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资料共享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31: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rt&CraftofRococo

词源

n罗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rocaille)的复合字,意即这种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特色 n在法国,罗可可时期主要指摄政时期(1715~1723)和路易十五时期(1723~1774)。

n在英、意、德等国,则指18世纪中期。

形成因素

n法国统治者穷奢极欲、宫廷女权高涨。 n巴洛克艺术走向极端的必然结果。

n18世纪的欧洲普遍受到东方艺术的强烈冲击,东方风格成为罗可可艺术的组成部分。

风格特征

n纯粹的宫廷艺术,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

n风格特征:多用S形曲线及艳丽浮华的色彩,呈现出阴柔之韵和矫揉造作的气质,热衷于精雕

细琢的表现手法。

n促进了欧洲各国工艺技巧的发展和提高。

罗可可时期瓷器工艺

n16至17世纪,东方瓷器在欧洲成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各国竞相仿制瓷器。

n1709年3月,欧洲第一件瓷器在德国烧制成功

n18世纪的麦森窑、维也纳窑、塞弗尔窑、斯普特窑等都在世界陶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欧洲第一件瓷器的诞生

n约翰·弗里得里希·伯蒂格尔(1682~1719) n埃伦弗里德·瓦尔特·冯·切恩豪斯(1651~1708)

n1709年,德国麦森窑

德国麦森窑

n1710年1月23日,“麦森王室瓷窑”建立。生产的复活节王室用瓷,令其名声大振。

n重要陶瓷艺术家:伯蒂格尔、斯特采尔、赫罗尔特、坎得勒等。

赫罗尔特

n约翰·格勒戈留斯·赫罗尔特(1696~1766),麦森窑艺术总监。 n赫罗尔特的初期作品多为中国式的纹样。1725年以后逐渐发展为欧洲风情。

n组织能力很强的经营者,贡献重大。

坎得勒

n约·约·坎得勒(1706~1775)。

n作品风格多变。除了大型动物雕塑外,还创作了不少小型动物瓷像和人物胸像。

n从事瓷塑艺术44年,作品1000多件。

法国塞弗尔瓷窑

n塞弗尔窑是法国最着名的瓷器产地,庇护者为路易十五宠姬蓬巴杜夫人。 n装饰特点:在器皿的两面中央绘以罗可可式纹样,多以青、绿、黄或玫瑰色为底。

n18世纪中叶,产品多是蓬巴杜夫人喜欢的玫瑰色底,亦称“玫瑰色蓬巴杜式”。

英国陶瓷工艺

n18世纪的英国,继承了中世纪窑业传统的陶都——斯特弗德希地区相继出现了威尔顿、韦奇伍

德、乔希亚·斯普特父子等着名陶艺家,迎来了英国陶瓷史上的新纪元。

英国骨灰瓷

n1748年,托玛斯·弗赖伊发明了软质骨灰瓷。

n小乔希亚·斯普特在弗赖伊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成功硬质骨灰瓷,使骨灰瓷的质量达到一流

水平。

n硬质骨灰瓷是用康沃尔瓷土、粘土和高岭土与骨灰混合烧制而成。

罗可可时期玻璃工艺

n罗可可时期玻璃工艺中心仍是意大利威尼斯。

n这一时期,威尼斯的玻璃在材质、造型和装饰上又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很快就适应了弥漫全欧

的罗可可风格。 罗可可时期金属工艺

n罗可可时期金属工艺主要体现在宫廷日用品上,此外在镜框及家具的装饰上也广泛采用。

n共同特点:能够令坚硬而冷峻的金属变得柔软而精巧。

罗可可式染织纹样

n18世纪30年代始,罗可可式染织纹样大体形成。 n主要特点:一、是自然主义的植物纹样的表现;

二、是构成上注意非对称性的处理; 三、是更多地表现了绘画性的特点。

罗可可时期家具工艺

n形成了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和做工精巧的风格特征,带有明显的宫廷贵族气息。

n设计和制作均受东方工艺风格的影响。 n各国的家具工艺风格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法国罗可可式家具

n可分为摄政时期和路易十五时期两个阶段。

n前者是过渡阶段。特点是对后期巴洛克式家具的某些不足之处进行了修饰。

n后者是繁荣阶段。特点是新型家具不断出现,新装饰形式大量运用。

英国“乔治时期”的家具

n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英国的家具工艺一直受欧洲大陆的强烈影响,尤其崇尚法国式豪华家

具。

n但不久,英国家具工艺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民族的特色,造型简洁,装饰朴素。

齐彭代尔

n托马斯·齐彭代尔(1718—1779),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家具设计家和制作家。 n对各国家具工艺都作过广泛研究。他编撰的许多书籍,对当时英国家具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思考题

n欧洲第一件瓷器诞生于哪里? n罗可可染织纹样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n罗可可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装饰艺术运动时期工艺美术

