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1:24: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心整理

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热处理操作规范;(一)一般热处理工;1.操作人员应注意防火、防爆、防毒、防烫、防触电;2.工作中不得任意离开岗位,临时离开应向代管人交;3.工作前应检查电气设备、仪表及工具、抽风系统是;4.化学物品应有专人管理,并严格按有关规定存放;5.配制化学试剂时,应严格执行化学实验安全操作规;6.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氰化室、化学药物储藏室、中频;7.工件进入油槽要迅速;8

热处理操作规范 (一)一般热处理工

1.操作人员应注意防火、防爆、防毒、防烫、防触电,并了解有关救护知识,会使用消防器材。 2.工作中不得任意离开岗位,临时离开应向代管人交代清楚。 3.工作前应检查电气设备、仪表及工具、抽风系统是否完好。工作完毕后应做好工作场地及设备清扫工作。

4.化学物品应有专人管理,并严格按有关规定存放。 5.配制化学试剂时,应严格执行化学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6.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氰化室、化学药物储藏室、中频发电机房和高频淬火室。各室内应保持清洁。不准放无关物品。

7.工件进入油槽要迅速。淬火油槽周围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8.使用行车(或单轨吊车)时应有专人指挥,并执行挂钩工安全操作规程。井式炉及盐浴炉的吊车电机应防爆,钢丝绳应经常检查,定期更换。 9.废液、废料应分类存放,统一回收和处理,禁止随意倒入下水道和垃圾箱,防止污染环。 10.采用煤炉、煤气炉、油炉加热进行热处理时,应遵守有关炉型司炉工安全操作规程。入炉工件、工具应干燥。 11.大型热处理及连续热处理炉是采用机械来输送工件和燃料,使用前必须检查机械关键传动部件有无烧损。腐蚀,机械运行轨道上有无障碍物;工件

堆放高度是否超过规定,堆放平稳与否。工件出炉卸车时,应注意防止烫伤和砸伤事故。 (二)盐浴炉热处理工 1.工作前要指定炉前操作负责人,遵守一般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如下准备: (1)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皮鞋、眼镜或防护面罩;

(2)仔细检查测温仪表、仪器、电器设备接地线等是否完好正确; (3)检查抽风装置是否正常,液体氰化炉应单独抽风; (4)检查汇流铜板,主、辅电极是否短路; (5)清除盐炉炉面的凝固盐层和抽风口附近的污物,击碎凝固盐层,避免熔盐爆出; (6)入炉的工件、工具、夹具和挂具等均应干燥无水,必须经过烘烤或预热。 2.调节电流时应先将变压器断电。

3.盐炉启动时应采用低电压,以后逐渐升压。 4.工件不准与热电偶、电极相接触。

5.工件应捆扎牢靠,若掉入炉内应断电后捞取。

6.添加的盐类及脱氧剂,必须经过烘烤并应缓慢加入,加盐量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7.中温盐炉应每班脱氧、捞渣一次。高温盐炉连续工作4小时即应脱氧。 8.每次停炉前一股脑检查辅助电极是否完好、干燥,放入时应首先断电。

9.高温盐炉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1300℃;中温盐炉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950℃;硝盐炉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570℃。

精心整理

10.工作中严禁将硝盐带入中、高温盐炉内。严禁将棉织物、木炭、石墨及氰盐等物质带入硝盐炉内。

11.硝盐炉应用电加热,严禁用煤或油类加热。硝盐炉如果坩埚破损,则严禁使用。硝盐着火时,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或湿砂灭火。

12.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整理设备及清理工作场地。 (三)箱式电阻炉热处理工

1.遵守一般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检查测温仪表、热电偶、电气设备接地是否完完好。 2.检查炉膛内是否有异工件,炉底板、电阻丝是否完好。

3.共进出炉时应切断电源操作,并注意工件或工具不得与电阻丝相碰撞和接触。 4.箱式电阻炉使用温度不得超过额定值。

5.电炉通电前应先合闸,再开控制柜电钮。停炉时,应先关控制柜电钮再拉闸。

6.每月定期清理设备各部位(包括炉底板下部)的氧化物和赃物,发现问题应及时清理好。 7.热处理干燥箱、保温炉、电熔炉不得超过额定温度,其余均按本规程执行。 8.工作完毕应整理工作场地,并填写交接班记录。 (四)井式电阻炉热处理工

1.指定炉前操作责任人。遵守一般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2.操作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

3.检查设备及炉盖提升装置、工件吊具是否完好,风扇、设备接地是否良好。 4.装、出炉工件时必须切断电源,关闭风扇,严禁带电操作。吊装工件时,应注意不要碰撞或接触电阻丝,注意工件重量不准超过吊具规定负 荷。

