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上机考试题库上详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22: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是哪一天?( A )

A. 5月25日 B. 5月26日 C. 4月25日 D. 6月26日 2、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C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3、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 ( C )

A. 自我实现 B. 和谐人际关系 C. 保持人格完整 D. 保持协调情绪 4、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组成是( B )

A. 心理障碍学生 B. 正常学生 C. 重度心理健康问题 D. 大多数学生

5、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B.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C.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D.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7、在心理咨询的各种形式中,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 B ) A.电话咨询 B.门诊咨询 C.专题咨询 D.互联网咨询

8、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法,称为( B ) A.否认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 投射作用 D.幻想作用 9、关于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哪一个是错误的( D ) A. 接近性 B. 相似性 C. 外貌 D. 自尊 10、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 )

A. 学校教育 B. 遗传 C. 社会 D. 实践活动

11、王元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两者的智力相比( D ) A. 王元比李平高 B. 李平比王元高 C. 相等 D. 无法比较 12、心理健康表现心理的耐受力方面为 ( C )

A.过去的痛苦的体验经常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但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B.遇到困难,能够忍受

C.把克服困难当成一种乐趣,而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 D.对于同事外入的议论并不在意

13、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B ) A. 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 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 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4、我们常常根据已有的经验或观念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比如人们常常认为南方人小气,精打细算,北方人豪爽,这是一种( A ) A. 刻板效应 B. 投射效应 C. 首因效应 D. 晕轮效应 15、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 ( C )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 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

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

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 ABDE )。 A.判断时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B.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 C.心理健康只是一种状态

D.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E.心理健康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2、下列哪些陈述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ABC )

A. 精力旺盛 B. 感情丰富 C. 渴望独立 D. 认识能力高,看问题全面 3、根据世界组织最新定义,健康应包括( AC )

A. 身体健康 B. 生理健康 C. 心理健康 D. 心态健康

4、新生入校,独立是第一关,独立应该从哪些小事做起?( ABCD ) A. 整理好自己的领地 B. 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C. 熟悉周围的环境 D. 初步建立社交圈子

5、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BCD )

A. 遗传因素 B. 社会文化因素 C. 家庭环境因素 D. 早期童年经验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1989年,又在健康的含义中增加了 道德 的健康。

2、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 发展 ,前者是基本目标,后者是高级目标。

3、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 投射 的心理防御方法。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适应现象 。

5、上网成瘾全称是“互联网成瘾综合症”,是一种 心理障碍 。

四、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 ) 2、害羞经常是由不熟悉的人或情境因素引起的。( √ ) 3、健康是指躯体的一种稳定、充满活力的一般状态。( × ) 4、气质和性格都有好坏之分。( × )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为主,( √ )

6、幻想常使人想入非非,因此应避免学生产生幻想。( × )

7、明明不喜欢自己的手机,却偏偏说自己手机通话质量好,这是酸葡萄心理。( × ) 8、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指那些有某种心身疾病的人,以及有这样心理社会因素所困扰的正常人,或是残疾人员。( √ )

9、互补是指人际关系中双方在需求方面如果能够互相取长补短。( × ) 10、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冲突是双趋—双避式冲突。( √ ) 五、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答: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2、大学生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 答:(1)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3)保持健康的情绪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去爱 (5)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6)学会自娱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1)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2)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3)良好的适应能力 (4)具有顽强的意志 (5)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6)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六、案例分析题(第1题7分,第2题10分,共17分)

1、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末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上面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受到哪些启发? 【回答要点】

“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只要对学生充满信心与深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抱有极大的期望去教育学生,学生感受到这种期望,并转化成一定动力,那么学生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一定会取得迅速发展。

2、根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夫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座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孔子答:“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一会儿,冉由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公西华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由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孔夫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回答要点】(1)学生个性心理面貌存在着差异;

(2)只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试卷(二)

一、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解释下列现象(每题10分 10×5=50分)

1、用心理的概念解释:“上帝给我一双黑眼睛,我可以用它去看光明,也可以用它去看黑暗”并谈一下个人的感受。

2、“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体现了人际交往的哪条原则?你个人有哪些人际交往的经验?

3、怎样理解大学生择业中提倡的:“想当元帅先当兵,想当老板先打工”?你的人生职业路径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