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5:12: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D. 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E. 它为哲学在更高阶段上发展提供新起点

18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这种变革的表现有( ) A. 使哲学成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B.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D.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E.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8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因为( )

A. 它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的重要观点 B. 它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C. 它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

D. 它把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 E. 它把现代社会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

18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它在内容上实现了(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C. 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D.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E.技术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190、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 )

A.它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B.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C.它不惧怕斗争,在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D.它建立在实践基础上 E.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 19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区别在于( )

A.它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B、 它是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D.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E.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192、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有(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E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193、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 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 C. 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D. 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E. 矛盾是不是事物发展源泉的问题

194、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

A. 唯心主义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B.唯物主义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C.有些唯心主义的回答是肯定的 D. 有些唯物主义的回答是否定的 E.不可知论者的回答均是否定的 195、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分歧表现在( )

A.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物质的,二元论认为世界是精神的 B.一无论坚持唯物主义,二元论坚持唯心主义

C.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本原,二元论主张世界有两个本原

D.一元论是可知论,二元论是不可知论 E.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19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C.与唯心主义结合的辩证法是不科学的辩证法 D.与形而上学结合的唯物主义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E.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影响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197、近代欧洲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A.不懂得实践的科学含义及其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

B.不懂得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C.具有机械性 D.具有形而上学性 E.在社会历史领域重新陷入了唯心主义 198、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是( )

A. 历史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 先验唯心主义 E. 绝对唯心主义 199、以下各项中表现主观唯心主义特征的有( )

A.把感觉当作是与外界隔离的屏障 B.把感觉夸大到等同客观对象的地步 C.认为事物就是感觉的集合或组合 D. 把事物看作是组成该事物成分的组合 E.事物存在与否决定于人的感觉

200、以下各项中表现客观唯心主义特征的有( )

A.把事物当作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B.把事物看作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认为先有天地万物之理,后有天地万物 D.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E.认为客观事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对象化

201、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世界是自身存在的自在世界 B. 世界是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C.世界是没有规律的客观事物的堆积 D.世界是一个发展过程 E.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202、当哲学发展到近代,哲学形态发生了重大进步,是指( ) A.唯心辩证法代替了朴素辩证法 B.机械唯物论代替了朴素唯物论 C. 唯物辩证法代替了朴素辩证法 D. 辩证唯物论代替了朴素唯物论 E. 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更加完善

203、哲学史就是一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这是一种( )

A. 符合实际的正确观点 B. 不符合实际的完全错误的观点

C.简单化片面化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E.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204、坚持可知论的哲学派别包括( )

A.辩证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彻底的唯心主义 E.朴素唯物主义

205、下列哲学家属于不可知论代表人物的有( ) A.黑格尔 B.康德 C.谢林 D.费尔巴哈 E.休谟 20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E.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0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的新成果 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体,各门具体科学是部分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各门具体科学是相对真理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内容,各门具体科学是形式 208、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A.以机械运动为尺度衡量其他一切物质运动 B.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

C.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E.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209、割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理论上会导致( )

A.机械唯物论 B.庸俗进化论 C.庸俗唯物论 D.各种唯心论 E.折中主义 2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

A.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 B.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C.自然界的各种物体 D.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E.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实体 211、意识是( )

A.人脑的机能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人的头脑里固有的 D.有客观内容的 E.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12、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 )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 E.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213、下列哲学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B“心外无理” C.命中注定 D.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2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 )

A.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的科学性的统一 B.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 C.联系和发展的统一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E.为无产阶级斗争实践服务 215、下列哲学观点属于人本主义的有( )

A.超人哲学 B.“生命本身就是强力意志” C. “有用即真理” D.“人就是自由” E. “物是感觉的复合” 216、下列哲学派别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有( )

A.存在主义 B.实证主义 C.逻辑实证主义 D.实用主义 E.唯意志主义 21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表现在( )

A.阶级属性不同 B.服务对象不同 C.理论实质不同 D.前者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后者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E.前者以实践为基础,后者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论或主观经验的基础上 218、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B.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C.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E.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F.必须对现代科技发展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新的哲学概括 219、一提起哲学,就少不了“两个对子”,它们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斗争 E.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220、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 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E.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 F.物质是运动的源泉

221、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含义是( )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是可以认识的 C.物质是属于共性的范畴 D.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E.物质是主观的产物

222、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E.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23、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 )

A.思维辩证法 B.朴素辩证法 C.自然辩证法 D.唯心辩证法 E.唯物辩证法 224、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 )

A.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B.物质是运动的存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225、辩证唯物主义对运动的理解为( )

A.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从单纯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的变化 D.是相对的 E.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226、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 )

A.机械运动 B.物理运动 C.化学运动 D.生物运动 E.社会运动

22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光阴一去不复还”表明指的是( )

A.时间的连续性 B.时间的一维性 C.时间的间断性 D.时间的不可逆性 E. 时间的重要性 228、所谓相对静止是指(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静止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一事物对它事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E.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229、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 )

A.它是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B.它是认识事物的唯一途径 C.它是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D.它是把事物区分开来的前提 E.它是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230、“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C.否认了相对静止 D.夸大了相对静止 E.否定任何事物的质的稳定性 231、“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绝对运动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相对静止的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物质运动的观点 E.不可知论的观点

232、无限和有限的关系是( )

A.无限由有限构成 B.有限体现无限 C.无限体现有限 D.有限由无限构成 E.二者既互相区别,又互相统一

233、形而上学物质观的缺陷是( ) A.它把万物归结为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不科学的

B.把物质世界理解为原子在数量上的组成不同,把复杂的物质世界简单化 C.把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当作物质最终层次的认识

D.把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 E.割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 23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 ) A.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