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5:37: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根本不可能分割,即所谓“同行”。而性理作为气化流行的产物,是日生日成、变动不定的,它与欲的区别是在统一的气化过程中不同规定性的区别,故又谓之“异情”。如此天理人欲同源共生的观点,从生成论上瓦解了与人欲对立的存理灭欲学说。王夫之使他的理欲观与气本论联系了起来,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胡宏以来的理欲同行异情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和发展。

存理于欲观在清中叶戴震对“理欲之辨”的总结批判中达到高潮。戴震肯定情欲是人的自然本性,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内容,情欲的适当便是理,便是善,道德的自律应以情欲的适当满足为前提。“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 戴震要求“以我之情絮人之情”,将推己及人的儒家道德平等精神,建立在了从自我需要的满足推广到他人需要的满足的利益平等的基础之上。心之所“同欲”谓欲,心之所“同然”谓理。人有同一之情、同一之心,也就有同一的道德标准和判断能力,故作为至善的天理,必须具有普遍认可的价值。理学家“舍情”所求得之理,其实只能是“意见”,即他们个人的意志、信念,而并非众心所“同然”的普遍天理。

道德准则也具有一般普遍的性质,是“自然之极则”,“自然”情欲必须以“必然”理义节之方能评价为善。但是,“必然”又是存在于“自然”之中的,规范人之行为的道德标准与满足人之物质需要的生理欲求应当结合起来,不存在孤立高悬而脱离于情欲的至上天理。理学家的“理欲之辩”已成“忍而残杀之具”,比酷吏的“以法杀人”要更为残酷。戴震对理学“以理杀人”的社会本质的揭露和批判,实际上宣告了存理灭欲的正统价值体系的终结,它标志着个性、人性在经历了长期的压抑之后,终于开始了觉醒和启蒙的过程。

19.概述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具体含义有哪些?

知行合一的含义,王守仁有不同的讲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知行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知、行这“两个字”与“一个工夫”是互不可离的。“合一”并不意味着否定分两,反之,必须要分两,才能阐明知行各自的特点、作用、关系等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谓百虑而一致。只有如此,知行合一与知行分两才可以统一起来。 二是“知行本体”是知之即行。

“知行本体”即知行的本来状态。就其本来状态说,知了不行,不能算知;知之即行,才是真知行,在这里主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知之即行的意义在反对知行分家。 三是知行双方本相互发明。

知行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发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认识活动的阶段来说,主意与行动、始发与终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知行双方互以对方为自己的存在前提,其区别只在于不同的认识角度。所以说知一定带有行,说行一定包含知,而知先行后说的最大弊病就是导向终身不知不行。

此种讲法的意义在明确了知行双方的相互依赖,突出了重行的特点。

41

四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学说,认为“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故只要一有不善之念便就是行了。犯上作乱的现象所以层出不穷,就是因为人们分知行为二,以为不善之念未付诸行而不用去克服,故往往由此而酿成大患。所以必须以“一念发动”为行,发动处有不善便立即予以克服,以遏制恶念于萌芽状态,方能从根本上禁绝祸患。此种讲法的意义在强化知行都统一于一心之理、一念之差,为善去恶工夫全在心上做。

五是知行合一深化为“致良知”。

王守仁的 “致良知”包容心理为一和知行合一。一方面,“致”是推致之义,与“致知”之致含义相当,但这推致本是“行”的过程,故“致”已当然地包含行在内。另一方面,良知无疑是知,也即心、即理,“致良知”将心中之理推致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就是通过行来实现了心理、知行的合一。“致良知”的意义,便集中体现在心理为一、知行合一观点的统一上。王守仁的心理为一、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虽然在文字表述上有异,在实质上却并无差别。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