Art&CraftofArtDeco

概述

n时间:20世纪20~30年代(约1910~1935)

n区域: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及美国

n发源地:法国

n名称出处:1925年巴黎装饰艺术展览 (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

风格特征

n与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和发展

n受现代主义运动影响很大(材料使用、设计形式)

n意识形态上不具备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意识 n“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延伸与发展

影响因素

n原始艺术的影响——强烈奔放 n古典艺术的影响——庄重感 n工业文明的影响——机械感 n姊妹艺术的影响——歌舞剧

与现代主义区别 n装饰艺术:

服务对象依然是上层社会,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

n现代主义:

强调设计的社会效应、强调民主化,为大众服务的,理想主义的。有“流行的现代主义”、“爵

士现代主义”、“大众化的现代主义”之称。

法国装饰运动特点

n非民主化 n为权贵和精英服务 n资产阶级性质

法国家具工艺

n以巴黎为中心的两种风格:

一、东方趣味、怪异的。受俄国芭蕾舞台设计影响

二、30年代出现,受现代主义风格影响

n共同点:

都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创造新形式

现代工艺美术 MordenArt&Craft

概述

n二次大战以来,欧洲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工艺美术也随之

进入了黄金时代。

n现代工艺与艺术设计也经常受到现代艺术流派的影响。 n所谓的纯艺术和工艺技术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除。

n现代工艺美术是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产物,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现代工艺文化的

结晶。 基本特征

n试图打破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之间的界限。

n不受任何一种模式的制约,不断地探索并发挥工艺美术的最大表现力。

n注重作品的艺术性表现,强调作品对人们精神和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不以具体的实用功能为最

高目标。

n在展示艺术家精湛的技巧和技艺之美的同时,强调艺术家个性的表现。

n最大程度地展示各种材质的魅力,充分利用材质肌理,不断创造工艺作品独特的艺术语言。

风格类型

n传统风格——现代人使用现代化材料,表现传统工艺美术的造型与装饰风格,追求怀旧情思和

复古意趣。

n装饰风格——强调工艺美术作品的装饰功能,忽略材质肌理的展现。

n现代风格——强调工艺美术作品的材质肌理本身的美感效果,但忽略装饰性表现。 n前卫风格——无视工艺美术作品的实用功能,强调视觉冲击力和工艺家个性表现。

主要工艺种类 n陶瓷工艺 n玻璃工艺 n金属工艺 n漆(木)工艺 n纤维工艺

古代地中海地区工艺美术

一、概述

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是一个东西长(约4000KM)南北窄(约1800KM)的世界上

最大的陆间海。

三大洲交会点周边各民族、各区域文化艺术的大熔炉连接东西方文化的纽带

各民族、宗教、商贸活动的共享空间

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明——地中海文明

地中海文明代表了人类古代文明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其文化艺术发展史主要是以工艺美术构成的(盛于纯艺术:绘画、雕塑、建筑)

南岸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艺文化浪潮

东岸腓尼基和古巴勒斯坦,为两河文明与尼罗河文明交融会合之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发祥地。也是西亚和北非文化向欧洲本土进行传播的走廊。工商贸易发达,因而促进了文化交流,呈现工

艺美术繁荣局面。

西北岸安纳托利亚欧、亚两大洲的交会之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陶工艺、金工吸收了两河

流域文明之养料,且给予古希腊及爱琴海文化以重大影响。

北岸希腊及其爱琴海诸岛屿,广泛接触东方文明、汲取其精华,从而迸发出欧洲文明的火花,这里的金属工艺和彩陶工艺,拉开了欧洲工艺文化的序幕,也为世界艺术史增添了灿烂的一页。 埃特鲁里亚也是欧洲工艺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地中海文明的孕育下,全面地吸收了古希腊文明的养料,不仅成为古希腊文化的余音,也是古罗马文化的先声,其丰富而精美的工艺美术,特别

是金属工艺,为古罗马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西岸伊比利亚半岛,虽不及东、北、南岸繁荣发达,但也形成了独特而兴盛的态势。其发达的青铜工艺、石工艺和陶工艺,不仅成为欧洲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后来南欧的伊斯兰工艺

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克里特古希腊文明乃至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塞浦路斯东西方文明的结晶,融合了多种文明的优势,但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工艺文化风格

其余诸岛西西里岛萨丁岛欧洲工艺文化的摇篮之一。

二、地中海各地区的工艺美术

(一)腓尼基(Phoenicia)(公元前3000—前500)

古希腊人对今黎巴嫩、叙利亚一带的称谓“紫红之国”。最早的居民是塞姆人(闪米特人),始终未形成统一的大国,曾先后成为古埃及(公元前14世纪—前13世纪)、亚述、新巴比伦和波

斯(公元前6世纪)及马其顿和罗马的领地。

以经商、航海和殖民着称于世。手工业发达、象牙制品、紫红色染织品、玻璃制品、金属工艺等

大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