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题库--饲料部分2012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05: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题库

名词解释:

1初水分:=(鲜样重—风干样重)/鲜样重 × 100%

22风干样本:不含游离水,仅含吸附水,且吸附水含量在15%以下的饲料样本。 36表观消化率:被消化的养分占食入养分的百分比为消化率。

42淀粉价:又称淀粉当量,以1千克可消化淀粉在阉牛体内沉积248克脂肪,或2356千卡产脂净能作为一个淀粉价。

43饲养试验:是通过给予动物已知营养物质含量的日粮或饲料,观察其体重、体尺、产蛋、泌乳等的变化和缺乏症的产生,产品与饲料消耗的关系,从而测定动物对某养分的需要量,比较饲料或日粮营养价值高低、饲养管理方式的优劣以及不同动物生产性能的差异等。

44粗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 45干草:是指青草(或其它青绿饲料作物)在未结子实之前,刈割后干制而成的饲料。

46青绿饲料: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新鲜 饲草及以放牧形式饲喂的人工种植牧草,草原牧草等。 47能量饲料:以饲料DM中CF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CP含量小于20%的饲料。 48蛋白质饲料:以DM中CF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而CP含量大于等于20%的饲料。

49抗营养因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害的物质,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影响饲料营养价值利用效率的物质。

50青贮饲料:以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为原料,以青贮的方式调制成的饲料。 51半干青贮:是将原料青草风干到含水量为40—55%,然后装入青贮窖中进行青贮。 52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

53综合法:即笼统计量为一目的或数目的某一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而不剖析构成此需要量的组分。 54析因法:通过剖析构成总需要量的各个组分,分别计算各个生理活动对营养物质的绝对需要量,然后相加即为总需要量。

55代谢体重:自然体重的0.75次方。

56基础代谢:是指体况良好的动物在理想条件下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57维持:维持是指动物体重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体内各种养分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 58维持需要:动物处于维持状态下的需要,称为维持需要。

59短期优饲:即在配种前的较短时期内(1—20天)提高饲粮能量水平(至少给母畜以高于维持50—100%的能量),以提高其排卵数。

60孕期合成代谢:在饲喂同样饲粮条件下,妊娠母畜的增重高于空怀母畜,这种现象称为孕期合成代谢。 67蛋白能量比:指每1000千卡代谢能的饲粮所含蛋白质的克数,即粗蛋白质(克)/1000千卡代谢能。 68能量蛋白比:指每千克饲粮所含的代谢能(千卡)与粗蛋白质(%)之比。 69饲粮:按日粮饲料的百分比例数配得的大量混合饲料,即称为“饲粮”。 70日粮:一昼夜一头动物所采食的饲料量。

71全日粮配合饲料:是指能满足动物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的配合饲料。

72配合饲料:是根据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资源等状况,把若干种饲料按一定配比均匀混合的饲料产品。 73添加剂预混料:是由营养物质添加剂和非营养性物质添加剂经一定处理后,与载体或稀释剂配制而得。 74浓缩饲料:是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与添加剂预混料按规定要求进行混合而成。 75精料补充料:是由平衡用混合料及精料所组成,多为牛、羊、马用。 76饲养标准: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

77饲料配方:是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饲料的营养价值、原料的供应情况和价格等条件合理地确定各种饲料的配合比例,这种饲料的配合比例称为饲料配方。 78能量浓度:每千克饲料干物质所含有效能的多少。

计算题:

1.测定某饲料含氮量为3%,该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 3% × 6.25 = 18.75%

2.测定某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40%,该饲料中的含氮量是多少? 40% ÷ 6.25 = 6.4%

6.根据以下产蛋全价饲料配方,设计产蛋鸡35%的浓缩饲料配方。

玉米66%、豆粕23%、石粉8%、磷酸氢钙1.7%、食盐0.3%、预混料1%

浓缩饲料配方:玉米2.8%、豆粕65.7%、石粉22.8%、磷酸氢钙4.9%、食盐0.9%、预混料2.9% 7.玉米和大豆饼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和40%,现用来配制蛋白质含量为16%的混合饲料,两者用量的比

例各为多少?

玉米:77.4%,蛋白质补充料:22.6%

问答题:

1. 饲料与畜体含有哪些同名的营养物质?

水分、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粗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2. 饲料与畜体在化学组成上有哪些区别?

第一 植物性饲料中均含有粗纤维,而动物体内完全不含粗纤维。

第二 植物性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包括氨化物;而动物体内除蛋白质外,只含有游离氨基酸和一些激素,而无氨化物。

第三 在植物体的粗脂肪中,除中性脂肪与脂酸外,还有色素、蜡质、磷脂等;而在动物体内的同名类物质中,则含有中性脂肪、脂酸及各种脂溶性维生素。

第四,植物性饲料中所含的无氮浸出物为淀粉,而动物体内为糖元及葡萄糖。

此外,饲料与动物体的组成在数量上,也有很大差别,最明显的是碳水化合物含量,在植物性饲料中比重大,可占其干物质重量的3/4以上,而在动物体内则很小,通常在1%以下。饲料中的水分含量变动范围很大,通常为5%—95%,而动物体内的水分比较稳定。在粗蛋白质和脂肪方面,除肥育动物的含量变动较大外,一般健康的成年动物均很近似,而植物性饲料则变动较大如块根块茎类饲料的粗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都不超过2%,而大豆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36%—40%。

3. 评定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有哪些指标?

主要有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效率比、蛋白质化学比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可消化、可利用和有效氨基酸等指标。

24.作为理想的研究动物消化用的标记物,应具备那些基本条件?

不被消化、不被吸收、不产生、无毒性、可定量回收、测定方法简单和被标记的物质同步运动。

25.试述影响饲料消化率的主要因素。

(一)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和个体

1.动物种类:由于消化器官的结构和机能的不同,各种动物对于同一种饲料的消化率不同。不同种

类动物的胃肠道适于消化不同性质的饲料。如牛、羊对粗糙的、大容积饲料消化较好,猪、禽类的消化器官适于消化浓厚的谷实类饲料。

2.品种:用不同培育方法所形成的各种品种,在外形、体质和消化器官发育方面有所差别,可能使

不同品种在消化能力方面也有所不同。

3.年龄:动物对饲料的消化能力,依年龄的大小亦不一致。幼龄动物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因

此不能象成年动物那样很好地更多利用粗料。衰老动物,由于牙齿不好,消化力亦低。 4.个体:同一品种和年龄相同的动物,消化率常有很大的差别。对粗饲料消化的差别最大(可达14%)。

生长期间的饲养,显然会影响到消化器官的发育与机能。 (二)饲料日粮的组成

1.饲料日粮的成分:饲料养分中以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对消化率的影响最大。饲料中粗纤维越多,则

所有养分的消化率越低。由于饲料化学成分不同,不同饲料中同一名称的养分消化率也不同。

2.蛋白质水平:足量的粗蛋白质可以防止饲料日粮消化率的降低。反之,粗蛋白质不足,碳水化合

物增多,则可使消化率下降。

3.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A和维生素C缺乏时,可导致消化不良(如发生便秘、下痢、呕吐、

胃炎、食欲减退等症状),以致可使消化道的蠕动和分泌机能遭到破坏。 4.饲料给量:饲料给量的多少对饲料的消化率有很大的影响。

27.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有哪些项目?

水分(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

28.饲料养分消化率的测定有哪几种方法?

消化试验

体内消化试验(in vivo) 尼笼袋法 离体消化试验(in vitro)

全收粪法 指示剂法 回肠末端瘘管法办 消化道消化液法 人工消化液法

内源指示剂法 外源指示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