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3 6:23: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2.5 大面积涂膜防水材料的要求
(1)抗压强度高、粘结力强,能在潮湿基面上施工; (2)涂膜面不开裂,抗震动; (3)材料收缩性小,无溶解物质;
(4)抗渗、抗裂、耐磨、耐腐蚀,耐久性强; (5)环保,无污染,无异味;
(6)大面积涂膜宜选用无机聚合物防水砂浆,自密性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
3.3 渗漏水治理方法
渗漏水治理主要有五方面的内容:施工缝(含裂缝、冷缝)的渗漏水,混凝土分散点渗漏水,变形缝渗漏水,大面积渗漏水,预埋件、穿墙管等部位渗漏水。
3.3.1施工缝(含裂缝和冷缝)的渗漏水治理
1、施工缝的调查(含裂缝、冷缝)
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渗漏水量和变化(地下水恢复到稳定的地下水位)。并对裂缝进行综合评定。
2、裂缝渗漏水治理分类(施工缝、裂缝、冷缝统称裂缝)
第一类:渗漏水不明显,只有潮湿,只采用开小槽封堵,不需采用注浆; 第二类:裂缝渗漏水明显,采用开小槽封堵和注浆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类和第二类开小槽封堵工艺相同。 3、渗漏水治理程序:
裂缝治理分类——开槽——清洗——封槽——沿缝两侧钻斜孔——清孔——埋设注浆嘴——试调注浆压力——注浆——注浆检查——拆管——封孔
①沿渗漏水裂缝开槽
a 裂缝开槽必须用电动切割机开槽,不得用手工凿槽;
b 开槽宽度:裂缝两侧各15mm的位置切割两条缝,缝深30mm,切缝长度向裂缝两端各延伸200~300mm;
c 采用电锤沿缝凿除缝间的混凝土,形成U型槽,要求槽体平整,尺寸准确,不得侵入U型槽体外的混凝土,并在U型槽帮两侧100mm以内凿毛。
②清洗槽体和槽帮,做到干净。
③采用改性环氧聚合物水泥胶粉封槽,填平U型槽,并在槽帮两侧100mm的混凝土
面抹3mm的改性环氧聚合物水泥胶粉。
以上方法为裂缝潮湿,无明水的治理方法,当裂缝渗漏水有明水或严重时,除按上述方法外,还应进行下述工序。
④沿裂缝两侧注浆钻孔:注浆孔的位置距裂缝115mm,孔位两侧错开布置,间距250mm斜孔,内倾角约60度,孔深250mm左右,孔径10~12mm,详见裂缝治理示意图。
⑤注浆孔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⑥埋设注浆嘴,并用强度高的堵漏材料或改性环氧砂浆封堵注浆孔嘴位,确保注浆嘴与钻孔紧密结合。
⑦注浆输入管连接注浆嘴进行注浆,要求如下:
a 开始在第一孔注浆时,进行注浆压力试调,根据裂缝和地下水情况,确定稳定压力;
b 试调压力时,压力可从2.0MPa起压,逐渐上升,一般控制在15MPa为理想压力,但应根据现场情况改变注浆参数;
c 注浆量可选用4升/分钟的量级;
d 根据设定的注浆压力,当浆液在管内循环时,该孔注浆成功,可转移邻近注浆孔继续注浆。
⑧当采用无溶剂柔弹聚氨酯树脂灌浆料时,注浆完毕后用水再灌一次,固化留在注浆嘴中的树脂;
当采用改性环氧灌浆料时,不用水冲灌;
⑨注浆结束后用清洗剂清洗干净多余注浆料和机具设备; ⑩断管后采用环氧砂浆封孔;
注意:a 严禁在有机灌浆材料中加各种溶剂(如丙酮)和水; b 注浆材料保存:严密封紧,防止与水接触和裸露。
