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20:38: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基本信息 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教材在安排这一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些特点:(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并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3)适当加大练习量,同时体现弹性要求。(4)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笔算、用计算器等多项计算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估算、沟通关系,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积累经验。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例1《三位数乘两位数》 李琦琦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验算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使学生经历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难点:笔算乘法积的定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情景引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及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国庆假期很多人都外出旅游了,王叔叔和李 叔叔也去旅游,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 小时,但是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不一样的, 请看: 出示信息表: 王叔叔 一、情景引入 李叔叔 旅游大巴 平均78千米/时 火车 平均145千米/时 从提供的信息来看,他们去的是不是同一个生:不是 地方呢? 根据提供的信息,王叔叔坐旅游大巴,速度生:78×12 为78千米/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的路呢? 你能不能先估算一下王叔叔乘坐的车大约行生:将78估成了多少千米?为什么这样估? 80,12估成10 如果想知道准确的结果,我们可以怎样算?学生独立计算,(笔算)请试着算算看吧? 完成后重点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根据上面的信息,李叔叔乘火车又行了多少生:145×12 千米呢?如何算? 对三位数乘两位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已经有了,我们先来估生:150×10 计一下,李叔叔乘坐火车大约行了多少千一个估大,一个数进行估算,根据米?这样估得的结果会怎样? 估小,结果比较已有知识的迁移尝试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同样,我们想具体知道李叔叔乘坐的火车到接近准确数 底行了多少千米?该怎么算? 要求:先自己独立计算,然后把你方法和小 组同学进行交流。 全班交流,请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算理。290生:290表示2理解三位数乘两表示什么?145表示什么?教师以多媒体配小时行的路程,位数的笔算算理,合演示,引导全班学生进行理解:要算12即290个1;145掌握三位数乘两个小时的路程,可先计算2个小时的路程,表示10小时行位数的笔算方法。 然后再算10个小时的路程,最后再将两部分的路程,即145 二、新知探加起来。 究 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总结计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对于结果有错的情况,先不急于否定,而是同样让学生说明算法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一是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差距是否大?如果比较大,那说明结果肯定有问题,二是通过验算来确认结果的准确性,本节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计算器来进行验算。) 个10 总结本小节的重点内容 培养验算习惯,用估算或者计算器进行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