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初中语文“经典诵读与海量阅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015年4月15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12: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滕州市初中语文

“经典诵读与海量阅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15年4月15日

经典诵读与海量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中学生文化素质、打造书香校园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开展“经典诵读与海量阅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可以在青少年纯真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渐培养青少年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青少年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他们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和秉性。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开展经典诵读与海量阅读,让中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就诵读这些经典,海量阅读名著佳作,对孩子养成人格、陶冶情操、养育民族精神,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开展经典诵读与海量阅读活动,以此促进中学生的记忆力的提升。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当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华,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而深深的印进大脑,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

开展经典诵读与海量阅读,促进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展中学生的阅读量。只有中学生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海量的语言储备,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宽厚的基础。

背诵经典诗文不少于8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二)学段目标

七 年 级

1.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式。

1

3.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4.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积累写作素材和经验。背诵经典诗文40篇。阅读名家经典文章不少于20篇,阅读经典名著不少于6部。

八 年 级

1.对诵读产生浓厚兴趣。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 阅读经典名著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并在阅读中勤于思考,能将阅读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成长经验。

4.背诵优秀诗文40篇(段)。阅读名家经典文章不少于20篇,阅读经典名著不少于6部。

九 年 级

1.初步彰显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 阅读中形成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 背诵优秀诗文40篇(段)。阅读名家经典文章不少于20篇,阅读经典名著不少于6部。

二、活动方案

(一)教育局教研室提供阅读书目

教研室组织编写的“经典诵读和海量阅读”校本课程教材书目,具体包括古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篇章和书目。

(二)各校依据自己的办学条件,拟定具体方案,开设校本教材,有序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

(三)时间安排

(1)在校期间,上好经典阅读和海量阅读校本课,并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外

2

时间,每天要能至少诵读20分钟;利用好语文课前三分钟,开展诵读竞赛;利用好阅读课,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2)周末时光,每月利用周末读一本好书。 (四)具体措施

1.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读书环境,营造读书氛围。学校利用可以利用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手抄报、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装点学校的橱窗、走廊、墙壁等进行环境渲染,内容是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

3.定期举行诵读竞赛。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方面的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使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

4.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阅读实践的环境;家校联合,学校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书》,并作“中华经典诵读与海量阅读方案”的专题报告,让家长感受到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以便周末督促孩子读书。

5.组建成语文骨干教师团队,加强课外阅读课指导策略的研究。主要研究点如下:

⑴ 课外阅读的读前指导——激活阅读兴趣 ⑵ 课外阅读的读中指导——提升阅读方法

A.常见的阅读方式的指导。如引导中学生学会读封面、封底、内容提要、目录等整体把握一本书的策略;如何阅读绘本、小说、散文、科普作品等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

B.通过跳跃性阅读、浏览等阅读方式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C.不同作品比较性阅读的方法。

D.阅读积累的方法。如指导中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 ⑶课外阅读的读后指导——激发阅读输出

读书交流可采取的形式:主题式读书交流会、专题式读书交流会、游戏式读书交流会、展示式读书交流会等。

6.纳入学校总体课程规划实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