本要素,其性论便是以虚和气作为立论的根据,离开了虚与气,便无所谓性。可见,张载哲学的性是源于物质性的虚和气的。他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以“至静无感”的太虚作为性的渊源,这就把道德理性建立在客体的基础上,道德理性不具有本体的意义。这与程朱等性本体论的观点迥然有异。需要指出,“至静无感”是形容太虚的无形无感、至静不动而言,虽然这明显受到道家主静哲学的影响,但张载并未把性之渊源的太虚称之为无,无与无形是有区别的。在张载的哲学体系中,其本体范畴是气而不是无,无只是形容太虚的无形罢了,故不应根据“未尝无之谓体,体之谓性”,简单地得出通极于无的性是形上学性本体论的结论。须知张载本人明确批判了道家“有生于无”的观点。他说:“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张载反对以无为体,而是以太虚即气为本体,并据此批评了二程以虚为理,以理生气的观点,将二程的观点与道家“有生于无”之论联系起来加以批判。这正是张载以气为本的性论与二程以理为本的性本体论的原则区别,混淆这个区别,把张载气学的性论与二程理学的性论通称为性本体论,恐有所不妥。须知张载哲学以气为最高范畴,性则从属于气,在气本体论与性本体论之间是不能并列的。
2、“凡物莫不有是性” 张载认为,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以及人区别于物的本质属性。事物之所以各不相同,人与物之所以有别,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他说:“天下凡谓之性者,如言金性刚,火性热,牛之性、马之性也,莫非固有。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之别,由蔽有厚薄,故有智愚之别。”指出性是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它存在于一切事
物之中,凡物均有其性,不存在没有性的事物,牛有牛之性;马有马之性,人有人之性。正因为人、物各有其性,才有人与物的区别。在人之中,智人与愚人的区别,也由于其各有不同的个性。
张载“凡物莫不有是性”的思想强调事物的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与事物不可分离,事物的不同是由于其性的不同。这表明其所谓性,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特殊性。
3、“饮食男女皆性也” 从人这方面讲,张载把人性分为生物性和道德属性两重性。关于人性中所具有的生物性,张载指出:“饮食男女皆性也,但己不自察,由旦至暮,凡百举动,莫非感而不之知。”认为渴而饮,饥而食,男女居室,这些是人的自然本性,正因为人不自察,才体现出它是人自然而然的属性。这种人的自然本性,即是人所具有的生物性或动物性,它是客观存在的。 4、仁义礼智,亦可谓性 张载对人性的论述,除具有饮食男女的生物性外,还具有道德属性的一面,正是因为人具有道德属性,才使得人与物区别开来。他说:“仁义礼智,人之道也,亦可谓性。”以仁义礼智为性,这是人独有的。人性与人道,均以仁义道德为内涵。他说:“仁义人道,性之立也。”并指出,在天地人三才中,阴阳是天道刚柔是地道,仁义是人道,人与天地自然界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仁义的道德属性。以此,张载批评也告子只讲人的生物性,不讲人的道德性的片面人性观点。他说:“以生为性,既不通昼夜之道,且人与物等,故告子之妄不可不诋。”告子生之为性的观点,肯定了人性所具有的生物性的一面,然而却忽视了人性所具有的社会性的一面,混淆了人与物的区别,故其“人与物等”的性论遭到了张载的批评。张载把人性视为生物性与道德属性的统一,既与单纯“以生为性”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先天性善论和禁欲主义的片面性。
(二)性气论
张载关于性气关系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他的哲学及其性论的特点。 1、性是气固有的本质 在性与气的关系上,张载认为气是性的本体,性是气所固有的属性。他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指出气具有虚而神的属性,因而性是“气之性”,而非性之气,性因气而存在,性是气固有的本质,而从属于气。从这个论述中,可以看出张载并非讲性、气二元,而是气一元论;然而性与气又不相脱离,有气就必然有性的存在,性是气的本质属性。
关于性与气的具体联系,张载指出,气有动静变化和阴阳对立两方面的表现,其“动静阴阳,性也”,气的动静变化和阴阳对立就是性,可见性气不离,性以气为基础。又指出“刚柔缓速,人之气也,亦可谓性。”认为刚柔缓速的气质构成了不同的人性,故气可谓性。
性乃气所固有还有体现在气的聚散变化上。张载哲学的气具有聚散的功能,气的聚散是万物形成和变化的基本原因。而气的聚散则分属于阴、阳不同的属性。
他说:“阴性凝聚,阳性发散;阴聚之,阳必散之,其势均散。”指出阴气之性为凝聚,阳气之性为发散,正因为阴阳二气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才使得天地万物在聚散变化中相生相灭。然而,“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认为聚散均在气本体的范畴之内,宇宙之间,一气流行,气聚构成万物,万物死即气散复归于气本体,故死而不亡。可见气的聚散便是气固有的属性,由于性是气所固有,所以张载主张“于其气上成性”。
2、性同气异 受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思想的影响,张载在对人性的论述方面,认为性相同,而气则有异。他说:“人之性虽同,气则有异。天下无两物一般,是以不同。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则宽褊昏明名不得,是性莫不同也,至于习之异斯远矣。”指出人性是相同的,它不可以宽狭昏明来名之,而“宽褊者是所禀之气也”,气有万殊,所以人的习染也相去甚远。虽然人禀受的气质有偏狭,但只要通过学习,“强学以胜其气习”,仍可以“推达于天性也”。
张载还指出:“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有把性抽象为万物共有本性的倾向,这与其性同气异的思想相关,认为万物均有其性,并且这个性是客观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仍不能就此得出性本体论的结论。 尽管张载思想存在着性同气异的倾向,但其气仍是有殊有合,有万有一的。他说:“阴阳之气,散则万殊,人莫知其一也;合则混然,人不见其殊也。”指出既不能只看到气有分殊一面,而不知气有合一的一面;又不能只见合一,不见万殊。张载的这种气有殊有合,有万有一的思想与其“性者万物之一源”及“凡物莫不有是性”,既看到万物有共同本性,又肯定事物各有其特性的思想是一致的,最终是以气作为性存在的基础和根据。 (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相分的思想,这对宋明理学心性论影响很大。他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所谓气质之性,是指气聚而成为有形的万物之后而形成的性。所谓天地之性,指源于太虚的本然之性,“性即天也”,与天结合的性便是天地之性。张载认为,“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春原因在于天不偏,其性也至善不偏,气质之性则源于气质,气有偏,故气质之性也有美恶之倒退,只有反其本,克服气质之偏,才能保存固有的太虚本性。他说:“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天本参和不偏,养其气,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张载指出:“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这里无不善的性指的是天地之性,善反则得其善,不善反则失其善。当气质之性未反返时,它是善恶混的,“性未成则善恶混”。由此可见,张载所谓的天地之性,其基本涵义是指一般的人的本性,它源于与天同原的太虚,是善而无偏的;其所谓气质之性,是指人禀受气质而形成的具体人性,由于气质有异,故气质之性亦有美恶、善恶的区别,故气质之性是有偏的。
张载不仅提出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相分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他主张变化气质,克服气质的偏差,通过学习,复归天地之性。他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