5.开炉过程中温度不要超过额定值。

6.大型井式电阻炉吊、装工件时,炉子平台上、下不许站人。 (五)油槽操作工 1.开动前,要检查电线接头是否牢固,炉子与工具有无缺损。 2.工作时,油温不得超过额定值。 3.添油时,油中不许带水分。 4.工作时要经常注意仪表指示和油槽的实际温度,防止由于仪表失灵跑温着火。 5.不准把带水的工件放入槽内。 6.工作介质应为规定标号油,必须保持清洁不含杂物。 7.工件进入油槽应迅速、稳当。 8.工作中要保持仪表正常,如有异常应找有关人员调整,以免跑温。修理电热丝时,要切断电源。 9.保持油液的清洁。平时应把槽盖盖严。 0、发生油槽失火时应迅速盖好盖子,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不得用火灭火。 11、油槽周围应打扫干净,不准存放易燃物品。 12、串工件用的铁丝接头要扣牢,以防工件脱落发生事故。 (六)气体渗碳炉热处理工: 1、工作前的准备

(1)检查设备的接地情况,将测温仪表按工艺规定正确调整好; 检查炉盖的升降机构是否正常; (2)风扇转动应平稳,无噪声;风扇的冷却管应完好无堵塞。工作中的冷却出水温度不得大于60℃。 (3)输油管道应完好畅通无渗漏,排气管、滴油器必须畅通; (4)炉罐内应无碳黑等赃物,炉子应密封良好;

(5)检查吊车的吊放工具是否良好,工件起吊后吊钩下严禁站人。 2.在风扇轴迷宫装置冷却水后可给设备通电。 3.600℃以上不准关掉风扇。

4.750℃以下不准向炉内滴注煤油,以防爆炸。

精心整理

5.RJJ系列气体渗碳炉最高工作温度不得超过950℃,设备装炉量及最大工件尺寸必须符合规定,不准超限。

6.工件进出炉时设备应断电;吊车的升降速度应缓慢,起吊工件时应遵守挂勾工、起重工的有关规程。

7.在渗碳过程中必须点燃从炉内排出的废气。

8.渗碳工作完毕必须立即用辅助炉盖将渗碳炉罐盖好。 9.液体渗碳剂必须妥善保管,注意防火防爆。 10.工作完毕,切断电源、油源。 (七)高频热处理工

1.两人以上方可操作高频设备,并指定操作负责人。操作时应穿戴防射频眼镜、绝缘鞋和绝缘手套,并检查屏蔽和防护遮屏是否良好。

2.检查设备各部分接地是否可靠,淬火机运行机构、液压传动及通风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3.开水泵,检查冷却水管是否出水,水压不低于规定值。不准用手触及设备的冷却水。

4.设备冷却系统正常方可送电预热。先进行一档灯丝预热30—45分钟后,再进行三档灯丝预热15分钟,之后合上半高压,再继续调移相器至高压。加 高频后不许触及汇流排和感应器。

5.装好感应器,接通冷却水,将工件放入感应器方可送电加热。不准空载送电。更换工件时,必须停止高频。

6.设备运行中,注意阳光流和栅流都不准超过规定值。 7.工作时,全部机门必须关好。高压合闸后不得到机后活动,严禁打开机门。 8.工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应先切断高压,再分析排除故障。 9.检修设备时,应预先按配电柜修理程序作好准备工作。打开机门后,首先用放电棒对极、栅极、电容器等放电,然后再检修。严禁带电抢修。操作 工不得独自检修。 10.工作结束后,先切断阳极电路,再切断灯丝电源。设备断电后,须连续供水15—20分钟,使电子管充分冷却。 11.设备应清洁、干燥,不得有灰尘和潮湿现象,以防电气元件放电击穿。 (八)发兰工 1.在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眼镜、口罩、橡皮手套、橡皮围裙、工作服和长统胶鞋。 2.发蓝槽应有独立的抽风设备,工作时应将风机全部打开。 3.工作前应检查设备接地状况及测温仪表是否良好。

4.加水调整发蓝槽的温度时,冷水应沿槽壁缓慢加入,防止碱液溅出。 5.当碱液溅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 6.发蓝液表面的浮渣应随时清除。 7.发蓝后的工件应立即冲洗干净。 8.工作完毕,应将设备附近的地面冲洗干净。 9.废液应集中回收或经中和后统一处理。 (九)酸洗热处理工

1.酸洗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口罩、橡皮手套、橡皮围裙、工作服和长统胶鞋。 2.酸洗槽应有独立的抽风设备。在配制酸液和酸洗过程中均应开机风动。酸洗槽周围应加遮栏。 3.运送酸液或向槽内注入酸液时,应用专用的抬具和夹具。在槽沿高出地面的酸洗槽工作时,不准站在槽沿上。

4.配制酸液时,应先向槽内注水,再将酸液缓慢注入槽内。配制混合液,则先向槽内注水,然后向槽内注入盐酸,再加硝酸,最后加硫酸。配制过程 严禁颠倒。

5.所需酸洗的工件的温度应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