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4:0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设计要素 27两只小狮子 授课时数 设计内容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教学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内容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分析 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2 时间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认识1个偏旁“丬”。 知识 与 技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狮子妈妈话中的道理。 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教学目标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自主识字、交流等多种形式熟练地认、写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扩展想象等加深对不同角色的理解,体会狮子妈妈的话。初步学会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从内心喜欢阅读类似童话故事,愿意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喜欢文中的勤狮子,为懒狮子担忧,希望他能改正缺点,刻苦学习,渴望自己也是刻苦的“勤狮子”,长大成为“真正的狮子”。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就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文字毕竟不是直观的,他们能感受到两只小狮子的区学 情 分 析 别,并有足够的想象力,但对狮子妈妈的话所表达出的对小狮子的希望、期待以及文字背后隐藏的深刻寓意缺乏体验。因此,让学生感受两只小狮子的勤与懒,通过三次对比,层层推进,在孩子脑海中渗透了感性认识“怎样才能做一只真正的狮子。”而后再由狮子过度到自己,真切体会到“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教学 重点 教学 分析 1、 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认识1个偏旁“丬”。 2、 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难点 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狮子妈妈话中的道理。 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通过读来感悟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多读,多悟。 教学 难点 解决 办法 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 这篇童话性的课文主要是以对话的语言为主的。针对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特点和天性爱玩、富有想象力的特点和个性,通过创设情境、朗读的感悟、互动的学习,努力激起师生之间的学习气氛,力求学习的过程是愉悦的。 教学课件,教师用书,教科书,生字词卡片。 板书设计 27、 两只小狮子 第(1)课时 整天 刻苦练习 (勤) 懒洋洋 不干 (懒) 学会生活的本领 成为真正的狮子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媒体使用 从谈话是否爱看动画片入手,是否认识“辛巴”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引发学生的注意点。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1、一边看一边欣赏感受吗?知道“辛巴”是谁吗?课两只小狮子的可爱。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件播放。 2、说说你对狮子的了解? 只小狮子》,看看这又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4、出示课题。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用“和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二、初读交流记字形的好办法。) 2、齐读课题。 3、那今天我们要学习27课《两 鼓励学生按自狮子做朋友”的游戏检查字音。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朋友己喜欢的方式或方用喜欢的符号画下来,多法识字,在安排让学生读课文时是有目课文,感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读几遍。 知内容,随机指导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的性的,尊重了学生认识生字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想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个体感受。 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 一下两只小狮子的表现? 3、自由读课文。 4、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通过一些动作1、出示图片,用自己的话介绍1、自由练读,读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的句子。 的表演,使学生更能2、指导读第一句:一只小狮子2、同桌互相用动作演示。 明白地知道两只小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3、自由读、齐读第二自狮子的不同表现。当三、创设常刻苦。 然段。 学生真正感悟了词自然的生成了情感,情景,朗3、指导读第二句:另一只却懒4、分角色朗读一、二自语和句子的含义后,读感悟 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然段。 只小狮子说些什么吗? 1、用生字组词读。 四、巩固2、游戏巩固生字。 生字,指3、指导书写“练、习” 导写字 4、教师范写,重点讲解练”。 5、师生讲评。 4、学到这儿,你想分别对这两5、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问这时让学生读,一定题:你想对这两只狮子说能读得有滋有味,要些什么? 1、学生先观察,说说注意点等 2、学生描红,练写。 比老师先讲解如何读要好得多。 本课生字较多,用一课时解决,任务较重,学生识字快,忘得也快,必须把识字任务分散快,每课都识字,都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