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掌握的要点 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29: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计算机导论》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编号:001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本次课标题: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能力(技能目标) ①能举例说明计算机的应用 ②能够运用计算机常用的一些基本操作 知识目标 ①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②掌握计算机的特点 ③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④了解计算机的应用4 ⑤掌握计算机的概念 教学目标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任务1:结合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讲授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并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什么是计算机? 任务2:通过介绍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的生平事迹引出冯·诺依曼机理论的提出和其基本特征。 任务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如何正确运用计算机? 参考资料1、《计算机导论》 安志远,邓振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 2、《计算机导论》 柳青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6-1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教学学生时间方法 手段 活动 分配 明确教师讲授本次提问 (口课教课件述) 学目演示 的 任务驱动法 ①计算机的概念 ②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告知 ③冯·诺依曼机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④计算机的特点 容、目的) ⑤计算机的分类 ⑥计算机的应用 引入 (任务项目) 5分钟 先介绍计算机在日常工作生活的的重要性,从而提出学生要掌握计算机等有关知识的要求 课件明确5分演示 任务钟 目的 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 ①从现实中引出计算机的概念 ②从现在用的计算机追朔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③掌握冯·诺依曼机的基本特征 重点课件学生30分讲解 演示 操作 钟 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 ①计算机有哪些特点 ②计算机分哪几类类 ③计算机应用在哪些方面 师生学生课件15分互动 讨论演示 钟 启发 操作 先由学生总结课件代表5分再由演示 发言 钟 教师归纳 启发诱导 重点讲解 个别指导 课件思考 演示 20分个别课堂钟 回答 辅导 归纳(知识和能力) 近代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计算机的应用。 重点 重难点。 训练 ② 说出计算机的发展史及冯·诺依曼的基本(巩固 特征 拓展 ②说出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P5 检验) ③说出计算机应用的领域P6 计算机中数制的基本概念、二、八、十、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总结案例代表5分讲授 教学 发言 钟 教师说明课件学生5分作业演示 记录 钟 要求 作业 ① 简述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P3 ② 简述算机应用在哪几个方面P6 后记 《计算机导论》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编号:002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本次课标题:数制和编码的基础知识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① 掌握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② 掌握十进制,二进制与8421BCD码之间的转换 教学目标能熟练进行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任务1:把十进制数67转分别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任务2:把十进制数58.66转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任务3:将二进制数111011.11转换成10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任务4:将二进制数111011.11直接转换成8和16进制数 参考资料1、《计算机导论》 安志远,邓振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 2、《计算机导论》 柳青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