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2:04: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五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安全)

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应对敲诈、勒索、盗窃等行为 2. 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也需要勇气和智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介绍小学生自我保护的科普读物、宣传网站;制作课件,显示教科书有关内容及收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收集本校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特别是一些自我保护的成功案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 教师利用身边发生过或学生听说过的案例引入,并出示教材提供的案例,提醒学生要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异常情况时机智地保护自己。

2. 引导交流,学生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案例,结果如何?有何启示? 二.模拟体验

1. 设定情景,让学生在设定的敲诈、勒索等情境中,通过个人思考、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应对、保护的办法,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点拨。 2.阅读理解,阅读“天天提醒”和“小学生自我保护歌”,了解抢劫易发生的地点及受害人群,理解和掌握正确应对危险的方法。 三.讨论提高

1. 小组讨论:在家里遇到盗窃分子,应该怎么办?

2. 师生共同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教育学生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 四.拓展延伸

1. 观察图片,让学生判断有无危险,方法是否得当 2. 讨论正确的处理方法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谈论了发生在本校或身边的类似案例,在听与谈的过程中,尤其是一些自我保护的成功案例学会了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寻求帮助或自我保护。 2.远离校园暴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暴力,学会必要的应对措施 2.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规范个人言行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查阅相关校园暴力的资料等。制作课件,显示相关案例等内容 学生准备:

搜集身边的校园暴力事件 教学注意事项

1. 从学生身边入手,进行正面教育

2. 要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要激化矛盾 教学设计

一.以学生为源,从“我”导入

1. 课件显示本科案例及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讲述自己身边的类似案例。提问: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2. 师:从这些案例中你等到了什么启示?(远离校园暴力,正确处理暴力事件)

二.掌握方法,反思自我

1.课件展示“校园暴力”定义,阅读、理解: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由学生、教职员工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

2. 问题:如果遇到校园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办? 课件出示图片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几位同学是怎么做的

(1)刘强拿着足球在操场上完,由高年级的大同学要抢他的球。刘强灵机一动,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讨好的说教师里还有一个新买的足球,要把那个新的送给他们,大同学就放他走了

(2)放学时,李刚在校园一角被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要零花钱,李刚说钱放在教室里,并劝他们不要这么做,然后趁他们不注意,跑到老师的办公室里。 (3)课间,王园高兴地踢着毽子,高年级的同学向他要,她装出要跟她们一起玩的样子,然后用眼神暗示旁边的同伴同学,让同学赶快去告诉老师。结果,老师及时赶到解决了问题。

问:这几位同学的处理方法得当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3. 怎样避免打架斗殴?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概括,并板书:(1)不要帮同学出气打架(2)不要“以牙还牙”(3)懂得谦让 4.“天天提醒”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

5. 什么是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会给人带来哪些伤害?

(1)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或者使用肮脏污秽、奚落挖苦、刻薄侮辱的语言,使他人的的精神和心理遭到侵犯和损害

(2)讨论:语言暴力的危害

师总结:丧失生活的勇气、厌学、逃学、犯罪、自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