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6 17:31: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师如何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未来社会中学生不仅需要获得知识和信息,还需要自如地运用知识和信息,为此当今教师的教学要立足于教会学生正确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一.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感知事物、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非智力个性心理因素的过程。学习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基本环节。就是说,每项知识技能的获得都是通过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实现的。感知即对材料、讲授语言、直观教具等进行感知;理解即将感性材料简缩化,进行思维加工,上升为概念、法则、规律等;巩固即将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巩固下来;运用即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进行实践,以形成技能和稳固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过程,即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会学。同时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学习方法是学生实现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明白事物道理和发展品德、智力、体力过程中所采取的基本思路和非智力心理活动,因而学习方法也是多层次、多种类、多样化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指导学生学习,如教给学生记忆知识的学习方法、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以及掌握获得信息途径和信息加工的方法等。教师要把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另外,学生在校学校的时间及知识的参与量都是有限的,更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在工作中学习。从这一点说,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为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意味着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现实已迫使人们进行反思,学生不可能以结束学校的学习作为学习的终结,学习要贯穿于人的一生,人们正在努力寻求从根本上使学生具有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掌握自我摄取知识并会运用的方法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的本质是为了学,学生的学是教的基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检查者和总结评定者。可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是学生完成当前学习任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教师要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

二.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每一门学科知识,都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总结,是人们实践认识的结晶。由于各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各门学科在实践中承担的任务也不同,因而学科特征不相同。即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如理、化、生是实验学科,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而历史学科中的历史知识则不能实验,它是通过强调历史主义、史论结合等特点,把

人和事放在当时的历史坏境中去分析,同时又将历史事实与研究者自身的观点相结合,实现历史现象与历史本质的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科特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学科知识的观点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行为中经常性、稳定性的活动方式。习惯是人们心理内部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并对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受益终身。因此,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纠正学习活动中的不良习惯,这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思维品质的前提。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经过严格训练。如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善思善想的习惯,培养思维能力,不是消极地等待教师“灌知识”,而是主动接受,更重要的是探求知识,达到理解深刻、牢固掌握的目的。要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及刻苦学习的习惯。要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安排时间,有计划地支配时间,引导学生学会提高学习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学习的节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高效率地利用时间。总之,教师必须重视培养训练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做自己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