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四名师优质资料.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3:41: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四)一、填空题:

1.“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载于《三海经》中。 2《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 天神 。 3. 《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

4.汉代“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 角觝戏 ,是表演者扮

成各种鸟兽神仙。《东海黄公》 表现人降伏老虎的故事。 5.汉代出现了歌舞并重的歌舞曲叫《相和大曲》。 6.汉代有一种礼仪性和自娱性相结合的舞蹈叫小猪漫步。

7. 曹魏时代 时代, 长安、洛阳 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

随时为他表演,这些歌舞艺人被称为“铜雀伎”。

8.唐代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集中和培养了大批乐舞艺人。 9. 农乐舞”即今朝鲜乐舞, 《软舞》即今甘肃武威一带的乐舞。

10.唐代有一个最为铺张豪华的悲舞,“声词哀怨,听之莫不泪下”,它是 《剑器舞》。 11.宋代常用 吸收和发扬的手法对唐代最有成就的“大曲”进行按需要择用。 12.用《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首创、首演舞者是周璇。

14.《尚书.益稷》中“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是图腾崇拜的遗迹。

15.歌颂神农发明农具,教民农耕功绩的乐舞叫《扶犁》。 16.中华舞蹈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距今有5000年。 17. 巫舞 是古人驱鬼逐疫的舞蹈,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 18. 相传夏桀欣赏乐舞,以钜为美 ,以众为观 。

19. 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六代舞》。

20. 汉代舞蹈由于受到百戏的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如 《百戏》 、《盘鼓舞》 等。 21. 《南诏奉圣乐》的主要舞段是用舞队摆成南、诏、奉、圣四个字。 22. 宋代宫廷《队舞》,是唐代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分健舞”和 “软舞”。

23. 元代著名教坊大曲《白翎雀》,其音乐多模仿白翎雀的鸣叫声。另有一双人歌舞名《昂

鸾缩鹤舞》,亦有同名琵琶曲,从侧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狩猎生活。 24. 20世纪40年代,“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主创人是戴爱莲。 25. 大万 是“万人”之长(首领),是从事乐舞的人。

26.旋娟、提嫫两人均为战国著名舞人,容颜美丽,舞姿飘逸,体态轻盈如轻尘鸟羽,长于

表演《萦尘》 《集羽》、 《旋怀》。

27.从晋到唐代的五六百年间,《白纻舞》是历代筵宴乐舞中的保留节目,“如推若引留且

行”生动了描绘了其舞步特征。

28.《胡旋舞》是《健舞”、“软舞”》的俗称。 29. 瓦舍 是宋元时期大城市中商业集中点和娱乐场所。

30. 《队舞》 是宋代宫廷宴乐舞蹈,分《 坐部伎 》和《 立部伎 》两队。 31.扁担舞,是壮族著名的一种舞蹈,亦称《 舂米舞 》。 32.《到春来》,又称《满庭芳》,用于配合剧中的舞蹈情节。 二、名词解释:

1、 《葛天氏之乐》: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歌舞,而且是中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歌舞。古

时,最初的舞蹈、唱歌均是在劳动过程中逐渐萌发、形成的,其舞蹈动作和歌唱内容也常常是劳动过程的简单再现。为庆祝捕猎胜利、谷物丰收或某一重大活动,人们手舞足蹈,就是最原始的舞蹈;人们劳动中所哼的号子,就是最原始的歌;唱歌和舞蹈的结合,就是最早的歌舞。

2、拟古舞谱:朱载堉编制拟古舞谱,完整的保存在《乐律全书》。是流传至今兼具文字说

明、歌词、音乐与舞姿、场记图的最早舞谱,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3、六代舞:相传为中国古代黄帝、唐、虞、夏、商、周六个时代的祭祀乐舞。又称六乐。

它开中国古代雅舞之先河,代表古乐舞的正统。黄帝时代的乐舞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氏族崇拜云 ,因此这可能是祭祀云的图腾舞 。

4、《巾舞》:原称公莫舞。古代舞蹈名。因舞时以巾作道具,故名。《晋书·乐志下》:

