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常考练习题及答案(资本主义部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0:41: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答: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根本不同。

(1)划分的依据不同。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是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逐步收回,而流动资本的价值是经过一个生产过程中就可以全部收回。后者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划分的,不变资本不会改变自己的价值,可变资本可以创造新价值,包括剩余价值。

(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固定资本只包括劳动资料。可变资本单指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包括劳动力和劳动对象。

(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2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就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答:此观点正确。

所谓预付资本的总周转也就是全部预付资本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但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方式不同[BF],固定资本的价值是一部分一部分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产品出售逐步收回,而流动资本的价值是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并通过一个生产过程全部收回。

因此,在计算预付资本平均周转速度时,就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BFQ]除以预付资本总额。这样就可以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年平均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预付资本一年中=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 预付资本总额

通过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可以看出生产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1)当资本构成比例不变时,加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则预付总资本周转也加快。

(2)由于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大大快于固定资本,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本比重越大,则预付资本总周转越慢;相反,如果流动资本比重越大,则预付资本总周转越快。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要把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 (1)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又回到原有起点并使价值得到增殖的全部运动过程。产业资本要想不断带来剩余价值,就要不断地进行循环。用公式表示为: G—W?P?W′—G′?G—W?P?W′—G′?

(2)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可以看出,其运动有三种循环形式。货币资本循环:G—W?P?W′—G′;生产资本循环:P?W′[HT5F]—G′[HT5F]—W?P;商品资本循环:W′[HT5F]—G′[HT5F]—W?P?W′。这三种循环形式各有其特点,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产业资本运动的某些特征,又都有片面性,都不能全面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与特征。只有把三种循环统一起来考察,才能全面理解资本的运动过程及其实质。从产业资本连续不断的循环可以看出,产业资本的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2实现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产业资本的循环是建立在现代大机器生产基础之上的,大机器生产的特点是生产的连续性,这就要求产业资本能够实现连续不断地正常循环。产业资本正常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就是说,全部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部分,才能保证资本循环的连续进行。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

36

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就是说每一种资本都必须连续不断地通过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相继进行转化。无论哪一种资本职能形式在循环中发生停顿,都会使产业资本循环发生中断。

(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与三种循环形式的空间并存性和时间继起性,是互相联系和互为条件的。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没有继起性就不能维持并存性。所以,保持空间并存性和时间继起性,就是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必要条件。产业资本的循环,既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又是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怎样区分的?

(1)从资本周转的角度考察资本构成,可以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不同周转方式,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和厂房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物质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来的形态,并不进行流通,仿佛被“固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进行物质更新。它的价值是依据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其余尚未转移的价值部分,则仍然固定在原来的物质形态内,并在生产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正是由于投在劳动资料上的资本在价值周转方式上具有这种特殊性质,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固定资本。

(3)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劳动对象的价值是一次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出售一次收回,同时进行物质更新。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并被工人消费掉。故其价值不是转移到产品中去,而是通过工人劳动重新创造出来。可见,流动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又随着产品销售而一次全部收回。

4什么是固定资本的磨损与折旧?

(1)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它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中去。固定资本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有形磨损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及自然力作用而造成的损耗。这种损耗都是有形的物质上的损耗,如铁轨的磨损、枕木的腐朽,所以又叫物质磨损。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无形磨损又分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劳动资料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固定资产贬值;二是发明了高效能新型设备而使原固定资产贬值。

(2)固定资本的价值随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产品出售逐步收回。把这部分价值提取并积累起来,以便在固定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完毕时用于实物更新,这种做法叫固定资本折旧。根据固定资本损耗程度以货币形式逐年提取的固定资本补偿金,叫折旧基金或折旧费。 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值的比例,叫折旧率。 (3)固定资本的磨损既然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这两个方面,因此,在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折旧率时,应当把这两种损耗都计算在内,特别要重视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这样才有助于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改造。

5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哪些影响?

(1)可以节省预付的流动资本。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预付流动资本的数量越少;反之就越多。例如,甲、乙两个企业生产规模相同,每月都要投入1万元流动资本。假定甲、乙的流动资本周转一次分别为2个月和4个月,即每年分别周转6次和3次,那么甲、乙所需预付的流动资本分别为2万元和4万元。流动资本的节约,意味着在资本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扩大生产规模。

(2)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是一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用M来表示。加速资本的周转,其中的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随之加快,一定数量预付可变资

37

本发挥的实际作用越大,越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M=m′[HT]vn

年剩余价值率(M′[HT]),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M′=Mv=′vnv=m′n

由此可见,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都与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变化。

(五)论述题

1产业资本的循环要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职能形式? (1)产业资本是生产物质产品部门的资本,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是惟一能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产业资本的循环要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2)购买阶段,即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资本主义生产做准备的阶段。如果用G表示货币,W表示商品,A表示劳动力,Pm表示生产资料,那么,购买阶段用公式表示为: GWA Pm从表面上看,这里的购买行为与一般商品的购买活动没有什么区别。但从实质上看,它是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这是因为,它所购买的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要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它们必须在性质上相适应,在数量上保持恰当比例,因为它们实际上是具有生产剩余价值能力的生产资本。正是由于这一阶段所购买的是这样一些特殊的商品,所以它就成为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

