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42: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瑜伽焰口仪式文本研究
杨秋悦
瑜伽焰口是中国汉传佛教一项重要的法事活动,在中国汉族地区以及汉人聚集区域广泛流行。相关史料表明,唐代,瑜伽焰口传入中国汉地。经过长期发展、演变,瑜伽焰口逐渐与中国社会、传统人文文化水乳交融,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荐亡祭祖仪式之一。目前,瑜伽焰口仪式及其音乐不仅流行于汉传佛教寺院,是其与民间社会交流、宣传佛教教义、甚至维持寺院生计的重要途径;而且,亦十分广泛地活跃于中国民间社会。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汉传佛教寺院流行的瑜伽焰口仪式音乐。瑜伽焰口仪式在汉传密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传入中国。经过长期流传,特别是到明、清时期,密教逐渐融入中国民间社会,与显教各宗派、民间信仰完全融合。而瑜伽焰口仪式文本几经增删,最终形成今天所通行的两部版本。
仪式通常是由仪式空间、仪式时间、仪式物件、仪式角色以及一系列仪式行为而组成的,其中仪式行为又包含了语言、动作、音乐等因素。而这些要素在仪式活动中往往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特定的功能作用以及固定的承接关系,据此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个仪式程序。对于一个仪式来说,完整的仪式程序往往标志着该仪式的成熟性和其在信仰群体中的权威程度。从中我们同样也可以探寻其所属社会、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千百年来,瑜伽焰口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的更替而产生了较多的演变。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以及一些保留至今的经文文本为我们提供了梳理瑜伽焰口仪式程序发展变化的依据。根据现有的资料,本文对瑜伽焰口经文文本进行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展现瑜伽焰口仪式由简至繁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为研究瑜伽焰口仪式音乐的历时性提供研究基础。
一、瑜伽焰口仪式文本及其研究
(一)历史上流传的文本
目前,见于史料的瑜伽焰口仪式文本有以下几部;
1.唐·实叉难陀译:《佛说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大正藏》第二十一册,No.1314。
2.唐·不空译:《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緣由》,一卷,《大正藏》第二十一册,No.1319。
3.唐·不空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一卷,《大正藏》第二十一册,No.1318。
4.唐·不空译:《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一卷,《大正藏》第二十一册,No.1315。
5.唐·跋驮木阿译:《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一卷,《大正藏》第二十一册,No.1321。
1
6.元代译本:《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一卷,《大正藏》第二十一册,No.1320。 表一:实叉难陀、不空、跋驮木阿、元代译仪式文本所载瑜伽焰口仪式结构框架比较。 实叉难陀 《佛说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難陀緣由》 焰口缘起 焰口缘起 请圣 1、设“三昧耶坛”作“启告十方” 2、召请 1、开咽喉印 2、开咽喉陀罗尼咒 一切德光无量威力陀罗尼 无量威德自在光明殊胜妙力 四如来 5、召请饿鬼印 4、诵加持饮食陀罗尼咒 6、召罪印 5、蒙甘露法味真言 结施无畏印 7、摧罪印 6、毗卢遮那一字心水轮观真言印 8、定业印 7、普施一切饿鬼印真言 9、忏悔灭罪印 8、诵五如来名号及真言 10、妙色身如来施甘露印 11、开咽喉印 12、南无宝胜如来 13、离怖畏如来 14、广博身如来 15、妙色身如来 16、多宝如来 17、阿弥陀如来 18、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 施食 施食 19、归命三宝 20、三昧耶戒印 21、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印 20、次结定业印 21、结忏悔灭罪印 22、结妙色身如来施甘露印 9、菩萨三昧耶戒陀罗尼真言 10、发遣解脱真言 12、奉食印 13、三宝赞 14、观音定 15、结破地狱印 16、一心奉请 17、召请饿鬼印 18、召罪印 19、摧罪印 11、三宝施食 10、运心供养 9、启告十方 8、回向 7、启请三十五佛 6、印现坛仪 3、供养 4、结地狱印 2、结普集印 3、结咽喉印 3、水陀罗尼咒 4、施甘露食陀罗尼咒 4、众等发广大心 5、奉请 3、默念大轮明王咒 焰口缘起 1、召请 1、皈依 2、净手真言 不 空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 《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 跋驮木阿 《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 元代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2
22、乳海真言 23、普供养印 24、奉送印 23、结开咽喉印 24南无宝胜如来、 25、南无离怖畏如来 26、南无广博身如来 27、南无妙色身如来 28、南无多宝如来 29、南无阿弥陀如来 30、南无世间广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 31、归依三宝 32、三宝印 33、结发菩提心印 34、结三昧耶印 35、结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印 36、乳海真言 37、障施鬼真言 38、结普供养印 39、结奉送印 40、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 41、六趣偈 42、发愿回向偈 43、吉祥偈 44、金刚萨埵百字咒 45、十类孤魂文 46、三皈依赞(志心信礼) 瑜伽焰口传入中原的最早记载是唐·实叉难陀翻译的《佛说救面燃饿鬼陀罗
尼神咒经》。此经文所译的具体年代未见记载。文中首先记述了阿难夜中习定,面燃饿鬼现身祈求施食的事情。实叉难陀所翻译的经文仅包含一个咒语,即“一切德光无量威力陀罗尼”。施食对象有两类:一种为饿鬼;另一种是婆罗门及仙食者。相对应于这两类众生的施食仪轨也是有所不同的。对于饿鬼道众生的施食法为:“诵咒七遍,于门内立,展臂户外,置盘净地弹指七下。” 对于婆罗门及仙食者的施食法为:“诵咒七遍,泻流水中。” 与实叉难陀同时期的高僧不空三藏根据同一经文翻译而成《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该文本与实叉难陀所译内容基本相同。不空(705-774),唐代著名密宗法师,法名智藏,密号(登坛灌顶名号)不空金刚,梵文音译为“阿目佉跋折罗”(Amogha—vajrah)。不空15岁落发,师从金刚智学习密法。其天性聪颖,对梵文和经文讽诵能够做到克日洞悟。因而年长后成为一代宗师,深受唐太宗、玄宗、代宗三朝礼遇,被封为国师。正是由于他的大力弘扬,密宗在唐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当时东亚密教的中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