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了 29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洪堡大学世界排名却在 20 之外?而且德国大学整体在世界排名不靠前为什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0:03: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为什么出了 29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洪堡大学,世界排名却在 20 之外?而且德国大学整体在世界排名不靠前,为什么

呢?

【涛吴的回答(195票)】:

先来试试解答问题的后半段。豆瓣上有个“留学德国”小组,这个问题在那里也讨论过,我就凭回忆总结一下好了。 德国大学排名靠后,是由若干因素综合导致的。

首先,德国大学资金有限。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公立、公营,所有的精英大学(Exzellenzinitiative)都是,这与排行榜上靠前的英美国家很不一样——美国的好大学绝大多数都是私立研究型大学(private research university);英国的大学名义上虽然是公立,但学校并非国家所有,教员亦非公务员,国家拨款只占收入的两成左右。

而德国大学也不收学费,只需要每学期注册时交几十到一两百欧元的杂费即可。部分州曾经试着收过两三年学费,每个学期五百,但是后来又取消了。即便在收学费的时代,学校也无论如何不可能靠收学费维持下去——两百欧元是什么概念呢?在德国做零工一个小时能拿到八欧元左右,赚到两百欧元的学费基本上只需要两周时间,而一个家庭的月可支配收入平均约是两三千欧元。拿这个价钱对比一下英美学校开出的学费吧。

学校的资金有限,就不得不把钱用在必须的地方——可不是三公消费,而是给实验室配仪器、维护建筑、买书、交授权费、组织户外教学活动这种虽然重要但是对排名几乎没有影响的事情上面,而学校的国际综合排名则是有钱才能去考虑的奢侈工程。老实说,以德国高校的资金状况能保持住今天的排名,已经算是奇迹了。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德国才会想要评选“精英学校”——说起来这个评选的原因其实挺可怜:联邦政府二〇〇〇年拍卖 UMTS 频段弄到一些钱,想要发给大学改善一下生活,无奈僧多粥少(德国有三百多所大学),只能挑几个最重要的发一下。

其次,德国大学缺乏选拔功能。不论公立私立都必须按照大学法(Hochschulrahmengesetz)运转的高校,更像一个全国性的福利组织——法条规定学校“要照顾有孩子的学生的特殊需求;要为残疾学生考虑周全,使他们尽可能地不需要外界帮助而就学;照顾到国际学生,尤其是欧盟内部的交换生,考虑国际学生的特殊需要;高校通过履行职责来教育公众”。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德国大学对于德国国民来说是宽进严出的地方,申请学校相对容易,但毕业率很低。而且本来德国贫富差距不大,也不收学费,穷人要贷款上学、甚至上不起学的状况几乎并不存在。

选拔性弱,社会责任大,德国大学就不得不以教学为重,做科研并不算出色。而所有的高校排名都很基本上都是偏重科

研成果,比如 THE 的标准就只考虑到三成的教学,毕竟教学并不像科研水平那样便于量化。但德国承担科研工作的主力实际上是一大批科研所——比如弗劳恩霍夫协会、亥姆霍兹联合会、莱布尼茨联合会、洪堡基金会、以及大名鼎鼎的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这样的国家注资的研究所,德国有超过五百家(具体数目不记得了,不过相差不远),还不算各个企业和大学合作的小研究室。如果把这些研究所并入大学一起核算的话,德国学校的排名应该会有一个整体的飞跃,大概在德语世界里面的学校排名最高的瑞士联邦理工(ETH)就是那样一个状态(瑞士的两所联邦理工和四个研究所同属一个机构),不过这与德国教育建设的纲领相反。 此外,德国大学喜欢偏科,尤其是理工科,有大量的工业大学(TU)。更小的应用科学大学(FH)更是往往只有几个科系,力求做到最好,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并没有几所,德国人自己搞的排名也只有分科排名。但对于国际排名来说,自然还是综合学校比较有优势。

最后,就好比星座理论对于谈恋爱有影响一样,德国学校排名低对于吸引外国学生来说也有影响,毕竟在没有亲身对比过的时候,排名是很重要的参照。再加上在德国生活有语言障碍,奖学金也不多,第三世界聪明成绩好的学生会更倾向于选择去英美学校,国际影响力自然也就不高。不过这倒不止是德国面临的问题,不少欧洲如雷贯耳的好学校,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