3.4.2分散点渗漏水治理
1、无明水——潮湿点治理措施
治理原则:采用封堵,不需要采用注浆。 治理方法:
①潮湿位置先钻眼孔,孔径30mm,孔深30mm,不得用人工钻孔,用钻孔机钻孔,电锤凿除孔中混凝土;
②孔位周围潮湿范围内凿毛; ③孔和面要冲洗干净;
④孔中和孔体周围填和涂膜改性环氧聚合物水泥胶泥。 封堵标准:做到无湿渍和无裂纹。
分散点渗漏治理示意图
2、有明水渗漏水治理措施
治理原则:采用注浆和封堵相结合。 治理方法:
①在渗漏水点直接钻孔,孔深200mm,孔径10~12mm;
②在渗漏水点注浆孔位外缘再钻两个孔,一个为辅助注浆孔,孔深150mm,孔径10~12mm,另一个辅助孔为排气孔,孔深150mm,孔径10~12mm;
③冲洗干净后安设注浆嘴;
④在注浆孔的周围混凝土基面上凿毛并冲洗干净;
⑤凿毛的混凝土面上涂膜改性环氧聚合物水泥胶泥,厚度3mm,要求平顺,厚度均匀,无裂纹;
⑥注浆:方法按施工缝注浆的方法操作; 若当排气孔出浆,应将通气孔堵塞; ⑦拆管封管。
质量标准:无渗漏、无湿渍、无裂纹。
3.4.3变形缝渗漏水治理
治理方法:注浆、剔槽、修整、填缝、粘贴、引排。 治理程序:
1、变形缝口部剔槽:剔槽宽度300mm,深30mm,采用切割机切缝,电锤剔除槽体内的混凝土,要求成型整齐、平顺。
2、变形缝缝内填料和嵌缝料共清除100mm,要求100mm内做到干净。 3、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4、清除填料部位后,重新填充70mm深的优质发泡高压聚乙烯闭孔型泡沫塑料条。 5、槽体内安装注浆嘴,并用堵漏材料临时固结注浆嘴,每条变形缝上最少安装4个注浆嘴进行注浆(顶部一个,两墙体各一个,底板一个)。
6、注浆:采用无溶剂弹性单组份聚氨酯树脂灌浆料,在注浆过程中严禁加溶剂,严禁使用无机材料和水溶性聚氨酯注浆材料。
7、注浆后无渗漏水,拆除注浆管,清理表面堵漏固结材料。
8、槽体内填充单组份聚氨酯建筑密封胶(高模量),宽20mm,深30mm。
9、内两侧刷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先打底涂刷,再涂刷2mm厚的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槽体底部做到平顺,当不平顺时采用改性环氧树脂聚合物水泥胶泥修补平顺。
10、槽体底部铺设2mm厚橡胶板,采用单组份聚氨酯建筑密封胶粘贴,粘贴厚度2mm,要求粘贴严紧密贴。
11、槽体内清理干净,无赃物,再填充改性环氧树脂聚合物水泥胶泥。
12、结构体顶部和墙体安设不锈钢排水槽,不锈钢板厚1.2mm,并用螺栓固定,钢板与混凝土结合部位应密贴,再采用单组份聚氨酯建筑密封胶封严。
变形缝渗漏水治理示意图
① 主体结构C35P8钢筋混凝土 ② 钢边橡胶止水带 ③ 原嵌缝填料
④ 注浆孔(直径10mm)
⑤ 新嵌缝材料(优质发泡高压聚乙烯闭孔泡沫塑料条) ⑥ 隔离层
⑦ 注浆孔封口料(临时堵漏材料) ⑧ 注浆嘴(直径10mm) ⑨ 新开槽体 施工顺序:
1、变形缝口部开槽⑨,采用切割机开槽、电锤凿除槽体内的混凝土,槽体深度30mm,不得裸露钢筋,要打平整。
2、清槽:将变形缝内的填充材料清除约130mm。 3、清除槽内的杂物,做到干净。
4、清除的槽体填充优质发泡高压聚乙烯闭孔泡沫塑料条,深度70mm,图中⑤。 5、钻注浆孔,深约200mm,见图中④。
6、安注浆嘴见图中⑧,采用防水堵漏材料固定注浆嘴,见图中⑦。