与此相适应,这里的货币也不是一般的货币,而是产业资本的一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这是因为,既然这一购买行为的结果,即所买到的商品具有了资本的性质,而这一商品又是由资本家支付的货币转化而来的,那么这些货币也必然具有了资本的性质。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

(3)生产阶段,即资本家使所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生产出新的产品和剩余价值的过程。如果用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那么,生产阶段可用公式表示为: GWA Pm?P?W′

从表面看来,这一生产过程与其他社会的生产过程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新产品的过程。但实际上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个特定阶段。这是因为,这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具有特殊性,它们是通过资本家的购买而实现的。这就决定了这里的生产过程具有了资本的性质,它不仅要生产出新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出剩余价值。正是由于剩余价值是在这一阶段产生的,所以它是产业资本循环中最为关键的阶段。

这里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为了产业资本的又一种职能形式,即生产资本。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来发挥作用,生产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新的产品。

(4)销售阶段,即资本家从生产领域退回到流通领域,把生产出来的新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如果以W′和G′分别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和货币,则销售阶段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W—G′

表面看来,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与一般商品的销售过程没有什么区别,也是将商品转化为货币。但实际上,这一过程又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个特定阶段。这是因为,这里所出售的商品已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包含着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生产阶段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销售阶段必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它不仅是由商品价值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的一般商品销售过程,同时又是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

这里商品也不再是一般商品,而是产业资本的另一种职能形式——商品资本,因为它是上一

38

阶段的结果,包含有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就是要通过商品的出售,实现包含在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由于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商品出售是惊险的一跃,所以,商品的出售或商品资本职能的实现,就成为至关重要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产业资本能否正常循环和资本家的命运。

(5)综上所述,产业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又回到原出发点使价值得到增殖的全部过程,就叫做产业资本的循环。用公式表示为: GWA P?P?W′—G′

由于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第一、三两个阶段处于流通领域,第二阶段处于生产领域,所以这种循环又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

(1)资本的循环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连续不断的过程。这种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叫做资本周转。研究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周转速度。一方面,要考察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这主要包括产业资本构成和生产时间及流通时间长短两个因素;另一方面,要考察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即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从一次周转时间和一年内周转次数两方面考察。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价值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出发点所经历的时间,它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资本的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所经历的周转循环的次数。这一定的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用U表示;而周转一次所需时间用u表示,那么一年内的周转次数n就等于:n=Uu。 例如,某个企业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时间为3个月,那么一年中周转次数就是4次;如果一次周转时间为6个月,那么周转次数就是2次。所以,资本的周转速度与一次周转所需时间成反比,而与一年内周转次数成正比。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最重要因素,是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以生产资本不同组成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为依据的。

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全部物质要素要参加多次生产过程,仿佛被“固定”在生产过程中,它的物质形态并不参加流通过程。固定资本的价值,是随着它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出售而逐步收回,待生产过程之后才全部收回价值,并进行实物更新。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收回。它的物质要素在每次生产过程中都被全部消费掉了,因而每次生产过程都要进行实物更新。根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把它叫做流动资本。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可变资本,其价值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并被工人生活消费掉,因而它的价值不会转移到产品中去。但是,工人在劳动中会创造出相当于这部分价值的新价值。所以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也是一次投入生产并一次收回,也应列入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方式具有本质的差别,但是为了计算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就要把二者的差别抽象掉,而只计算它们各自的价值周转额。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即平均周转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由此可以看出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1)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比例不变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加快,则预付总资本周转也加快。2)当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不变时,由于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大大快于固定资本,所以固定资本比重越大,总资本

39

周转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总周转越快。

(3)影响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的第二个因素,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它分为四部分:1)劳动时间,即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新产品和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它由产品的性质、技术水平高低等因素决定,这是生产时间中最重要的部分。2)停工时间,即由于工人休息或机器检修而造成劳动过程暂时中断的时间。3)自然力作用时间,即自然力独立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的时间,也就是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独立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理的变化的时间,如木材干燥、酿酒、植物生长等。4)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即生产资料已进入生产领域但尚未被使用的时间。

为了加快资本周转,必须尽量缩短生产时间。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劳动时间;另一方面,也要尽量缩短非劳动时间,如减少储备时间、自然力作用时间和停工时间。 流通时间,指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两部分。影响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供求状况、生产企业与市场距离的远近,以及交通运输和信息条件等。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就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改进运输工具。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品的销售时间一般是影响流通时间的最重要的部分。

政治经济学常考练习题及答案(资本主义部分) 6

六、社会资本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名词解释 社会资本:个别资本或单个资本是指独立进行资本循环和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就称为社会总资本或简称社会资本。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它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组成。

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这里讲的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只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而言的,是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二)填空题

1考察社会资本运动要以社会总商品资本 为出发点。 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问题。 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公式是Ⅰ(v+m)=Ⅱc 。

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Ⅰ(v+m)>Ⅱc 和Ⅱc+m-mv[SX)]>IV+mx。 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Ⅰ(v+△v+mx)=Ⅱ(c+△c)。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

7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包括危机 、萧条 、复苏 和 高涨 四个阶段。 8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 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

(三)判断题(下列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1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的运动只是规模上的差别,没有内容上的差别。 答:此观点不正确。

个别资本是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社会资本是互相联系的个别资本的总和。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运动的共同之处是:(1)它们的生产目的都是追逐剩余价值;(2)它们的运动过程都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3)它们都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