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航磁在叶里克一带找铁矿过程中的应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54: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万航磁在叶里克一带找铁矿过程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u292.91+9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 0558-01

大调查项目:2010-2012年,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塔哈希-叶里克一带航磁异常查证项目.

2008年中国国土资源航遥中心在赞坎-苏巴什一带完成了1:5万航磁勘查[1],圈定了362个航磁异常,其中叶里克一带分布有10个5万航磁异常和1个100万航磁异常(99-11),形成巨大的强磁异常区。为在该区寻找大型铁矿床,2010起,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在该区对11处航磁异常采用地面磁法、路线地质调查等多种手段进行了重点查证,发现3处铁矿床,证实该区航磁异常均为矿致异常,由磁铁矿(体)引起,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1、区域地质矿产特征

工作区区位于塔什库尔干陆块中部塔什库尔干地层小区[2],出露地层以古元古界布伦阔勒岩群为主体,受控于塔哈希与康西瓦-瓦恰深大断裂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边部和局部覆盖少量中生-古生界地层。该陆块已表明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地层普遍受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变质程度高达角闪岩相,内部构造较复杂,岩浆活动频繁。

研究区处于巴颜喀拉-松潘成矿省西昆仑南部的慕士塔格-阿克赛钦(陆缘盆地)fe-cu-au-pb-zn-白云母-宝玉石矿带中[3],以

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矿化为主要特征。铁矿化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特征,是一条极有找矿前景的铁成矿带。通过近几年的地质工作已发现并评价了具中-大型规模远景的铁矿床4处,综合信息显示区内找铁矿潜力巨大,见图1。

1-正航磁异常;2-负航磁异常;3-航磁异常位置、编号及极大值;

4-已发现的铁矿床; 2、1:5万航磁异常特征

区内1:5万航磁异常总体呈一条强度较大、梯度强烈变化的北西向正负伴生的条带状磁异常带和负值不大的磁异常组成,长15km,宽16km,异常强度变化为-333~1374nt,其中共分布有11个航磁异常,局部伴生负磁异常。 3、岩(矿)石磁性特征

工作中在区内采集了403个磁化率数据,根据岩矿鉴定成果将出露的主要岩(矿)石类型划分为8种。根据统计结果[4],将区内各岩(矿)石的磁性差异划分为低、中、高三类。其中,低磁化率岩石主要有大理岩、角闪片岩、矽卡岩,磁化率一般小于300×10-6×4π·si;中等磁化率岩石主要为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片岩,其磁化率范围在700~2000×10-6×4π·si之间,其中角闪石和磁性矿物含量越高,其值相对越高,在总磁场的测量中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高磁化率岩矿石为磁性矿物含量较高的岩石,主要有含磁铁矿黑云母石英片岩、条带状磁铁

矿石、块状磁铁矿石等,其磁化率一般大于15000×10-6×4π·si以上,最大可达到145000×10-6×4π·si,是普通围岩的几百倍,此类岩矿石是引起高磁异常的主要原因。岩矿石间明显的物性差异,为推断解释航磁异常及利用磁法找磁铁矿提供了良好的地球物理基础。

4、典型异常剖析

区内航磁异常较多,大多强磁异常均已发现了铁矿(床)点,不多赘述,笔者选择两个航磁异常查证成果作为典型异常进行剖析。

4.1 新c-2008-1201异常 ⑴航磁异常特征

该异常位于正磁异常背景中的高磁异常部位,异常呈椭圆形,长轴方向131°,形态较平缓,最大幅值1374nt,为工区一带强度最大磁异常,向南东延伸与新c-2008-1202异常相连。 ⑵地面检查结果

经路线地质调查和地面磁法测量,发现该异常区出露布伦阔勒岩群(pt1bl),岩性主要为黑云母石英片岩,片麻理产状一般为32°-45°∠45°-48°之间。

在异常中心点北东约10米处发现磁铁矿化蚀变带,在蚀变带中见2条磁铁矿体(ⅳ3、ⅳ4),ⅳ3地表出露长1849米,平均厚度为16.78米[5],tfe平均品位36.24×10-2;ⅳ4地表出露长2194米,平均厚度为12.18米,平均品位28.73×10-2。矿化带地表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