“《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传云 项庄 剑舞, 项伯 以袖隔之,使不得害 汉高祖 ,且语 项庄 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 汉王 也。今之用巾,盖像 项伯 衣袖之遗式。” 隋 时 牛弘 请以《巾舞》和《鞞舞》、《铎舞》、《拂舞》并在宴会与杂伎同设,于 西凉 前奏之。 唐 时将其曲列入清商乐中。参阅《隋书·音乐志下》、《旧唐书·音乐志二》。

5、阿热热 : 纳西族民间歌舞。广泛流行于云南省纳西族人民中。传说:“古时候

有个姑娘名叫阿热热,因丢失了领主的羊而被酷刑鞭打,啊热热惨叫声响彻山谷,招来了许多男女奴仆,最后才制止了财主的鞭打,奴仆们烧起了熊熊篝火,唱呀跳呀地祝贺胜利”。

6.《倒喇》:(蒙语又歌又舞的意思)和现在流传于内蒙古杜尔伯特部族的《顶碗

舞》(头上顶碗)以及广泛流行于鄂尔多斯民间的《筷子舞》、《酒盅舞》等。

7.《观音舞》:明代《观音舞》,又名《菩萨舞》。据明人姚旅《露书》记载,明代北

京、南京贵族之家集宴,常演《菩萨舞》,舞者扮成观音像,额上顶一碗,手持两碗,击节而舞。 在民间节日,此舞亦在街头游行表演。明人袁宏道《迎春歌》描写春节“行春之仪”的盛大歌舞游乐活动中,有“白衣合掌观音舞”。

8. 《坐部伎》:坐部伎是中国唐代宫廷宴乐。在堂上表演,规模较小,舞者3~12人。以

歌颂帝王功德、祝愿君主千秋万岁为内容。

9. 朱载堉(1536年——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

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朱载堉祖籍安徽省凤阳县,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系明太祖朱元璋八世孙,明成祖朱棣的第七世孙,明仁宗朱高炽的第六代孙,郑藩王族嫡世。

10. 裕容玲:(1882~1973)是清代末年出生在天津的舞蹈家。裕容龄出生贵族,其父裕

庚 为清朝一品官。他的两个女儿德龄与容龄出生后,按清朝惯例,必须向朝廷登记,待长大成人后,候选人宫为妃。裕庚另辟生活道路,大胆决定不向朝廷登记。裕容龄从小热爱舞蹈。家庭教师发现她很有舞蹈天才,于是亲自为她弹七弦琴伴奏,裕容龄随琴声起舞,舞姿十分优美。 也是唯一曾亲自向现代舞鼻祖伊莎多拉·邓肯学习过舞蹈的中国人。

11.《白纻舞》:白纻舞是因舞服用质地轻薄的白纻缝制而得名。《晋书?乐志》载:“白

纻舞,按舞辞有巾袍之言。纻本是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由舞者穿着产于江苏一带的白纻缝制的舞衣可见白纻舞最初是江南的舞蹈。

12.《明君舞》:晋代有一个十分著名的舞蹈,表现汉代王昭君的故事,但却叫做《明君

舞》。原来,当时的富豪石崇,曾用三斛(当时一斛约合后来的十斗)珍珠买了一个能歌善舞的美女作宠姬,并给她起名叫绿珠。绿珠丽质仙貌、光彩照人,石崇写了一篇颂赞昭君故事的诗,叫绿珠编成歌舞来表演,为了避晋公司马昭的名字之讳,这部歌舞就只好叫《明君舞》。

13.《西凉乐》:是凉州当地音乐同汉族古乐、西域音乐和印度音乐互相交流融汇的产

物。历史上的凉州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歌舞是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劳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4.《高丽乐》: 所谓高丽乐,是日本兴盛于平安时代的一种传统音乐,也是以大规模合

奏型态演奏的音乐。乐曲以器乐曲为多,至今仍是日本的宫廷音乐,是现存于世界最古老的音乐形式。雅乐最初在奈良时代自中国及朝鲜传入日本,随后经模仿及融合而产生日本雅乐。日本平安朝中期制定了“左方之乐”与“右方之乐”。左方之乐以中国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